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之三)

 昵称815848 2019-11-29

      三、从双轨到双元:日本探索建立“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办学的合作转型(陆素菊、姜大源)

      日本是世界上公认的职业教育“企业模式”的代表。文部科学省管辖的学校职业教育与厚生劳动省所管辖的职业培训(现改为职业能力开发)共同组成日本的职业教育体系。面对经济的全球化与国际竞争的加剧,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技术个性与信息化的推进等导致的产业社会的高移、就业形态的多样,以及由此带来的就业结构变化,文部行政指导下的注重人文的学校职业教育和文部省管辖以外的注重实践的企业职业教育的分离模式不能适应日本产业社会与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期待。为改革传统的日本职业教育企业与学校的分离状况,日本文部科学、厚生劳动、经济产业、经济财政政策等四大臣于2003年6月共同制定了《青年自立和挑战计划》。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实施从教育到职业工作转移的职业生涯形成和就业的援助;二是实施日本模式的职业教育“双元制”;三是推进针对青年职业生涯形成的援助活动;四是建立和完善面向年轻人的劳动市场;五是与地方联手合作,开展年轻人的就业援助对策,等等。日本内阁在2003年6月27日发布《关于经济财政运行与结构改革的基本方针——2003,重申了建立日本模式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决定,导入“实务与教育相联结的人才培育制度”,其目标在于:其一,致力于建立一个新型的职业教育制度;其二,致力于建立一个真实的职业体验情境;其三,致力于建立一个有效的能力评价标准。

      日本在新世纪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所进行的日本模式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探索,表明日本职业学校与产业企业在三个方面实现了“校企合作”转向:

      一是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的合作:行政管理的“双元性”。日本模式“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以日本厚生劳动省为主体,由日本文部科学大臣、厚生劳动大臣、经济产业大臣以及经济财政担当大臣共同推进。为克服日本职业教育“双轨”导致的固有缺失,克服从学校到工作的脱节,2004年2月20日文部科学省发布关于专业(职业)高中“日本版双元制”调查研究合作者会议报告书:《为了职业高中推进‘旧本模式双元制”——为了实务与教育相连接的新的人才培育体系的政策建议》并决定从2004年4月开始由厚生劳动省与文部科学省在全国共同推进。日本职业教育走向“双元制”,表明劳动部门与教育部门共同推进,是顺应职业教育规律的国家决策。

      二是产业企业与职业学校的合作:实施机构的“双元性”。日本模式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实施机构,有两类:一是学习者首先被教育培训机构接受后,以职业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为主体的“教育培训机构主导型”;二是学习者首先被企业录用后,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主导型”。“教育培训机构主导型”由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寻找相应的能够接受学生培训的企业,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制订培训计划,在实行学校内职业理论学习的同时,委托企业实施实践培训;而“企业主导型”则由企业将年轻人以非正式雇用的形式录取为培训生,再由企业寻找相应的学校等教育机构,与学校共同制订培训计划。日本职业教育走向“双元制”,表明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也是顺应职业教育规律的结果。

      三是离岗学习与在岗培训的合作:教学内容的“双元性”。日本模式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实施形式,有三种:其一为每周3天在教育培训机构集中培训(Off—JT) , 2天在企业接受在岗培训(OJT);其二为上午在教育培训机构的集中培训,下午在企业在岗培训;其三为每1~2个月,教育培训机构的集中培训与企业的在岗培训交替进行。其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均由教育培训机构和参加培训的企业共同制定与合作实施。其中,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实施与企业同一职业领域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企业则主要根据培训计划开展实习和在岗培训,学习费用原则上由培训者负担。日本职业教育走向“双元制”,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发教学内容,表明校企合作育人更是顺应职业教育规律的选择。

      综上所述,日本在新世纪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中进行的日本模式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探索,表明日本职业学校与产业企业在三个方面实现了“校企合作”转向:宏观决策层面的文部省与劳动省的合作,是基于“双元性”的职业教育行政管理的合作转向;中观办学层面的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是基于“双元性”的职业教育实施机构的合作转向;微观教学层面的离岗学习与在岗培训的合作,是基于“双元性”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合作转向。日本针对校企分离的“双轨”并行的职业教育体系(企业职业教育的实践性、针对性、技能性和学校职业教育的养成性、基础性、宽松性的反思,促成了“企业和学校交替进行实务与教育相连接”的日本模式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诞生。显然,从“双轨”并行走向“双元”融合,职业教育的合作转向是世界性的大趋势。

文献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