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中庸很经典的一首边塞诗,通篇描写得气势磅礴,成为了千古名篇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7-09

唐朝的边塞诗往往以气势压过其它类型的作品,这一类诗气势磅礴,不仅描写了边塞的风景,同时也写到了边塞残酷的战争。众多的边塞诗人中,尤其以王昌龄、岑参、高适、李颀等人成就最高,他们的作品大多都是经典之作,例如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高适的《燕歌行》等等,那都是流芳百世的边塞名篇,这些作品不仅气势磅礴,同时读来也是朗朗上口,让人热血沸腾。

那么除了上面所介绍的那几位之外,还有柳中庸的这首《征人怨》,同样也是难得的佳作,整首诗也是很有气势,同样也是把边塞的风景,还有边塞残酷战争描绘的淋漓尽致,使得我们在这首诗中,最是能够感受到诗人骨子里的家国情怀。

可能很多人对于柳中庸并不太了解,说起他的家族可谓是鼎鼎大名,他就是与柳宗元同为河东柳氏,两人算起来是同族,不过历史关于他的记载很少,中庸也只是他的字,关于他的名字,以及生平少有记载,只有几首诗流传于世,这首诗《征人怨》,便是其中最具有代表的一首。尽管这首诗名气不大,但也不失为一首难得的佳作,整首诗同样很有气势,也是营造出了一种高远的意境,值得我们一读。

《征人怨》

唐代: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唐朝的诗人身上都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他们充满了家国情怀,由于当时的边境时常爆发战争,这也令很多的文人希望可以上到战争,去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毕竟唐朝和宋朝不太一样,这一时期更重武,不像后来的宋朝重文,所以很多的诗人,他们都充满了理想,想要去到边塞实现人生理想。虽然这些诗人太过于理想主义,不过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却又是最能够打动我们,我们作为普通的读者,从他们身上其实是能够学会很多的东西,也能够明白更多的道理。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这开篇的两句,便是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写得了是很有气势,这一年又一年都是驻守在这边境,为得就是保卫这玉关,而且无时无刻不是与马鞭和战刀,只要一有战事,便是骑上高头大马,带上武器去往战争,誓死要把敌人赶出去。这两句极为有气势,也最是能够让人感受到边塞诗独特的意境,虽然只这两句,可是同样气势磅礴,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最后这两句又是笔锋一转,写到了边塞的风景,这样的一种描写,自然也令此诗更具有张力,即使是到了三月,那也是大雪纷飞,那纷纷扬扬的雪花把王昭君的墓都给掩盖了,眼前是绵绵不绝的黄河水,它绕过了黑山,一直向东缓缓地流去。最后这两句又是流露出了一种感伤之怀,虽然与前面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但却又是最具有诗意。

柳中庸的这首《征人怨》,整首诗意境唯美,写得也是很有气势,虽然看似信手拈来,却又是充满了一种感伤之怀,毕竟对于常年驻守在边塞的人来说,每天面对边塞的风景,还有边塞的战事,自然又会渴望故乡,希望战争可以快一点结束。诗人在这首诗中,正是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边塞的战争,还有边塞的风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