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李哲 解剖列车第二十讲 (美慧整理)

 xyf4345 2019-11-28
实验:
俯卧于床上,屈膝,稍微抗阻向上,首先启动的是半腱半膜肌。

大腿后群肌本身就是一个主要的肌群,他是一个裹挟在一起的肌群。
他本该在中立位,在中立位当中,加上抗组屈膝。很多人就会首先启动半腱半膜肌。而股二头肌的启动远远不足
如果没有很好的启动股二头肌的时候,膝关节力学容易失衡。

问题:只要一用力,大腿后群腘绳肌中间就会突的很厉害。
实质上,有康复点和运动点。
运动点:在肌肉执行某个动作的时候,总有一两个点是首先收缩的,只要合理的刺激这个点,在训练当中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康复点:压住这个点很有可能进行缓解,有可能跟激痛点重复,也有可能不重复。

P155
股二头肌的短头,在慢性膝关节屈曲或胫骨外旋时可能过度活跃
比目鱼肌---从后脚脚尖开始离开地面直到前脚脚尖开始接触地面的时候,即是比目鱼肌启动。
启动股二头肌短头----在胫骨外旋位(脚外八),慢慢启动这个肌肉。股二头肌的短头、长头都会与半腱半膜肌一起启动。
大收肌则与骨盆前倾或不能正常屈髋有关。

大收肌(显然也是前深线的一部分),可在患者侧卧屈髋时轻易的找到。

触摸大收肌:先确定坐骨结节。只要能刺激到大腿内收肌的肌腱,实际上就能够处理。

下图:坐骨结节。
侧卧位,指示患者向天花板的方向抬起膝关节。可以从腘绳肌中分离出这条肌腱。
在强调适当的调整角度可以对肌肉产生更好的牵拉
运动教练可以让学生在屈髋微屈膝的体位下单独牵伸大收肌。比起一般的直腿向前弯,这种牵拉可以达到大腿后侧更深的位置。
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例如:激活臀大肌
一个手放在臀大肌上部肌纤维、一个手放在臀大肌下部肌纤维。很多人在启动臀大肌的过程当中,往往非常容易启动臀大肌的上部肌纤维,而臀大肌偏外部的下部肌纤维很多人启动不了。
但是只要找到正确的角度,就可以很容易启动。
比如,当他外展后伸到一个角度的时候,臀大肌上部的肌纤维明显还是变硬,再这个基础上加一些外旋,或者其他的动作。再让他呈现臀大肌外部肌纤维也能够很好的变硬。当这两个肌纤维全部都变硬的时候,再开始做这种训练。
每个人的外展角度都不一样。

P156
后侧的螺旋线;
P157 图6.18 图 6.19

胫骨前肌---从足底过了一轮到达腓骨长肌----股二头肌----坐骨结节---骶结节韧带---对侧竖脊肌
从外侧腘绳肌开始(股二头肌长头、短头、大腿内收肌),我们可以沿着后表线的轨迹到达骶结节韧带,穿过底部筋膜向上到达对侧的竖脊肌。通过这种模式,螺旋线的力量能沿着后表线将骶部筋膜的张力传至身体同侧的脊柱肌群。
当到竖脊肌时相当于后侧的螺旋线已经和后表线重合,包括股二头肌、第四腘绳肌、都在和后表线重合。
我们在调整后表线的时候,很多人都已经动用了后侧的螺旋线。
如果沿着同侧的竖脊肌和同侧的腘绳肌来推、或者拉伸,你做的就是后表线。
如果去强化或者拉伸右侧的竖脊肌、左侧的腘绳肌、那么你做的就是螺旋线。

这些模式要考虑到长短腿、骨盆前倾、哪条腿承重较多,在动静态中也有变化。

螺旋线在颈部后方将颅骨的一侧连到对侧肩部。
P146右上角图和P149右上角的图。
顺着这条线一直向下,可以连接到腹部,前锯肌在此相当于桥梁。
腹部肌肉的力量、或者腹部肌肉力量的不足会影响肩颈和腰的问题。尤其是肩颈的问题。
螺旋线恰恰解释了这个问题,腹部和肩颈的关系。

运动疗法的通则:相互作用
显而易见的是,扭转和旋转运动都可以牵伸和运用螺旋线,最近流行的“crunch”(上半身坐直)的扭转,以一侧手肘接触对侧膝盖,运用的就是螺旋线的上半部。瑜伽“扭脊式”可牵伸螺旋线的上半部。三角式及其其他的形式被设计用来运动整条螺旋线。(图6.22)

三角式:
蓝色:收缩 红色:拉长 绿色:等长

讨论一:
上螺旋线与躯干的姿势性旋转
因为肌筋膜路线中经过骨盆在髂前上棘的连接是机械性连接而不是简单的直接连接。并且机车库中各个方向的拉力影响髂前上棘的位置。
髂前上棘(上肢: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下肢:阔筋膜张肌、股直肌、缝匠肌、腰部的深层肌肉:髂肌)都有联系
所以,螺旋线的上下两部分常常是(但不总是)单独工作的,也是最容易分开讨论的。
上下螺旋线,就是以髂前上棘为分界点。
下螺旋线:P152 从髋到足弓又回到髋的螺旋线。
上螺旋线:右侧头夹肌---左侧的菱形肌--左侧前锯肌---左侧的腹外斜肌---右侧的腹内斜肌
上螺旋线从枕骨绕至对侧肩然后回绕至同侧髂前上棘。是调控上半身旋转的最佳线路。
例如:当躯干向右侧发生扭转。
处理头夹肌、菱形肌、前锯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做完局部调整,马上要进行链条式的调整。
说是调控,是因为临床经验提示我们螺旋线只是有时引起姿势性的旋转或扭转,但是他通常是代偿深层脊柱旋转肌群的。而后者是为数众多的结构或功能问题的原因。
脊柱的旋转很多人是用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来完成的,这没有什么错。
因为在肌肉当中,我们分为深层和浅层,浅层的肌肉就是来搞运动的。深层的肌肉,就是保稳定的。
但是深层的肌肉得不到有效的固定,浅层肌肉就会开始拼命代偿。
脊柱深层旋转肌:腰部有回旋肌、
多裂肌在颈部、胸段具有旋转功能,在腰椎段主要起固定的功能、

螺旋线肌筋膜复合体可使躯体在日常生活中或一些特殊运动中扭转。或者,1️⃣它可以作为一个浅层的姿势性束带维持更大的脊柱侧弯或其他轴向旋转。2️⃣任何核心的旋转将影响表浅的线,尤其是螺旋线,他更容易在代偿模式下闭锁。3️⃣如果脊柱的核心模式是右旋,那么外围的螺旋线就会经常出现左侧螺旋线的平衡性缩短。、这就造成身体最终看起来是直的,4️⃣但事实上,身体既有受限又有缩短(拿一条毛巾并扭转它,观察它长度的缩短,任何被扭转的纤维都会变短,肌筋膜也不例外。)

1️⃣在脊柱侧弯当中我们要重点调整螺旋线。
2️⃣在筋膜链当中一定要表里如一。
3️⃣两种情况:如果这个人发生了向右侧扭转,右肩在后左肩在前,右侧肋弓和左髂前上棘距离变长,左侧肋弓和右髂前上棘变短。这个人并没有出现身体的歪斜。那么说明这个人的螺旋线出现了向左的牵拉。右侧肋弓的腹肌到左侧髂前上棘的肌肉在缩短。

一旦认识到这种模式,就意味着在放松核心肌之前,必须先放松外周肌肉。这就是在这些模式中处理螺旋线的目的。
放松核心的时候注意是小动作、不能大动作。一旦大动作,外周的肌肉又会参与进来。
请注意:在外周代偿模式被解除后,核心旋转模式将越发突出,这时,当事人会觉得躯体更加扭转,因此,要教育他们认识到正在发生什么尤为重要----只有当螺旋线的外周旋转模式解除后,才能有效的处理前伸线或深层脊柱肌肉的核心扭转模式。
有些人在做完调整的时候,有些人更扭转了。
这时候有两个结果:第一,确实调的不好了
第二,我们在往好的方向调整,但是这个人必须要经历过这个时期-----姿势适应期。必须要有一个姿势适应的过程。
所以,不好的结果不代表调整的方向是错误的。好的结果不代表调整的方向就是对的。

由于深层和浅层的相互作用,为数众多的调整技巧和个性化方法可用于螺旋线的旋转。

P160 辨识此特殊模式需要练习。但是有四个信号,可以让操作者注意可能存在的螺旋线失衡:
1️⃣、头部对于胸腔的倾斜或移动
2️⃣、一侧肩部比对侧前移
3️⃣、胸腔相对于骨盆向外侧移动
4️⃣、胸骨与耻骨方向的不同
头、肩、胸、脊柱拧巴

讨论一:
1️⃣、告诉我们上螺旋与躯干的旋转特别相关
2️⃣、调整先放松浅层、再放松深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