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终南余雪》唐 祖咏:希望你们像我一样“高中”

 昵称32937624 2020-07-07
《望终南余雪》唐 祖咏:希望你们像我一样“高中”

来自百度图片 侵删

今天是2020年7月7日,也是今年高考的第一天,送大家一首唐代“高考”的成功之作——祖咏的《终南望余雪》,据说这是《全唐诗》仅存的一首“应制诗”,诗人凭借这首佳作一举中的进士。所以今天就借这首诗祝福各位考生“一举成功”。

唐朝的科举考试,类似于咱们现在的高考,不过唐朝的科举考试是“一锤定音”——写一首诗或作一篇赋,就类似说咱们现在考生写一篇作文来决定胜负。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所以,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应试之作”特别的少。今天的这篇《终南望余雪》就是这样的一首得意之作,而且,这是一首有故事的佳作。

唐开元年间的那个冬天,青年文人祖咏满怀豪情壮志,来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这次应试的题目叫《望终南余雪》,也就是要写长安城不远处的终南山上的残雪。按照科举考试的惯例,他要写上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诗才算合式。

此时的考场,就和今天正在参加高考的考场一样,静悄悄地,连根针掉落地上的声音也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只有监考老师静悄悄的来回巡视着……而考生们,也正像今天正在参加高考考试的学生们一样,有人眉头紧锁、一筹莫展,有人奋笔疾书、胸有成竹……

祖咏坐在考场里,抬头思索着,两眼似乎已经在眺望终南山那绵延不尽的残雪……突然,他联想到百姓生活的贫寒交迫,难道不比这终南余雪更让人感到寒冷吗?想到这一层,他一笔挥就“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然后,站起来对主考官说:“考官大人,我的作品已完成,可以出场了吗?”主考官略显诧异:“这么快就考好啦?那你把考卷拿来我看!”拿过祖咏的试卷略扫一眼,不由惊讶:“噫,你怎么才写四句?按照规定你得写上六韵十二句的呀!”祖咏向他深深地施了一礼,答曰:“意尽矣!”

故事的结尾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当主考官让他重写时,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兴,结果祖咏未被录取。另一种说法是主考官听了祖咏的“意尽矣”,再次端详着祖咏的诗作,细细吟味,不由含笑地点了点头,后来果然被录取。那到底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呢?当然是被录取了,祖咏是唐玄宗开元十二年的进士。

终南望余雪

唐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望终南余雪》唐 祖咏:希望你们像我一样“高中”

来自百度图片 侵删

【格式】五言绝句(非典型)/五言古诗

【名句】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基调】借景抒情

【年龄】祖咏26岁,公元724年(玄宗开元十二年)

【译文】

从长安望终南山北景色秀美,远看岭上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雨雪晴后夕阳微光染亮树梢,长安城中傍晚反增阵阵轻寒。

【注释】

终南:终南山,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

余雪:指未融化之雪。余,通“馀”。

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

林表:林外,林梢。

霁(jì):雨、雪后天气转晴。

暮寒:傍晚的寒气。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应试诗,作于玄宗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祖咏26岁)。《唐诗纪事》记载,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馀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考了一下,写出了四句就搁笔了。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若按照考官要求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体,则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

【赏析】

《终南望馀雪》是唐代诗人祖咏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是公认的描写雪景的佳作。

这首诗句句咏雪,句句从“望”字着眼,描写终南山的雪景和雪后增寒的感受。起句写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的整体印象;次句写终南山的余雪,由于阴岭高出云端,远远望去,其上的皑皑积叶仿佛浮在空中;第三句转笔写雪霁初晴时始见终南山的真实面门,“霁”字真实而传神地写出了夕阳的余光平射在山上,染红了林表的美丽画面;末句承上句的夕阳,写因望见终南山余雪而更感冬天的寒冷。这首诗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朴实自然。

从题目《终南望余雪》可知,写的是遥望终南山上的残雪。

第一句:终南阴岭秀

我们在讲杜甫的《望岳》时说过,古人谓“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终南,是指终南山,在唐朝的京城长安南面六十里处。而此时的诗人正在长安城的考场之中,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惟其“阴”,才有“余雪”。“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的景色,又引出下句。

《望终南余雪》唐 祖咏:希望你们像我一样“高中”

第二句:积雪浮云端

“浮”字似乎是诗人的夸张,实际上是突出了终南山的“高”,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而山顶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仿佛“浮”在云端一般。“浮”字让雪显得轻灵,让山显得秀美。“积雪浮云端”表面看是写终南山高耸入云,背后则表达了作者的凌云壮志。

这里为何说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寒光闪闪?虽然前两句并没有提到有阳光,但下句却作了补充。

第三句:林表明霁色

“林表”就是林梢;明,在这里做动词,“照亮”的意思;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的颜色。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雨雪晴后夕阳微光染亮树梢”,这是描写的典型的雨雪后的终南山风光。终南山上雪后初晴,阳光灿烂,天地万物被清洗一新,这个时候再看终南山,眼睛像被安装了“高倍镜”一样,有种瞬间清晰的感觉,山峰、积雪、飞云、树木,都格外清晰。所以“明霁色”这三个字写得非常经验,只有长期生活在长安城的人,才能写得出的感觉。何以见得?

要知道,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1华里=0.5千米,60华里=30千米,哈哈,想想,相距30千米的距离,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不用说了,肯定看不清,就是大晴天,即使你的裸眼视力能达到最佳值,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而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也就是只有在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唐朝诗人贾岛有诗为证,《望山》写终南山:“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意思是说,久雨新晴,终南山翠色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非常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亦如此。久居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

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余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余雪如何如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你在吹牛。这年头,没点文化,牛也不要随便吹呢!

作者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有人可能会疑惑,这句诗中也没有告诉你是早晨初升的太阳还是傍晚西落的太阳啊?当然,如果我们看诗的而最后一句“暮寒”一定会明白诗人写的是傍晚西落的太阳。但是,如果没有看到最后一句又会怎样?咱们来个推理思考。

首先前提条件是,“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所以树林自然是在终南山的山顶或高处。

If是初升的太阳,太阳从地平面升起,慢慢升到山腰、山顶,照亮山顶的树林,而首先接受“阳光普照”的恐怕会是树的底部,然后再到中部,最后再到顶部。那么,“林表”,也就是树梢,怎么会优先“明”呢?推论不成立。

If是傍晚西落的太阳,太阳是从天空慢慢落下,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余光平射过来,首先照耀到的应该是山顶的树林的“林表”,而整个树梢下部以及山顶、山腰、山脚都是暗的,这才符合“林表明霁色”的特点。所以,这个推理是成立的。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此时此刻的太阳,一定是夕阳西下的太阳。

哈哈,不知道祖咏看到自己的佳作被分析成这个样子会做何感慨!

第四句:城中增暮寒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最后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余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余雪”的题目,写到因望余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就不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了。

清代大诗人王士稹把这首诗和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以及唐代大诗人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但从诗作的深度和对人民的关切度来说,这首《望终南余雪》则更胜一筹。因为大凡文学作品,当然是极其讲求立意高低和韵味悠长而定其品质高下的。祖咏最终将内涵落到了“城中”,在具体点就是老百姓。个人的“寒冷”微不足道,但普天下百姓的冷暖则是朝廷官员、皇帝的职责,不仅立意高,韵味长,更切合“考试”的特点,成为千古佳作也不足为奇。

题外话:

玄宗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祖咏凭借这首打破常规的《望终南余雪》被破格录取,成为令人羡慕的进士。但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隐居汝水边,以渔樵自终。,“英雄无用武之地”,真是祖咏之悲哀,文人之悲哀,大唐之悲哀也!好友王维悲叹:“结交三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