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妙果连载: 持道而行才能使人保全而善终

 道德经学用 2019-11-29

《道德经第22章分享暨十一月收获月祝福》连载15

 
在二十二章中,老子的行文方式首先是以客观存在的“六则”,即“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来得出了“是以圣人抱一而为天下式”的启示性结论,告诉我们要始终如一的依道而行。

然后,老子又以“四不”,即“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的客观事实,说明了行道者“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保全之道。

这里的“四不”就是要我们避开毫无意义的虚浮言行,不断积德悟道,以觉醒自己来为自己做最好的保全,这一增一减之间,两者是统一的。

最后,老子再次总结和强调了:始终如一地持道而行,就是实实在在能使人保全而善终的,以此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光光明明的人生大道。整篇文稿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值得我们牢记于心!

因此,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六则”和“四不”,始终如一地依道而行,就是我们学习《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的意义所在。

“六则”是让我们从思维上悟道;“四不”则是让我们在行为上修道,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告诫世人:只有永远地依道而行,才能取得最后的大成功,获得人生的终极幸福!

道德经学用编辑部于2019年11月16日第651天

(作者授权代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