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器官排毒时间表不靠谱,但这个器官是例外

 昵称535749 2019-11-29
长久以来,在网络上流传着各种版本的人体器官排毒时间表,根据咱们以往的认知所谓的各种器官遵循一定时间去排毒并不科学。按照“朴素”的医学观念人体器官处于长期的运动中,它可能被外界条件所影响,但不会停止工作(朴素在这里指有点儿过时)。

反对人体器官排毒时间表的主要依据有三种,第一种是所谓的排毒啊,就是一种中医概念,中医就是不科学的。这种观念咱们就先不谈,因为今天的这篇文章建立在科学体系下。就是说不管中医认不认,反正现在科学这边认了,大家基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理解这个排毒的问题。

第二种反对人体器官排毒的依据是基于毒的狭义概念。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毒更接近于某种丹、丸、散之类的毒药,比如三日断肠散这种就非常符合这部分人群对于毒的认知。按照他们的定义说,如果人需要排毒的话,那岂不是大家都是毒人。

但是如果我们按照科学的体系来理解这个毒的问题,所谓的毒更加接近于一种对人体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产生负面效果的物质(毒理学)。或者咱们可以从代谢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当人体的某种代谢产物含量过高的时候,它可能会引起人体的机能受损。我举个特别老套的例子,苯丙酮尿症的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就是人体代谢产物的累积。所以在广义上讲,人体的代谢废物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毒,大家想这些毒都已经可以导致严重疾病了,它显然有毒啊。

那么,这就涉及到了第三个问题,现代医学认为人体的排毒如何进行。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认为人体的排毒行为是整理收集并通过一些途径将代谢废物一股脑的排泄出去。这里的排泄指的是流汗和排尿这类,而像排便这种在专业上叫排遗。

因为它涉及到了排尿这样一个非常容易计算时间周期的行为。在产尿过程的后半段经过处理存储起来,再周期性地排放出去。这个看起来好像是一个无时不刻不在进行的排毒过程,但是在比较新的研究中,我们在排尿过程的上游,也就是代谢产物的收集过程中发现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这里我想咱们可能需要把过程讲的简单一点(不太严谨),因为虽然非常早期的时候,我们认为排泄的过程是从组织液到淋巴液到血液,然后再到尿液等排出体外。也就是说理论上讲,如果我们想要判定一个器官它有排毒的过程,起码需要一捆淋巴管。但是问题在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在脑子里没看见这东西。虽然原则上讲血管也可以担负起部分的作用,但还是有很大区别。

很多科学家都在找这些管子,结果在几年前出现了两波科学家用不同的思路解释了脑淋巴系统问题。一波是罗大发现的“脑部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直译过来就是胶质淋巴系统。这个系统比较复杂,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星形神经胶质细胞所控制的管道系统将脑脊液输入,就像河水一样,冲刷过大脑,然后把大脑的垃圾带走了。而另一波弗大的则直接发现了一根淋巴管,在(模式动物)脑膜那边。两边研究成果我认为并不冲突,但因为都只发现没几年,所以都解释得不太具体。

500

关于胶质淋巴系统这边,13年有中国学者等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个研究,核心内容讲的是模式动物的大脑间隙处于睡眠状态或麻醉状态时,要比清醒状态的间隙大出60%,可以认为是睡眠状态下模式动物的大脑细胞收缩,给脑脊液留出空间用来冲刷大脑排毒(研究中流量差异显著)。

而在今年的另一篇《science》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更深一层次的阐释。因为咱们在清醒的时候,神经元不可能全部处于休眠的状态(概念上的逻辑)。而当神经元活跃的时候,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氧,它就需要足够的血液流经这里。如果血液流的太多,之前咱们讲的那个脑脊液就没有能力进来。它进不来,这个毒就没办法排。

500

而根据这一项研究显示,大脑里面的血氧浓度在睡眠的时候会发生非常大的周期性变化。也就是说它类似于潮汐一样。反复的涨落,当血液大量撤出的时候脑脊液就有了进入并清洗大脑代谢产物的机会(下图B)。而当大脑处于清醒状态的时候,这种大幅涨落就消失了(下图A)。

500

而这项研究与之前13年的那项研究的结论是相契合的,也就是说当大脑处于睡眠状态的时候,其他功能被极大削弱,为脑脊液的涌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的来说,虽然相关研究还不是非常明确,但我们可以显而易见地得出两个结论。虽然基于排尿等过程的固有认知,人体排毒是全天候的行为。但是在排泄上游的代谢废物收集阶段,有些是有固定周期的。比如大脑,就需要在睡眠时间进行这个收集过程。另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是,大家要按时睡觉不要熬夜,如果脑子里的代谢废物排不出去其实还是挺伤脑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