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到的马云演讲似乎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看过他成功经历的也知道马云的电脑技能是一指禅(一个指头打字),在公司公开的会议上似乎对具体业务的“指导”也很少。 但在我看到他对国际电商业务的透彻分析(阿里内部、非对外)后,对马云的洞察力,佩服的五体投地。他能抓住重点、知道核心突破点,为国际业务指明了方向。 将领导/老板的最重要的抽象能力体现的淋漓尽致。我很荣幸能够在马爸爸一手缔造的这样一个伟大的企业呆近10年。 现在大热的英语线上、线下培训比比皆是,家长花了不少心思、不少金钱,即使如此,相信绝大多数小孩的英语还不能跟外国人自由流畅的交流,而上世纪80年代的马云没花钱的情况下做到了。 马云的成功故事已经有很多了,今天要分享的是我们要透过影响马云一生的澳大利亚旅行故事前后,学习小孩教育的精髓、学习旅行的价值。 马云说:“年轻人应该出去多看看世界。” 33年前,马云因在西湖偶然结识的莫利一家,通过他们的帮助在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29天的旅行,改变了马云的一生。 旅行前的准备学习马云“学习英语的正确打开方式” 1、先有兴趣(自驱力)学习英语:喜欢的人/偶像的影响 1976年,马云读到了6年级,班上来了一位漂亮的地理老师,她的一举一动都让马云着迷。 有一次,这位老师讲述了自己在西湖边遇到一群外国人,用英语和他们对话的故事。马云听了后,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二天,他就开始自学英语。 马云买了一台袖珍收音机,偷偷地“收听敌台”,跟着英文广播学英语,特别喜欢听收音机中电台朗读的马克·吐温所著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他也很喜欢英语及英文著作。 2、每天去公园和外国人说话:语言就是要勇敢说 1979年,杭州接待的外国游客猛增到了4 万多人。马云不放过任何练习英文的机会。常常是天刚破晓,他就起床,骑上自行车,花40分钟赶到杭州饭店去和外国游客攀谈。 后来他回忆道:“每天早晨从5 点开始,我就在宾馆前读英语。很多游客来自美国,也有一些是欧洲人。我免费带他们游览西湖,他们教我英语。整整9 年!我每天早晨都在练英语,不管天气好坏。” 为了学英语,马云主动出击,想到的办法是找外国人聊天。 也这是因为这样,1980年的一个夏夜,马云在孤山公园遇到遇到他生命中的“贵人”——澳大利亚人肯·莫利,并和肯·莫利的儿子戴维·莫利缔结友谊。
3、为学英语,坚持英语通信5年:五年的英语写作 一场不期而至的友谊就此展开。待到Morley一家回国后,马云开始定期与David以及Ken通信,并和David一样称Ken为'father'。 Ken在每次回信中为马云细心的修改英文。并专门提醒马云:“来信把行距留大点”,他好写下修改意见。 这样的通信持续了五年! 五年后,1985年,马云21岁。像全世界都知道的那样,在不停的努力之后,马云终于考入了杭州师范大学,并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及杭州市学联主席。 旅行前的准备-学习马云永不放弃的性格1、为出国,睡地下室,连续求签证7次 1985年暑假,肯向他发出邀请:年轻人,到澳大利亚来看看吧。而正是这次旅行,真正改变了马云的人生。 那个年代,护照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花了半年的时间,终于搞定了护照后,迎来的是一连串拒绝——当时的赴澳签证只发给政府公务、探亲或留学等用途,连续7次签证都被拒绝。 马云在澳门大学演讲时谈到自己的经历 那时马云已经在北京一个地下室住了10天,带的钱接近花完。Ken也找了一些新南威尔士的朋友帮忙,并向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发了一个电报。 已经几乎不抱什么希望的马云依然没有放弃。他再次来到大使馆,看见一个老外就直接跑了上去:“我已经在这里待了一个礼拜,这是我最后一次机会,我希望能申请到签证,我想跟你认真的谈一谈。”
这个人坐了下来。马云跟他讲了那个故事(运用故事说服能力——演讲非常重要的技能),他是如何在西湖边遇到肯和戴维的,他没有钱,在澳大利亚没有亲戚、朋友,但就是相信这个缘份,就想去澳大利亚看看。
办好签证后,马云去中国银行排队,换汇100美元,这些钱,他去澳大利亚呆了29天,都不舍得拿出来。 马云的老爸是干戏曲的,他当时的工资就三四十元一个月。马云说那时候100美元是他们所有的家产,借了几家的钱去的。 正是因为有这种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马云才踏上促使他人生转折的那块土地。这次出国的经历,让年仅21岁的马云大大开拓了自己的视野。一个月后,当马云回到杭州时,他好像已经变了一个人。 旅行-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融入当地1、热情大方,为外国人表演猴拳、醉拳 面对外国人的马云并不羞怯,在当地郊区的一间会所,他甚至给当地的一个太极拳爱好者团体做了表演,主要是他平时学习到的猴拳和醉拳。 ![]() ![]() 肯和戴维带马云一起去了悉尼的塔龙加动物园(Taronga Park Zoo) ![]() 1985年,马云在澳大利亚悉尼 ![]() 图中从左至右分别为:斯蒂芬·莫利、马云、莫利家的一个亲戚 当然,在那里马云也首次学到了澳式英语——后来很长时间里都被他错认为是正统英语。 旅行后1、马云说“我的澳大利亚之旅真正地改变了我。是我没法想象这么大的改变。” ![]() 32年后,马云与戴维·莫利 32年后,当马云第三次来到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回忆起那个时刻,他这么说到:
2、懂得感恩,至今桌上仍放着与莫利一家人的合影 那时候,马云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当莫利一家人来杭州回访时,他表现出了最大的诚意,因为父母家的房子太小住不下,所以马云只好把莫利父子安排到大学宿舍去住。
![]() 图中从左至右分别为:斯蒂芬·莫利、肯·莫利、马云。摄于杭州 马云放假的时候,他又带着莫利父子去乡下游览。回到杭州的那天晚上,马云摆了一桌酒席款待,还特地邀请了当地的一些贵宾作陪。 ![]() ![]() 马云在杭州请肯·莫利吃饭,举杯共饮 也正是因为马云的这种精神打动了莫利一家人,在后来的时间里,他们一家人对马云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 马云在新房的厨房里 马云后来多次表示,肯和朱迪为他所有的付出,“已经无法用任何言语来形容”。直到现在马云的桌上还放着他和莫利一家人的合影。 是的,遇到“贵人”的前提,是在此之前,你已经竭尽全力, 这是因为有那么努力、上进、坚持不懈又心怀感恩的少年马云,才有后来与肯的相遇,才有今天的阿里商业帝国。 ![]() 马云与肯·莫利夫妇 2017年2月3日,马云在澳大利亚捐出了2000万美元,在纽卡斯尔大学设立了名为Ma-Morley奖学金计划据悉,这笔钱是纽卡斯尔大学有史以来收到的最大规模捐赠。 关于作者Celia,阿里巴巴10年商业产品经理&5岁孩子妈妈,亲子身心游历 自然教育、森林教育践行者,分享亲历、亲思、他见等真实有爱的亲子游历经验,让更多父母及宝宝跟我们一起做自己,进入可乐有爱有思考的全球最前卫的生活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