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的确切起源时间,尚无确切定论,但应该不晚于唐代中期。我们今天见到的最早的词应该是敦煌曲子词。可以确定的是中唐的白居易等诗人留下了词作,晚唐的温庭筠、韦庄等诗人开创了花间词派。但是,盛唐的李白是不是写过词,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但是,《全唐诗》890卷却收录了李白词作13首,《尊前集》收录12首,《花庵绝妙词选》收录7首(三者之间有重复)。这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下面是今天可以见到的李白词作,大家探讨一下是否出自李白之手? 仙女下,董双成 桂殿秋二首 仙女下,董双成,汉殿夜凉吹玉笙。曲终却从仙官去,万户千门惟月明。 河汉女,玉炼颜,云輧往往在人间。九霄有路去无迹,袅袅香风生佩环。 这两首词,清朱彝尊《词综》卷1和清编《全唐诗》卷890作李白词。《能改斋漫录》引作李白词,但又引他人语“未知孰是”。《许彦周诗话》录为李德裕《步虚词》,《邵氏闻见后录》明确地肯定作者是李德裕而不是李白。 清平调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得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令人不解的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三首是诗,而《全唐诗》却收录到词集里,而更像词的《秋风词》却收录到诗集中。 云想衣裳花想容 连理枝 雪盖宫楼闭,罗幕昏金翠。斗压阑干,香心澹薄,梅梢轻倚。喷宝猊香烬、麝烟浓,馥红绡翠被。 浅画云垂帔,点滴昭阳泪。咫尺宸居,君恩断绝,似遥千里。望水晶帘外、竹枝寒,守羊车未至。 这首词写的是宫怨题材:大雪天的深宫里,百无聊赖的宫人守着薰篝或香炉、薰着绣被。环境是那么寂寞,令人感受到宫人深深地的寂寞与空虚。与众多同类题材相同,缺少实感,并非至善作品,不太符合李白风格。《尊前集》中署名为李白之作,但历来无人考订。 雪盖宫楼闭,罗幕昏金翠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这首词是唐五代词中的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相传为李白所作。与《忆秦娥箫声咽》一起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据宋僧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说:“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复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辅泰见而爱之。后至长沙,得古集于子宣(曾布)内翰家,乃知李白所作。” 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首词与上面的《菩萨蛮》齐名,同为唐五代词中的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相传为李白所作。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这是一首伤今怀古之作。两宋之交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始称之为李白之作。南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亦录于李白名下。明代以来屡有质疑者。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清平乐五首 其一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其二 禁闱秋夜,月探金窗罅。玉帐鸳鸯喷兰麝,时落银灯香灺。 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一笑皆生百媚,宸衷教在谁边。 其三 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惟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 尽日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 日晚却理残妆 其四 鸾衾凤褥,夜夜常孤宿。更被银台红蜡烛,学妾泪珠相续。 花貌些子时光,抛人远泛潇湘。欹枕悔听寒漏,声声滴断愁肠。 其五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这五首词应该不是一时一地所作,除第三首外,其他四首非常明显是写宫廷生活。这五首词见于《全唐诗》和《尊前集》,《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只收录了前两首,其他疑非李白所作。也有人认为这五首词都是假托李白之名而作,所以是否为李白作品尚存疑。 鸾衾凤褥,夜夜常孤宿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叵耐薄情夫,一行书也无。 泣归香阁恨,和泪淹红粉。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 这首词未见于《全唐诗》,《尊前集》此词归于李白,《草堂诗余》前集卷下作宋末陈达叟词,《历代诗余》卷九作南宋陈以庄词。从词的内容风格看,接近敦煌民间词,可能是民间曲辞而托名李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