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川农业:“接二连三”,土豆变成了“金疙瘩”

 lpl求知获识 2019-11-29

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第一种植大国。从北方的东三省,到祖国的大西南,从巍峨的青藏高原到广袤的华北平原,马铃薯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据统计,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70%以上分布在贫困地区,马铃薯的种植区域与我国贫困地区高度重合。发展马铃薯产业,不但有助于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口粮,还可以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提高扶贫产业的科技水平,对消除贫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冀北、蒙中的连片贫困区,在雪川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川农业“)的带动下,有300万亩贫瘠农田变成了现代农场,惠及50多万个家庭100多万人,实现农民增收30多亿元,农民手中的“土蛋蛋“变成了“金疙瘩”。

“要实现企业发展、产业扶贫、乡村振兴‘共赢’,不但要把先进技术引进农业,还要引入现代组织方式,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充分分享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收益。” 雪川农业董事长王登社说。

加大科研投入 驱动产业升级

王登社1982年考入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1985年毕业后进入河北坝上农科所,开始了10年马铃薯科研工作。1995年,王登社为了引进国外先进的产业模式和技术体系,放弃“铁饭碗”加入美国薯条巨头辛普劳公司。经过7年的研究和反复对比,他总结了一整套高寒干旱地区马铃薯机械化高产栽培新模式,并于2002年成功将加拿大洋品种 “夏波蒂”在坝上的亩产提高到世界同等水平。

2006年9月,已是部门经理的王登社离开辛普劳公司,回到坝上成立了雪川农业。那时,他便立下志向:“要研发出马铃薯生产的核心技术,构建中国人自己的现代马铃薯产业体系。”

多年来,王登社带领团队通过自主研发和合作研究,选育符合不同消费需求的各类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并研究创立配套的现代化栽培管理模式。目前,雪川农业已选育出马铃薯新品种和品系30多个,其中8个新品种通过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4个正在进行DUS测试,5个完成品种登记。

马铃薯产业技术研究院

2018年,雪川农业投资1.2亿元,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察北管理区建成省级马铃薯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院汇聚了荷兰瓦赫宁根大学、黑龙江省农科院、中国农科院环发所、沈阳农大、华南农大等国内外马铃薯科研机构及院校,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的研究开发。2018年,国家马铃薯品种改良中心华北分中心落户察北管理区,2019年雪川农业联合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察北管理区建设院士工作站。

一大批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入驻,为贫困地区马铃薯产业升级、持续保持产业竞争力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雪川系列新品种已累计推广种植200万亩,马铃薯单产由过去每亩不足1吨提高到3吨以上,农民通过马铃薯的种植创新,每亩增收1500多元,累计增收达30多亿元。

打通全产业链条 保障农民深度参与

如今的雪川农业,拥有16万亩自营全机械化现代农场,3座马铃薯仓储物流及精深加工产业园,已建成产能2000万株脱毒种苗、5000万粒原原种组培微繁中心和工厂化快繁中心,年繁育各等级种薯10万吨,自动化程度达到国际水平的法式冷冻薯条加工基地,年加工马铃薯原料40万吨,生产冷冻薯条15万吨、全粉1万吨。旗下拥有皇冠、钻石、咔滋等多个薯条产品品牌。

国际化马铃薯食品加工厂

作为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兼马铃薯分会会长、“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委员”,王登社坦言,经过十多年的经营,他逐渐意识到,马铃薯产业,乃至很多其他种类的农业,都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问题:“农户土地谁来种?农民合作社种什么,种多少,卖给谁?合作社有好的发展项目,所需的专业人才从哪里来?此外,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缺乏有效风险管理机制,银行不敢放贷;对龙头加工企业而言,原料来源不稳定,员工留不住;作为政府,没有优质的扶贫项目,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就很难建立起来。”

2018年,通过“龙头企业牵头、多方入股、保底收益”的方式,由雪川农业牵头组织察北管理区农民160名、27名返乡大学生、10家种植合作社,共计197名成员联合成立雪岩合作联社。

“这是雪川农业在过去‘企业+农户’模式的基础上,建立的融合程度更深,跨行业、跨区域整合联结的产业联合体。”王登社介绍说,“在这一模式中,政府负责组织监管,雪川农业作为核心企业,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为基础,将科研机构、农资企业、银行有机纳入进来,把从新品种选育、种薯繁育、商品化生产种植和仓储农业服务到马铃薯综合加工及市场营销各个环节串联到一起。”

雪川农业与中化农业、先正达等农资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提供优质农资的集团采购服务,每亩种植成本降低300元,累计节省生产开支6亿多元。

联合体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联合推出惠农贷款,为合作种植户累计提供低息担保贷款累计达2.75亿元,合作种植户年种植纯收益达到1亿元以上。

雪川农业先后通过了Global G.A.P.、ISO9001、ISO22000等多项体系认证,是国内单一作物实现Global G.A.P.认证全覆盖的组织。联合体内实施标准化管理,制定了一整套标准化管理体系。

“持续的优势品种选育和产品开发,生产过程中严格的质量管控和全面的生产资料、技术服务,全程食品溯源体系的建立,在帮助种植者获得最大增产潜力的同时,也使生产出的产品能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 雪岩合作联社负责人王佃龙说,“联合体的农民种植市场受欢迎的品种,采用的是先进的生产种植技术和生产资料,能够直接参与到全球马铃薯产业高端的价值链中。”

赋予农民更多发展机会

察北管理区宇宙营村村民刘喜江过去没有什么谋生的本领,雪川农业到来后,技术人员手把手指导他如何种植马铃薯,如何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今,刘喜江生产出的马铃薯由雪川农业的全资子公司雪川食品全部订单收购,每年纯收入已超过20万元,在致富的路上越走越顺当。

像刘喜江这样的种植大户还很多。多年来,雪川农业为坝上贫困区引进院士团队1支、外国专家50多人次、博士40人次、硕士120多人次,本专科生200多人,培训农民10000多人次。如今,这些贫困地区的农民,可以自如操作欧美农民使用的现代农机、以色列的节水滴灌,使用数字农田管理系统,按照全球良好农业标准生产马铃薯,成为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

雪岩合作联社

2018年,察北管理区17个村委会30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自愿成立2家产业扶贫的合作社,将政府扶贫资金280万元入股雪岩合作联社,覆盖了察北管理区全部贫困人口。308名贫困农民每年可分红17.78万元,人均年保底分红600元。项目实行两年来,贫困户每人分别获得分红1066元、1509元。2019年,建设银行将扶贫资金150万入股雪岩联合社,让张北县502名贫困农民能够持续获得稳定的收入

在雪岩合作联社,雪川农业无偿提供设计方案、工艺路线、设备选型、运营管理,并提供长期马铃薯仓储业务。察北管理区石门管理处有一处废弃的沙坑。雪岩合作联社成员共出资2462.24万元,在沙坑上建设了17000平方米、总存储能力4万吨的马铃薯现代化仓储库,采用全套荷兰自动化仓储设备,于2018年秋季建成并投入使用。2018年,雪川农业为雪岩合作联社提供马铃薯仓储业务4.2万吨,投资收益率达17%,当年实现收益425万元,新增了固定就业岗位6个、季节性非全日制用工100多人,带动当地物流业年增运营里程80万吨公里,支付运费140多万元。2019年,雪川农业利用沙坑场地又建成一座4万吨恒温储藏库,将储藏能力扩大至8万吨,2019年实现总收入1.04亿元、利润1664万元,惠及500个家庭、2500余人。

2017-2019年的三年间,雪川农业与河北省张北县落花营村、地局子村、戴家营村开展帮扶工作,帮助建设标准化马铃薯种植示范1000亩,解决种植配套资金30万元,资助30万元进行村容村貌改造,三个村累计增收570万元。

“我这辈子有成就感的事,就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专家’,脱贫致富有了原动力,小康的好日子也就不远了。”王登社感慨地说。目前雪川农业已在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省的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建立了示范农场、订单基地、储藏基地和加工园区。雪川农业将继续立足企业自身产业优势,积极为推动贫困地区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做出奉献。

责编:张素玲 | 编辑:乔梁


本文为广告信息

喜欢本文,请点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