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田玉的四大色系与玉种

 泛海乘风 2019-11-29

    我们可以把和田玉包括其他闪石玉的颜色分成以下四个系列:

    一、青白系列

    和田玉的主色调是青白色,和田玉的主流的玉种是青玉和白玉,也是基本色,除了碧玉外,其他玉色都是青白玉另加杂质矿物的颜色所致。和田玉的主要矿物是透闪石,而少量的Fe2+会替代透闪石中的Mg2+而形成铁阳起石的矿物。透闪石和铁阳起石是完全类质同象矿物,以固溶体的方式存在于和田玉中,因此被称为透闪石-阳起石玉,简称闪石玉。

   单纯的透闪石是白色的,阳起石是青绿色的,铁阳起石是浓墨绿色的,而fe3+相对比较复杂,有红色,黄色,褐色和黑色等,所以在青白系列中,和田玉的颜色主要取决于mg2+,fe2+,ca2+三个因素。

    1、当玉以透闪石为绝对主体矿物的时候,和田玉就呈白色。实际上绝对的白色是没有的,一般会因含fe2+而泛青色。行里说白玉闪青或者走青,也由于少量的fe3+的加入,白玉泛黄色,呈稍微的暖色调,行里就说白玉闪黄或者走黄。

    2、当fe2+含量较多时,和田玉呈青白色(白玉的一种),青色或者黑青色。故一般来说,和田玉的颜色深浅受fe2+的控制。

    3、碳酸盐以弥散状均匀分布于玉石矿物的间隙内,含量较少时候能增加白度和凝脂感,较多时候出现浆(瓷质感),棉絮状或者礓等形态。所以行内有礓玉出好料的说法。当然不少礓也有白云石围岩成分。

    4、当fe3+含量较多是成糖色或者红,黄,黑沁色。

    二、红黄系列

    和田玉中有红玉和黄玉两个名贵品种,都是由于的不用矿物,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影响所致。

    1. 次生和原生

    行业中普遍认为有原生和次生两种。在学术上来看,因为没有在和田找到原生红玉和黄玉的原生矿的缘故,所以对这个问题没有多少解释和论述,甚至直接否定红玉的存在。行内传统人士可以根据一些特征或者沁透情况判定为原生和次生,但这种着判定是不够严谨的。无论如何,和田玉是存在红玉和黄玉的,只不过是以次生的沁色玉为主。

    2、致色原因

    和田红黄系列的致色因素与青白系列一样,致色原因为Mg2+、Fe2+和Fe3+。只是含有Fe3+的量较大,并成为了主要色调。一般可以分为原生红/黄玉、沁红/黄玉和红皮/黄皮玉三种。

    3、糖玉

    由于阿尔金山的且末、若羌两县出产大量的糖玉,颜色不红不黄或者又红又黄,整体上看呈褐色,行内和国标都称为糖玉。传统和田玉分类因为糖玉档次低,和田地区出产较少,只以沁色而论,没有糖玉这个品种。国标中历来没有红玉,这点我们觉得不可取,一是因为古籍里有不少红玉的记载,二是因为至少有沁红玉的存在。不能因为红玉量少而没有了名分。

由于在昆仑山-阿尔金山地区存在不少的黄色透闪石玉,行内习惯称为“黄口料”,而学术界、国家标准都认为是和田黄玉了,与行内传统又不一致。最近,国标索性把黄玉名称也取消了,一律用糖玉代表所有红黄玉。

    三、绿色系列

    和田玉中有碧玉物少量的翠青玉,子料中有少量的Cu元素侵染成为淡绿或墨绿沁色,但在聚焦部分在高光下也呈艳绿色。一些淡青色的青玉也有淡绿色的倾向。根据科学的研究,绿色系列的致色元素主要由Fe2+Cr3+Cu2+三种。

    1、翠青玉为Cr致色

    翠青是一种少见的玉种,其Cr的来源还是一个谜。相对而言在青海料中较多,俄料次之,和田玉中极少,韩玉中没有见到记载。比较早的记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阿尔金山发现,经分析“化学成分与青玉成分大致相同,唯Fe2O3SiO2含量较高。”当时没有发现是Cr致色。翠青玉一般局部呈艳绿色、菜绿色,大片绿色的很少见到。不少人把翠青玉归入青玉类是不很妥当。应该归入白玉类,叫翠白玉。

    2、碧玉为Fe2+Cr3+致色

    碧玉的淡绿色和色调的深浅由Fe2+控制,艳绿色由Cr3+所致。根据含铁量高低,碧玉呈淡绿、碧绿和墨绿(透光看,反光为黑色),墨绿甚至黑绿色的称为墨碧。也有淡绿色的碧玉,似乎含Cr3+很少,与淡绿色的和田青玉、河磨玉相似,比如俄罗斯的雪山碧玉。同时,碧玉中还含有少量的绿泥石,也呈绿色。墨碧不是因为石墨致色,所以应该叫深碧玉,也不宜叫黑碧玉,引起歧义。

    3、绿沁色为Cu致色

    和田玉第三种绿色是铜元素矿物的侵染,和田白玉呈浅绿色沁色,数量也很少,没有受到重视。

    四、黑色系列

    和田墨玉是石墨致色的,石墨以鳞片状存在于透闪石-阳起石矿物晶体之间,根据石墨分布的不同,分为墨玉和青花两种。第二种是Fe2+致色的黑青玉,反光看上去也是黑的,透光看是深青色的。第三种是由Fe2+致深青黑色、Cr3+致艳绿色的墨碧,反光看也是黑色的,透光看是墨绿色的。第四种是由Fe3+和有机质密集侵染呈黑色。因此,黑色和田玉的致色元素,也可以用石墨、Fe和Mg三角形来表示如下:

    1、墨玉与青花玉

    墨玉与青花一定是石墨致色,是原生的,不少人有意无意地将反光呈黑色系列的玉统称为墨玉,是混淆概念的说法。所以黑青玉、墨碧和烟青玉都不能说成墨玉或者青花。鉴定时,打光照墨玉和青花的光圈是白色的。真正全黑的墨玉的光圈只能隐约可见。

    2、黑青玉(深青玉)

    黑青玉是因为阳起石含量较多的缘故,与墨碧的黑色成因相同,都是原生色。黑青玉反光照是黑色,透光照的光圈是青色或者青黄色的。黑青玉建议叫深青玉,表示青色的程度。

    3、墨碧(深碧玉)

    墨碧与黑青玉同样是阳起石含量高的原因,由于碧玉有Cr致艳绿色的原因,反光照是黑色,透光照的光圈呈绿色。有的时候墨碧和黑青玉难以区分,一般也可以根据杂质成分来协助判断。在透射光下如果明显有黑色或者异色杂质的一般是墨碧,黑青玉往往较为均匀,少有可见杂质。墨碧建议叫深碧玉,也是代表碧绿色的深浅程度。

    4、黑皮或者黑沁

    黑皮或者黑沁只有子料才有,主要与Fe3+有关的次生色,在高光下一般还有红色和黄色的色调,大部分为局部沁色或者皮色,特别是在裂隙中更为多见。也有科学分析认为是某种铁质矿物以及氧化锰或者有机物综合呈色,实际观察,不透明的黑色皮,应该为软锰矿,但研究不够详细。

    5、黑色杂质

    和田玉中黑色杂质主要是三种:石墨、磁铁矿和铬铁矿。除了石墨外,都是以黑点的形式出现。铬铁矿只在碧玉中存在,是碧玉的指示性矿物。同时,这三种黑色杂质在和田玉中的存在。往往石墨的含量在墨玉和青花玉中会很多,在和田白玉中偶见零星点;铬铁矿在碧玉中较多,在其它玉种几乎不见;而磁铁矿一般很少。另外磁铁矿因吸附性较强,故推测在一些子料的薄片型裂隙中持黑色杂质可能与其的聚焦有关。

    6、烟青玉

    烟青玉是青海特有的一种玉种,发烟灰色到紫灰色。不少人叫它青海青花,这很不科学的。因为凡叫青花的玉一定是石墨致色的。而烟青玉的致色机理较为复杂,似乎与Fe、V元素有关,与Mn元素无关,但尚待科学测试的进一步证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