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律诗的对仗有哪些基本要求?

 昵称48898074 2019-11-30

对仗是律诗的基本要求之一,主要是颔联和颈联要对仗。对仗的要求有三点,第一是平仄,就是句内平仄相间,句间平仄相对。七言主要看二四六三字,五言看二四两个字。就是说二四六三个字要么是平仄平,要么是仄平仄,基本句式是:五律

第一种:(平起)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第二种:(仄起)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七律:

第一种:(平起)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二种:(仄起)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里要说明的是二四六必须按照律句要求,但一三五三个字则宽泛得多,所以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讲法,但第五个字必须注意,要防止三平尾或者三仄尾,就是说句尾三个字不能同是平声或者同是仄声。

第二就是句间词性要相同,就是上一句(出句)与下一句(对句)的词性或词组结构必须一致。古人要求按照天文类、地理类、时令类、宫室类、器物类、衣饰类、饮食类、文具类、文学类、植物类、动物类、形体类、人事类、人伦类、代名类、方位类、数目类、颜色类、干支类、人名类、地名类、同义连用字类(如“格调”)、反义连用字类(如古今)、连绵字类、重叠字类、副词类、连介词类、助词类。

现代宽泛一些只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就行了。

第三是全句的结构要相同。就是主谓、动宾、偏正等结构一联内两句必须一致。

还要说的有些特殊对。

如借音借义对

借音就是以谐音来取得对仗的对称。比如“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十”本来正对应该对的是“千”,数字对数字,是吧?但是,他对上个“迁”,只用了“千”的音来对。这样的对仗形式也很有趣,感觉上有点掩耳盗玲的味道,呵呵。再看老杜的一个句子“枸杞因吾有,鸡栖奈尔何”,以“枸”来对“鸡”。

借义如杜甫“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般指“经常”“通常”的意思,但还有古代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寻和常都是平常的长度的意思,这里借长度的数量与七十的数字对。

扇面对就是一个领字领出四句两两相对,如毛泽东词“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以及“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就是典型的扇面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