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摘录自《经典山水画石法解析 黄公望 吴镇》,萧海春绘,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7 年出版,仅节选部分内容供朋友们借鉴参考,如需深入学习,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图书!
黄公望、吴镇石法特点综述 传统山水画石法以皴法为别,统分披麻皴和斧劈皴两大体系,披麻皴属南宗、斧劈皴属北宗。南宗以董巨为源头,以黄公望、吴镇为典型;北宗以李唐、马远、夏圭等为代表。 董源与巨然合称董巨,二人均为一代南唐画家,以善于描绘江南山水著称。董源画中山多是长江中下游一带的丘陵,坡陀逶迤,土石平缓,绝少陡峭崭绝之状;巨然在继承董源的基础上,多施矾头,形成土山戴石的特征。黄公望与吴镇的画法完全承续了南宗山水的这一体系。↓↓↓

长披麻皴,用笔中侧锋并用,轻松而洒脱,墨色以淡墨为主,施以浓墨点皴,以醒精神,矾头是坡顶的小石,画时须错落有致,皴不宜多,寥寥数笔即可,多皴则沉闷。↓↓↓

黄公望山石经典作品举例 黄公望《天池石壁图》(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山石法属南宗体系,以披麻皴为主,中杂诸多变体,极为丰富。就笔墨特征而言,元代承宋代之余绪,开后世写意性笔墨先河,处在承上启下的地位,故此画山石刻画看似写意,实则层次交待清楚,大小错落,层层叠置,曲折转折,变化丰富而明朗,刻画精准,深可玩味。↓↓↓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作纯用披麻皴写江南丘陵,妙在其写意性之洒落不羁,逸情云上,很少见排列整齐的笔触,无一笔不变化,无一笔不抒情。然在极其轻松的笔调中兼顾了山石关系的基本结合,并不松散。学此画重在领悟,灵犀不透,纵摹数十遍也是简单抄袭,毫无进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