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低点

 阿兵丶 2019-11-28

缠论也就高低点那点事

(2018-01-29 00:03:19)

转载



    私以为学缠论时不能忘了道氏理论这个根,缠师也说过:“市场的波动,归根结底是前后两个高低点关系构成的一个完全分类中展开的,明白了这一点,市场就像自己掌纹一样举手可见了。”个人觉得缠论的关键是要认真的抓住道氏对趋势描述的定义,一高高一高,一低高一低。缠论的整体框架也是构筑在道氏理论上的,分型,笔,线段,就是为了量化道氏理论的高低点也可谓创见性十足,而级别则是更精妙的把这些组件归纳起来让他们有次序,笔的次级别就是线段,线段的高级别就是笔,笔,线段,的设立是为了更好的把握高低点,例如在日线上出现一比上然后紧接着出现一笔下,而我们要去判断这一笔下究竟会不会创新低则要用到次级别的线段去观察这一笔的内部情况,如果判断线段结束时也就是日线一笔结束时没有创前上笔新低,那么就是道氏理论趋势的起点。缠论前半部分所用的均线缠绕飞吻湿吻唇吻皆是为了对高低点进行一个量化同时过滤一些杂波。整部缠论个人觉得其实都是在利用各个方面去把握高低点,所谓的中枢其实和均线的性质一样意图都是在对高低点进行处理量化也达到弱化杂波的作用,缠论的中枢也就是盘整我们完全可以把整个中枢当成一个回调或反弹一笔划过,然后把这些处理过后的高低点往道氏理论定义上去套就行了,第一类买卖点其实说到底也就是一个抄底摸顶的背离位置,而第二类买卖点开始就完全跟随道氏的定义了 背离之后不创新高 不创新低则为二买二卖。缠论的整套体系其实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高低级别搭配,说到了这里其实也该明白,你去搞什么级别递归完全就是没啥意义的,高级别高低点一看,然后低一个级别去看这个高点低点什么时候结束,低级别判断结束后跳到高级别看一下结束的位置有没有破前高后破前低,再往道氏理论你定义上套就行了,缠论没那么神奇也不可能百发百中。

    缠论其实就是在道氏理论的大框架下,对框架的量化处理以及对细节的加工,以期能流畅的表达与实现道氏理论。(逻辑有点论,不过是自己的思考片段,先录于此,再慢慢的完美慢慢的对照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