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爱藏书的你,不可不看的一部书

 竺言小聚 2016-06-19

藏书家之间有什么约定?书籍如何保存和管理?

在“清乾隆知不足斋精刻本《澹生堂藏书约》”(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拍品详情)中都有解答。

《澹生堂藏书约》,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为藏书家写的古籍善本保管规则。是历代藏书家鉴定版本真伪价值、修书、晒书、防虫,保存的宝典。堪称千古绝唱之奇文。

作者祁承爜,字尔光,号夷度,又称旷翁、密士老人,山阴(今绍兴)人。明藏书家,万历三十二年甲辰(1604)进士。授宁阳知县。迁兵部郎中。官至江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出身于官宦书香门第,少时喜读书,养成嗜书的癖好。结婚后,把妻子的陪嫁品拿去调换书籍。不幸遭火灾,半年所购,片楮不存。丝毫没有动摇爱书之情和收藏图书的决心,每闻有不曾读过的书,总是千方百计地找来阅读,并抄成副本保存。曾抄录了古今经、史、子、集各类图书中同科举考试有关的资料,汇编成一部书,共1000卷。做官后,每到一地都访求图书。20年时间里,聚书达10万余卷。在绍兴梅里建有旷园,内有藏书的“澹生堂”,游息的“旷亭”,读书的“东书堂”。“澹生堂”藏书颇富,在江东首屈一指。

给爱藏书的你,不可不看的一部书

给爱藏书的你,不可不看的一部书

开篇作者先写了自己藏书的经过及写此书的意义,作为总领。

给爱藏书的你,不可不看的一部书

其中表达了他豁达的藏书观:

然而聚散自是恒理,即余三十年来聚而散、散而复聚,亦已再见轮回矣。

但他当然还是希望这些好书能传承下去,于是在本书中写下了对子孙后代的要求:

子孙能读者,则以一人尽居之;不能读者,则以众人递守之。

对于书籍的保管,书中写道:

入架者不复出,蠹啮者必速补。子孙取读者,就堂检阁;阅竟,即入架,不得入私室。亲友借观者,有副本则以应,无副本则以辞,正本不得出密园外。书目视所益多寡,大较近以五年,远以十年一编次。勿分析,勿覆瓿,勿归商贾手。

之后一篇是《读书训》,摘取了历史上多位爱读书之人的典故。

给爱藏书的你,不可不看的一部书

如:

“范文正公少时,多延贤士胡瑗、孙复、石介、李觏之徒与之游,昼夜肄业帐中,夜分不寝。后公贵,夫人李氏收其帐,顶如墨色,时以示诸子曰:“此尔父少时勤学,灯烟迹也。” 说的是范仲淹年少时酷爱读书,后来他发达了,夫人收起他的床帐的时候给孩子看,帐顶一片黑色,就是他曾经勤学留下的灯烟的痕迹。

然后是《聚书训》,顾名思义,罗列了多位藏书家的藏书事迹。

给爱藏书的你,不可不看的一部书

如:

“任昉,博学,家虽贫,聚书至万余卷,率多异本。卒后,武帝使学士贺纵共沈约勘其书目,官无者就其家取之。”

南朝的任昉(写《述异记》的那位),家里攒了万余卷书,而且很多异本,他死了以后梁武帝让贺纵、沈约核对他的书目,如果有谁家没有的书可以从他家拿走。

介绍完这些,便是正式开始讲述他购书、鉴书的心得。

购书

夫购书无他术,眼界欲宽,精神欲注,而心思欲巧。

给爱藏书的你,不可不看的一部书

鉴书

夫藏书之要在识鉴,而识鉴所用者在审轻重、辩真伪、核名实、权缓急而别品类。

给爱藏书的你,不可不看的一部书

给爱藏书的你,不可不看的一部书

给爱藏书的你,不可不看的一部书

最后有一个附录,是清代曹溶撰写的《流通古书约》,其中讲到,为了杜绝他人借书不还书的情况,应该制定一个书籍之间流通的约定。

彼此藏书家各就观目录,标出所缺者,先经注,次史逸,次文集,次杂说,视所著门类同、时代先后同、卷帙多寡同,约定有无相易,则主人自命门下之役,精工缮写,校对无误,一两月间,各赍所钞互换。

给爱藏书的你,不可不看的一部书

此书中干货很多,句句精髓,爱书藏书之人当可观之!

给爱藏书的你,不可不看的一部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