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现军医案临证之《头痛篇》—— 乌梅丸加减心得

 实力9 2019-11-29

刘氏国医针药



刘现军:中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刘氏国医针药创始人,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经方大师聂惠民教授、针灸大师郭廷英教授。曾跟随多位国医大师侍诊,在学习及临床期间逐渐认识到针灸和药物各有优势,并把针、灸、药三种方法相结合,临床擅用针药治疗疑难杂症,并配合刺血等多种疗法,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取得了独特的疗效

 本文所载医案均源于刘现军老师临床应用经验,仅供中医临床思路参考,本医案由刘现军学生李婷整理。谢绝侵权使用。

刘现军医案

 
患者:孔某某
性别:
年龄:48岁
主诉:以头晕头痛间断性发作1年余为主诉,于2019年10月12日就诊,来诊时头痛、头晕,口干,眼干,心烦,胃痛、烧心,打嗝,下肢怕冷,畏寒,手麻木,颈腰椎不适,汗出少,辅助检查示:糜烂性胃炎,舌体胖大舌质红,脉虚弦。多方中西医治疗疗效差,后经同乡介绍来我门诊部就诊。
诊断:头痛(寒热错杂,耗伤阴血)
治法:清热温寒,养阴止痛
方剂:乌梅丸加减
处方:乌梅10g   细辛3g   桂枝10g  黄连6g
      黄柏10g   当归10g  花椒10g  黑附子9g
      炮姜6g    人参10g  炙甘草10g

剂量:15付(颗粒剂)
冲服方法:水冲100ml早晚饭后温服
效果:嘱药后烧心可能有加重过程,不必惊慌,继续服药即可。
2019年10月15日复诊诉烧心加重,嘱继续服药。
2019年10月26日复诊诉烧心胃痛基本消失,头蒙明显缓解,继续巩固治疗。守上方加乌梅至20g,川芎10g ,15付继服。
病情结果反馈:电话随访诸症消失。

患者头痛间断发作,伴有烧心,呃逆为气上冲之象,与伤寒论原文“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相对应,也与蛔虫证反复发作时有相类似。患者口干,眼干,心烦为上有热,畏寒,下肢怕冷为下有寒。汗出少,颈腰一系列不适为表气不通。《伤寒论》云:“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乌梅丸是张仲景寒热错杂的经典方剂,酸苦甘辛四法合用。酸味药有乌梅,苦味药有黄连黄柏,黄柏入下焦,黄连入上焦。辛味药有细辛,桂枝,干姜,川椒,附子,分别入上中下三焦。甘味药有人参,当归,人参治疗中虚脾胃虚,当归治疗肝血虚。患者初服药后觉烧心加重,恐慌,复嘱其继续服药,追其原因应为酸味药加重糜烂面的烧灼感,个别病人初服药后胃脘烧灼感会有加重的现象,服药3-5天后症状即会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