分享

作业批改的六个策略

 昵称16202868 2019-11-28


  一、课堂随机抽改

  对于新授课的作业,在课堂上先及时抽改部分,发现问题当堂解决,再采用全批全改的方法。

  这样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情况,检查本堂课的教学效果,调整下堂课的教学内容。

  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除了在全班进行讲解,还要在当天的家庭作业中适当布置相应的习题进行练习,加以巩固。

  个别问题,可以通过学生的书面订正得以解决。

  二、学生自己批改

  如常规性的练习题,一般采用这种方法,学生完成后,安排一个学生口报正确答案,学生自己批改,错题在旁边用铅笔做记号,课后订正,订正后再让教师批改。

  这种方法有利于教师了解个别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三、学生相互批改

  互相批改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责任感和评价能力。

  学生在批改别人的作业时,都特别认真,不放过一点细小错误,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识别判断能力,从别人的作业中接受教训,吸取优点,并指导自己的作业。

  切记同桌互批,因为试过几次后,效果并不是很好。

  每个学生都有好胜心,非常关注自己的作业情况,校对时不断地看自己的本子,生怕同桌改错,而忽略了自己改的过程。

  四、典型错误共评

  教师在批改作业后,及时总结大多数学生典型的错误,在下一堂课开始或其他及时的时间将典型的错误写在黑板上,让全班学生批改。

  通过这样的共评,可以互相启发、互相争论,真正弄清楚错误原因及纠正的方法。

  通过实践,这种方法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兴趣非常高。

  五、多次批改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学生难以一次使作业达到较高水平、得到自己满意的等级,我们可以采取多次批改、逐次提高等级的批改策略。

  当作业发给学生以后,让他们把错误的部分再重新做一遍,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者正确的和不正确的能补充更好的解题方法,就可以视情况给以提高原有的评判等级。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用简便方法计算的类型。

  六、适时缓批

  在平时的作业批改中不能全部采取相同的方法批改,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平衡的,即使是优生也可能有失误的时候。

  当学生的作业错误过多,为避免学生作业等级太低,心理压力太大,打击学生自信心,以及产生知识上的脱节和恶性循环,可以采取暂不评判等级的批改策略,等学生弄清了错误原因,补充了所欠缺的知识,将作业重做之后,再进行评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