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多情的女诗人,因苦恋一和尚,却写下一首千年佳作

 江山携手 2019-11-29
唐朝是古诗文创作巅峰的时代。唐诗是华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华夏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有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为初唐四杰,盛唐时期的李白和杜甫,中唐时期的白居易,晚唐时期的“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等。男诗人居多,但也出现了唐代四大女诗人李冶、刘采春、鱼玄机和薛涛。
今天我们说一说,这位多情的女诗人李冶。李冶,字季兰(有的也称为秀兰),今浙江吴兴人,是大唐诗坛上大名鼎鼎女诗人。《唐诗纪事》中记载:谓季兰为女中诗豪。宋人陈振孙著录《李季兰集》,但已经失传,如今仅存16首。
李冶不但长得清秀俊美,而且有很高诗词天赋。6岁时,就突显出极高的诗词创作才能。一首“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的咏蔷薇诗,其父认为李冶孩童时期,能吟出待嫁女人的心态,恐为小女长大后不守妇道之人。所以李冶11岁时,就被父亲送到道观里。
作为女道士的李冶,出家不变浪漫潇洒的情怀,翰墨格律专攻。李冶视野纵横,才华横溢,不甘女为四德,更不愿做深居闺阁的儒妇,她心中想成为和男儿一样,行万里路,破万卷书,能居庙堂,能恣意江湖的人。
放浪形骸的李冶,很快与社会名流有所交往。著名的诗人刘长卿,诗僧释皎然,青梅竹马的茶圣陆羽等这样当时知名人物,都是李治相得益甚的朋友。对这些朋友情意非常投合,关系非常亲密,李冶当然不少作为情怀的诗作来纪念。
李冶的诗作,擅长五言律诗,作为谴怀的诗作,当然诗中表达了一个女性诗人,形气既雄,诗意亦荡的情怀。在唐朝那个朝代,这样坦然大方地面对男女社交,诗文没有女性作者羞涩忸怩之态,是千年来史上少有的。
自古才子都多情,李冶才女更是如此。用以遍尝人间悲欢情长,写下了“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如此精美的诗文情话。
《八至》描述了,李冶与诗僧皎然的一段美丽的情史。谢灵运的十世子孙的皎然,作为僧人不为红尘所动,回绝暗暗爱恋他的李治,不能不让李治慨然而作千古名作《八至》。该诗四句,反复写至,故题为“八至”。
放纵情怀的李治,写下“至亲至疏夫妻”的名言,冷峻而隽永的至情佳句,如今读起来也感慨良多。诗中作者的微妙爱恨之情,无不让读者产生共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