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罗湖读者的约会刚刚结束,精彩必须回顾

 星河岁月 2019-11-29

2020年《藏书报》征订正在进行,恭请读者朋友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7-102。

11月28日,“藏书中的阅读之美——全国藏书家代表罗湖分享会”在深圳市罗湖图书馆举办,这次活动由深圳市罗湖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藏书报主办,深圳商报社承办,深圳市罗湖区作家协会、罗湖图书馆协办。

上午的藏书家沙龙,邀请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六位藏书家、爱书人,畅谈自己在藏书、读书、写作、出版等方面的经验。来自上海的著名藏书家、文化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藏书家、巴金纪念馆常务副馆长周立民,广州古籍碑帖收藏爱好者徐春平,深圳报业集团编委会副总编辑、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社长、藏书家胡洪侠,深圳古籍收藏家、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民间古籍收藏工作委员会委员易福平,藏书家、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调研员黄煜齐聚罗湖,与读者共同分享。

▲陈子善(左)与胡洪侠(右)

分享会特邀胡洪侠先生主持,诙谐幽默的主持风格让会场瞬间变成书界“群口相声”,笑声此起彼伏。嘉宾们结合自己的收藏、阅读、出版,将收藏中的趣事、生活中的趣闻、朋友间的段子分享给在场读者,有人纵横捭阖,有人插科打诨,让欢乐频频传递,知识时时迸发,气氛层层增热,也让在座的读者朋友既乐开了怀,又悟出了道:读书,多么一个令人开心的事儿!它应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陈子善先生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致力于20世纪中国文学史料学的研究和教学,在周作人、郁达夫、梁实秋、台静农、叶灵凤、张爱玲等现代重要作家作品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坦言,自己藏书最初的目的,不是为了“藏”,而是为了“用”。

陈子善(左)

“上课时,我要给学生讲解一些作者和作品,有的作品中教材中有,更多作品则是教材里面没有的,如此就要到图书馆找。然而有时理想的版本难以从图书馆借出,这样就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教学的需要,我就要买一些书。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慢慢地对藏书感兴趣了。”

陈子善表示,“藏、读、用”三者如果结合起来,而且结合得好,是比较理想的藏书境界,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我也不反对仅仅是收藏,当然我也不提倡毫无目的的或是跟自己的经济能力不相称的收藏。”

▲徐春平(左二)

徐春平先生爱读书、喜藏书、好研书。2008年至2011年,他在对《唐叶有道碑》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完成《唐叶有道碑真伪考》;2013年6月,在浙江省松阳县政协的大力协助下,他在浙江武义县千年古寺延福寺,寻获《唐叶有道碑》(楷书本)原碑,由此揭开自清康熙以来此碑丢失之谜,同时寻获冲真观石匾、铸于唐大历十二年(777年)的大铜钟。徐春平特别介绍了他从2005年至今,对所购清末刻本《元史纪事本末》及所夹带的“毛委员发书单”进行充分考证,并且自2014年起先后发表考证文章6篇。谈起这张发书单背后的考证故事,徐春平称“这既有运气又很神奇”。

▲易福平

易福平先生的收藏在深圳独树一帜,囊括印人篆书、学者书法、古籍善本、印人印谱、甲骨吉金拓片等。其藏印谱约200种,易福平先生收藏域外汉籍(和刻本,高丽刻本)约200种,金石类古籍约100种,其他四库书300种,西文古籍300种1000册,合计古籍约6000册。“收藏古籍,跟自己的喜好有关。” 易福平介绍,古籍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三个特点。

周立民(左)

“我喜欢的作家会买全他一切的书,对于不喜欢的作家,不管他的名气多大,我家连他的一本书都没有。”文学评论家、巴金纪念馆常务副馆长周立民笑言,自己家里没有一个房间没有书。周立民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尤以巴金研究闻名,而他的藏书就以这个专业为主。他更倾向于没有实用目的的读书与藏书。“我不是专门研究鲁迅的,很少写关于鲁迅的文章,但我家里每个房间都有鲁迅的书,我就希望随时随地读上几本,这时书籍的实用目的就被淡化了。”他介绍,当要写某个方面的文章的时候,就会买一堆书,可往往写完了就搁在一边。

在文化圈里,胡洪侠先生以读书、藏书、写书、编书为乐。他认为,在今天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藏书将会越来越珍贵。“真正美的东西是不需要‘用’的,一旦一个东西失去了使用价值,它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就彰显出来。所以藏书家的功能之一,就是把很多书去实用化,去功能化,然后进入美的境界。”胡洪侠说。

黄煜(中)

作为考古学家,黄煜先生更注重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或互证、或反证、或补证的关系。在他看来,随着时代的变化,今天的收藏更具多样性。而藏书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保护和传承,故藏书家值得让人尊敬。他还建议,接下来罗湖区图书馆完成改造以后专门成立一个收集捐书的展厅,以冀更好地传播藏书文化。

继续传递快乐的是当天下午周立民先生的讲座,与其说是讲座,不如说是单人脱口秀,金句连连,既幽默又不乏智慧。周立民先生从巴金先生“聚书”“理书”“散书”三个方面,讲述了巴金先生作为藏书家一生的情怀、寄托和才智,以及巴金与他的朋友圈的有趣“书事”。这场题为“散布知识,散布生命——巴金先生的藏书与捐书”的讲座,让读者朋友们看到了一个人生极其丰富、境界特别高尚的藏书家巴金,而所有这些,都与他从少年时代养成的藏书习惯分不开。

活动期间举办的“沧海遗珠,积金萃玉——民间收藏古籍文献精品展”,让读者近距离感受了古籍的无穷魅力。深圳藏书家易福平先生为大家带来了种类丰富、装帧多样,版本形态可观的古籍藏品,有印谱、佛经、文集、棋谱,线装、经折装、包背装,木刻版、石印版,陈介祺旧藏、美国名校东亚图书馆旧藏等等。另外还有朝鲜、日本的汉文刻本以及铜活字印本,反映了大中华文化圈的强大和持久影响力。

本次活动是深圳市罗湖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罗湖区作家协会围绕第20届深圳读书月举办的重要活动之一。罗湖读者的满意度,也给了举办方将此类活动持续深入办下去的信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