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二)

 昵称815848 2019-11-29

      二、从刚性到柔性:澳大利亚制定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技能的价值彰显(刘育锋、姜大源)

      澳大利亚是除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之外的职业教育最为成功的国家,对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进入21世纪以来,澳大利亚政府持续而卓有成效的职业教育改革,使得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在世界经合组织(OECD)的成员国中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面对澳大利亚人口年龄老化、国际竞争加剧、技能短缺严重和技术工人缺乏的情况,为培养全球化背景下具有竞争力的澳大利亚人,并且为每个澳大利亚人发挥自己的潜力提供机会,澳大利亚制定了《1998——2003国家策略》和《构建我们的未来:2004——2010年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策略》两大国家战略,明确提出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为澳大利亚商业服务,使之具有国际竞争力;为澳大利亚人服务,使之具有世界级的知识与技能;为澳大利亚社会服务,使之具有包容性并能够可持续发展。2005年又制定了《使澳大利亚技能化: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新方向》,同年8月颁布《使澳大利亚劳动力技能化法案》。2006年11月初,澳大利亚召开了全国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大会,制定了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新政策和新措施。2011年5月3日,澳大利亚技能署发布关于国家职业教育在过去20年发展的综合性评估报告《为了繁荣的技能——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路线图》。报告对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组织和经费资助方式提出了全面的改革建议。

      纵观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国家战略性决策,多次鲜明地使用了“技能”(Skill)这一概念,强调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技能及其开发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诸要素,其对“技能”及技能开发的认识凸显了五大特点:基于系统性视野的技能开发、基于职业性视野的技能开发、基于行业性视野的技能开发、基于可持续性视野的技能开发、基于跨职业性视野的技能开发。

      综上所述,澳大利亚近年来制定的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国家策略及相关重大措施的实施,“技能”的内涵有了三种趋势性拓展:技能的教育学意义拓展——技能是个体行为的成分、技能的社会学意义拓展——技能是社会融入的媒介、技能的经济学意义的拓展—技能是经济发展的要素。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使得技能及技能开发呈现出一种全息式的多彩多姿的图像。因为,基于系统性视野、职业性视野、行业性视野、可持续性视野和跨职业性视野等多维度所透视到的技能,不仅展示了技能提供、技能使用、技能类型、技能功能和技能价值的时空感,而且凸显了核心技能、就业技能和绿色技能的厚重感,从基于微观教育学层面的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融合,使得技能成为个体的行为成分;从基于中观社会学层面的个体生涯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融合,使得技能成为社会融入的媒介;从宏观经济学层面的个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融合,使得技能成为经济发展的要素,使技能从一个流传甚广的干瘪的“肢体动作”的代名词,拓展为一个方兴未艾的丰满的“灵性附体”的话语系。于是,当我们看到,从澳大利亚《使澳大利亚劳动力技能化法》到英国的《技能白皮书:进入职业,进入工作》,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与工作:为激励技能发展》的开发到《技能发展国际合作工作小组》的成立和第三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为工作和生活培养技能》的主题,以致欧洲职业教育中心的《技能网络:确定未来的技能需求》的建立,无不充分表明:在职业教育领域,从狭义的点状与线性的技能,走向广义的面型与立体的技能,从硬技能走向软技能,最终实现从个性技能走向国家技能,使得技能成为个体发展与国家发展的纽带。技能从刚性走向柔性的跨越,是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进程中的一个大趋势。

文献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