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基本反应类型”为主题的原创试题研制探索

 GXF360 2019-11-28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根据“意见”精神,结合高中化学的学科特点,拟定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要素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维度,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独特性,凸显了化学从微观层面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的特征。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离不开初中阶段化学学习奠定的知识、方法、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基础。而对基本反应类型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辨析,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这两个维度素养的养成息息相关。利用初中阶段所学的有限的物质和化学反应,研制以“基本反应类型”为主题的原创试题,帮助学生建立分类观,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和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

一、研制思路

1.研究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化学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认识和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求“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建立在物质分类的基础之上,特别是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

2.从教育本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性。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日益提升,高等教育的供给数量得到了极大丰富。但以陈晨明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通过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跟踪分析,发现高等教育的供给质量没能有效提升,出现了人才培养供需之间不一致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学校给予求学者的知识技能与求学者潜在的知识技能需求不一致、与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工作岗位技能需求不一致,即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了结构性失衡现象。具体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不匹配,课程资源建设内容与行业企业对知识技能的要求不匹配,求学者的实操技能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不匹配。

我国确立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经济立法始有成效,但对保护支持中小企业的立法仍有欠缺。2002年我国发布《中小企业促进法》,启动了保护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立法。2017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9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小企业促进法》,从201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修订后的《中小企业促进法》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负担重、融资难和人才缺乏等具体问题,使保护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法律作用上了一个新台阶。但除了全国人大的立法,地方人大因地制宜的立法也是不可或缺的。由于地方政府受财力物力或其他因素制约,对地方立法支持小微企业缺乏主动性,以至这方面的立法比较滞后。

因此,通过对物质分类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辨析,可以加强对基本反应类型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辨析;反过来,通过对基本反应类型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辨析,也可以加强对物质分类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辨析。

2.依托教材知识

氧气、二氧化碳、水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学物质,也是初中化学教材中重点学习的物质。对有关氧气、二氧化碳、水的化学反应进行归纳,除了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其性质、用途及制取等相关知识,还能够通过具体的熟悉的化学反应,帮助学生加强对基本反应类型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辨析。例如:以氧气为素材,可以串联起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以水或二氧化碳为素材,可以串联起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如果要对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再进行细分,则可以利用单质的分类和化合物的分类。单质通常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在初中阶段常见的化合物主要有酸、碱、盐、氧化物等。

3.参考中考试题

在南京市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以某一种具体物质为中心,利用基本反应类型串联起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与社会发展等初中化学主干知识的试题,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思维能力,并能用化学用语准确地表达出来。

以2010年南京市中考第26题为例,具体试题如下:

图1中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圈ⅰ中的转化均是分解反应,圈ⅱ中的转化均是化合反应,D和G是常见的非金属单质,组成化合物E和H的元素种类相同,组成化合物F和I的元素种类也相同,A常用来中和土壤的酸性。

图1 2010年南京市中考第26题

(1)写出化学式:

而这种和谐美又实际上是“天人合一”理念在该地区传统聚落中的具体反映。中国古代建筑都普遍注重“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天人合一强调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世界的主宰,世界最大的特性乃是自然性,建筑也不例外。比如中国传统园林就十分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美学追求。故而人类居住的各种聚落环境也特别注重自然山水的利用和保护,强调因借自然,强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表2示,2014年黑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合计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肺癌,粗发病率为65.58/10万,占全部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的24.88%。其次为乳腺癌、肝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胃癌、宫颈癌、子宫体癌、卵巢癌和胰腺癌。城市地区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肺癌,粗发病率为66.87/10万,占全部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的23.82%。其次为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甲状腺癌、胃癌、宫颈癌、子宫体癌、卵巢癌和胰腺癌。农村地区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肺癌,粗发病率为62.15/10万,占全部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的28.51%。其次为肝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宫颈癌、胰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和卵巢癌。

A_______;B_______;D_______。

韩城区块地层倾向西北,受断层的影响,浅部断裂和褶皱发育,中深部构造简单,断层、褶曲稀少。区块小断裂密集发育,煤岩非均质性强。发育山西组3煤和太原组5煤、11煤3层主力煤层,3煤厚度1~10 m;5煤厚度1~6 m;11煤厚度2~8 m。煤中镜质组含量53.20%~74.91%;惰质组含量14.10%~35.38%,有机质以均质镜质组为主,壳质组含量很少,仅在局部区的少数煤中发现。无机组分主要以黏土矿物为主,其次为硫化物和碳酸盐,含微量氧化物矿物[11-13]。

(2)写出H→E+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G→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二、原创试题

笔者自2008年8月起担任南京市白下区中学化学教研员一职,2014年因南京市区划调整,原白下区和秦淮区合并,继续担任南京市秦淮区中学化学教研员至今。因为一直负责本区各阶段初中化学质量监测试题的命制工作,所以在以“基本反应类型”为主题的原创试题研制方面做了不少尝试和探索。

1.填空题

填空题常用来考查具体的知识点,此类题型往往难度不大,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进一步夯实基础。

结合基本反应类型这个主题,可以围绕某一种物质串联起基本反应类型。以2011年南京市白下区一模第22题为例,具体试题如下:

有水生成的反应很多(如图2所示),请按要求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

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不到位也是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施工期间加大现场环境的管理力度,使施工各单位严格按规章制度施工,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环节要严格检查,施工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例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相关管理监督部门要严格监督废水处理达标才能进行排放,确保在建设过程中给生态坏境的伤害降到最低。在小型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管理部门要定期对库区水质进行检测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对水底淤泥进行合理清理,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

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

【变式】2012年南京市白下区一模第23题,将上题物质“水”替换成“二氧化碳”,再次进行了考查。

图2 2011年南京市白下区一模第22题

结合基本反应类型这个主题,还可以围绕某一种基本反应类型串联起物质分类。以2016年南京市秦淮区一模第18题为例,具体试题如下:

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______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仿照示例填表:

表1 2016年南京市秦淮区一模第18题

?

【变式】围绕置换反应这种基本反应类型,可以将单质、化合物的分类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并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框图推断题

框图推断题是南京中考的必考题型,其图形结构的呈现特点通常为对称封闭,融合物质的分类与性质、基本反应类型等主干知识,考查物质间的反应及转化。此类题型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也提醒学生在中考复习中要尽可能将所学知识网络化、系统化,而不是盲目依赖于题海战术。以2015年南京市秦淮区二模第20题为例,具体试题如下:

至此,处理成功的地籍数据库实现了查询统计、成果及图件输出等一系列功能,而且通过SQL语言即可查询所建的数据库,完全能满足日常地籍管理业务的需要。

图3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虚线圈中的两物质类别相同。A的浓溶液可用作干燥剂,D俗称火碱;A与G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与H,F的水溶液呈蓝色;A与J发生置换反应生成I与E,E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H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

图3 2015年南京市秦淮区二模第20题

J转化为I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与D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上题虚线框内是相同类别的物质,2016年南京市秦淮区一模第20题,改为虚线框内是相同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具体试题如下:

图4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最常用的溶剂;D、E、F、H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均含有地壳中含量第三的元素;四个虚线圈中的反应各属于四个不同的基本反应类型。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图4 2016年南京市秦淮区一模第20题

(1)写出化学式:B_______,H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C与E的反应__________。

第四阶段称为“考核”,即Test。考核除了采用常规的各种考核手段之外,我们还设计了口语实训考核和第三方考核(例如,TOEIC托业桥考试),以及公司考核;从三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考试方式和三个不同的方面来检验学习成效。

(3)G→F是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G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填元素名称)。

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至少为14 d,降温梯度应保持在≯1.1 ℃/d。同时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相差<25 ℃;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15 ℃时,方可拆除保温层和模板。

三、研题反思

初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接触到的物质及相关化学反应不多,涉及到的概念往往又受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理解能力和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制约,比较浅显甚至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命制试题时在考查的具体知识点上不可能进行大的变动,也不宜过多拓展和延伸,但可以尝试在试题的形式和结构、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素材的鲜活性和时代感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创新,让试题既严谨又新颖,渗透课程改革的最新理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经销商虽较为期待此次冬储报价,但是就企业目前情况看,压力较大。除了原料价格高,环保压力也不减。据10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消息称,近日,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护督察“回头看”将全面启动,已组建5个中央环保督察组,分别负责对山西、辽宁、吉林、安徽、山东、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等省份开展“回头看”督察进驻工作。因此,环保因素一定程度上会加大企业压力。

初中化学只有一个学年的学习时间,对这门学科,学生几乎是刚刚接触、初步了解,就要去应对中考,中考主要考查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密切关注中考试题,重在研究其命题意图、创新思路、前沿观念、学情把握以及补偿矫正等,以中考试题作为原创试题的最佳范本,正确指引初中化学教学和评价。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2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5

[3]《南京市中考试题及评分标准》编写组.2010南京市中考试题及评分标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