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军 自小家庭贫穷,我养成了花钱仔细、生活节俭的习惯。到了早年离家求学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要求:除日常的生活费外,每次零花钱,哪怕只花一分钱,也要把它一一记下来。 至今,我手边还保存着我在山西永济虞乡师范学校读书时毕业前最后7个月的零花钱的账单。今天再看这份35年前的账单,别有感慨。 现在从中摘录部分花费于下。 半斤瓜子:0.50元; 6张年画:1.20元; 一张贺年片:0.10元; 平陆到永济车费:6.00元; 一根麻花:0.15元; 三盒火柴:0.06元; 两个饼子:0.30元; 一碗扯面:0.20元; 理发:0.25元; 一斤苹果:0.25元; 补鞋:0.30元; 一袋洗衣浆:0.32元; 一盒“银翘解毒丸”:1.07元; 一瓶汽水:0.20元; 一根冰棍:0.05元; 一张邮票:0.08元; 一根雪糕:0.10元; 一根蜡烛:0.20元; 《代数与几何》一书:0.27元; 《拓荒者的足迹》一书:0.26元; 《可爱的中国》一书:0.33元; 《记忆速捷法》一书:0.30元; 《政治经济学自学考试答疑》一书:1.30元; 《一路华拳》一书:0.22元; 《文艺奇观》一书:0.25元; 《语文知识词典》一书:3.20元; 《花城》杂志一本:0.26元; 《英语句型指南》一书:0.98元; 一个32K皮本子:1.47元; 桔子晶两袋:1.78元; 一个小盆景:1.50元。 其中,最后两笔零花钱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在毕业离校的前一天,我把两袋桔子晶送给了我敬仰的音乐老师王鸿昌,把那个小盆景和同学王文龙一起送给了班主任杨建慧老师。对我来说,这两笔零花钱当时算是大额消费了,但是,花得很应该。 在依然主要是靠节省生活费来从学校总务处换得零花钱的日子里,我还是省出钱来在半年的时间里买了10本书。 对于现实主义的小说家们来说,通过我的这份账单,或许可以演绎一些属于那个年代的真实的青春故事;对于经济学家们而言,通过我的这份小小的账单,或许还可以研究一下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里的发展轨迹;对于我自己而言,做事认真,生活俭朴,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即便是在生活富裕的今天,我依然自豪且受益于从那时起养成的好习惯。 2019.1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