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8、祖咏《终南望余雪》——(小雪)

 乐水无涯 2019-11-29

​        下雪是冬天的常态。起先肯定是小雪,在空中似有似无地飘着,接着可能会密密地下一阵雪珠儿,在地上铺了薄薄的一层,随即又化掉了,只让地面的颜色变得更深些。或者,在山坡的背阴面,留下一些斑驳的痕迹。人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等到雪化了,天也晴了,北风就会呼呼地吹起来,带走空气里的水汽,也带走人身上的热气。这一雪一晴,一冻一化,其实就是冬天的第一个下马威。古代人对风花雪月是最敏感的,《红楼梦》里,才下第一场雪,公子小姐们就忙着到芦雪庵即景联诗,不辜负老天的美意,这当然是风雅至极的事情。但是,若这写诗的地方,不是在芦雪庵,而是在考场上,监场的不是温柔的大嫂子李纨,而是严厉的主考官,又会如何呢?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首祖咏的《终南望余雪》。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终南:山名,在唐朝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

余雪:指未融化之雪。

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

林表:林外,林梢。

霁(jì):雨、雪后天气转晴。

        这是一首应试诗。也就是诗人在科举考试的考场里写的诗,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高考作文。唐朝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诗赋取士,可想而知,应试诗数量相当庞大。但是,能留存到今天的应试诗只有寥寥几首。

        为什么呢?因为这种诗最难写好。难写在哪儿呢?第一,它既不是实情实景,也没有真情实感。《毛诗序》说: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好诗应该是诗人心声的自然流露,比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真像是早晨醒来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多么自然,多么蓬勃呀。再比如,“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就是眼前景、心中情,我们现在看,都觉得这场景仿佛历历在目,而且让人心有戚戚。这就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但是应试诗不一样,你眼前就是一张白纸,没有实景,题目又是人家出好的,也难有真情,无情、无景,自然难以写好。

        第二,它还有严格的形式要求。什么形式呢?一般是六韵的五言排律。所谓六韵,就是六个韵脚,其实也就是六联。十二句话,六十个字。无论出什么题目,你都必须用这十二句话,六十个字完成。可以想象,若是李白参加考试,一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已经落榜了,因为文体不合格。情感少而规矩多,这样的文章真是往死里作,无怪乎考了那么多年,进士一大堆,却没有几首诗流传下来。但是,凡事都有例外。祖咏这首《终南望余雪》也是应试诗,却是历来公认的好诗,也是入选《唐诗三百首》的唯一一首应试诗。这首诗好在哪儿呢?

        先看题目,《终南望余雪》。其实就是望终南余雪,从哪儿望呢?当然是从考生所在的长安城。所以,这个题目,是让考生从长安城的角度遥望终南山的残雪,写写所见所想。这里真要表扬一下唐朝。唐朝的应试诗,虽然也是命题作文,但题目还比较自由,多少有点即视感。不光是考生们每天看到的终南山,甚至连礼部考试院里种的松树都曾经当过考试题目。不像清朝那样,必须用前人现成的句子当诗题,一点发挥的余地都没有。《终南望余雪》这个题目怎么出来的?显然就是在考试之前,长安刚刚下过雪,所以考官信手拈来,就成了考试题。这个题目怎么写呢?

看第一句:“终南阴岭秀”。这个“阴”字真好。中国古代,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终南山在长安城的南面,所以从长安城看终南山,看到的是终南山的北坡,也就是阴坡。题目既然是《终南望余雪》,而不是《终南余雪》,那就等于已经给出了视角,所以诗人不是泛泛地讲终南山,而是说“终南阴岭秀”,这就是点题。“阴”字一出来,说明诗人已经充分领会了考官的意图,这就叫审题成功。可是光讲终南山的北坡风光秀美还不够,题目不是终南望,而是终南望余雪。雪在哪里呢?

        看第二句:“积雪浮云端”。这一句哪个字好?“浮”字好。积雪都浮在云朵上面。可能有人会说,积雪是在山上,怎么会浮在云上呢?这正是残雪高山才有的视觉效果呀。试想,如果不是残雪,而是正在下的大雪,那是什么样子?那就是王维所说的“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了,可是呢,既然题目是终南余雪,那就是说,山脚乃至山腰的雪都已经化了,只在高海拔的山顶,还有积雪存留。山顶的积雪又怎么会浮云端呢?要知道,终南山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土堆,而是一座白云缭绕的大山。如果是小山,云是在山上飘的,但是高山就不同了,山高云低,云朵会从山腰流过。残雪积在山顶,云朵流过山腰,从长安城里远远望去,雪仿佛不是积在山上,而是浮在云上,这不就是“积雪浮云端”吗?一个“浮”字,不仅让雪显得特别轻灵,而且,也让山显得特别秀美。试想一下,上面白雪是光,中间云流是影,这光与影的组合,给冬天萧条的终南山增加了多少光彩!这才能呼应“终南阴岭秀”。

        终南望余雪,诗人的视角从上往下,先看到积雪,后看到流云,再往下呢?看到树林了。第三句:“林表明霁色”。这一句话哪个字好?“明”字好。明就是亮,在这里作动词,就是照亮。被什么照亮?被阳光照亮,被霁色照亮。所谓霁色,就是天晴的颜色。诗题不是《终南望余雪》吗?雪已经下过了,所以不是阴云密布,白雪飘飘,而是雪后天晴,阳光灿烂。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终南山离长安城差不多有六十里地,平时雾气昭昭,红尘滚滚,哪里看得清树木呀。可是雪后就不同了,天地都被洗刷了一遍,空气仿佛是透明的,这个时候看终南山,才会林木历历,格外清晰。所以“明霁色”这三个字,写得真细致,真贴切,是长期生活在长安的人才能写出的感觉。

        那为什么又是“林表明霁色”呢?这不仅是在写风景,还是在写时间了。林表就是林梢,不是树林被照亮,而是林梢被照亮了,说明太阳不是垂直照射,而是平射过来,穿过林梢。阳光平射,可以是清晨,也可以是傍晚。那到底是清晨还是傍晚呢?清晨的时候,太阳从地平面往上升,树也是从下往上被照亮,而傍晚呢?“青山欲衔半边日”,太阳从高处落下来,会先把林梢照亮,这才是“林表明霁色”呀。

        夕阳西下,林表一片光明,一个“暮”字已经呼之欲出了,所以才有最后一句:“城中增暮寒”。《终南望余雪》,视线的起点是长安城,最后的落脚点,仍然要在长安城。雪已经下过了,终南山一片晴明,前三句无论是写山,写雪,写云,写树,都是在写望中所见。最后一句要写望中所感了。人在城里,望着终南山的残雪,究竟是什么感受呢?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化雪的时候,热量都被吸收了,人当然会感觉寒冷。而到了傍晚,阳光每退一寸,人的寒意又会增加一分。终南山顶,积雪浮云,已经渗透着寒意,夕阳西下,又增加寒意。这不就是“城中增暮寒”吗?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感受。但是,诗人难道仅仅是在说自然感受吗?又不是。我们之前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人的目光背后有心情,人的感觉背后也有心情。什么心情呢?杜甫讲:“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直抒胸臆,忧国忧民。其实,不光杜甫忧国忧民,祖咏也是一样。雪过天晴,风景独好,但是,城中增暮寒,又有多少寒士衣食无着呢?一种牵挂已在不言之中,这就是诗的蕴藉。

        到这里,景也写了,情也写了,视线也从长安城出发,扫过终南山,最终又回到长安城。《终南望余雪》这个题目写尽没有?写尽了。祖咏也觉得写尽了,于是就交卷了。可是主考官说,按照要求,是要写六韵六十字的五言排律呀!你怎么只写了两韵,二十个字的五言绝句呢!这是违规呀。就好比今天的高考作文,让你写八百字,你只写三百字,这怎么能合格呢!主考官是个很好的人,让祖咏拿回去重写。而祖咏偏偏是个很倔的人,他丢下两个字“意尽”,就飘然离场了。

        那最后到底录取没有呢?录取了。祖咏是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开元盛世,有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气度,所以才能留下这首应试诗,留下这段藐视“高考”规则,不肯画蛇添足的佳话。但是,话又说回来,无论什么时代,有几个人敢拿自己的前途命运开玩笑呢?所以,这样清新凝练的应试诗,也只能是昙花一现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