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律诗“起承转合”
初学者要写好起承转合,最快的捷径:是先学“先景后情”。
即是起、承如何写景,目的是给后面的情做铺垫。后面的情快乐则前面的景要晴朗,后面的情悲伤,则前面的景要阴暗些。转的时候要跟承句不断裂的转到情。
说白了,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办法来一个好的开头,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承,承接,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其主要作用是将起句提出的话题进一步深化。
应注意与题目相扣,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也不可肆放,要尽量做到一气贯注
也就是说,起承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要与起笔衔接,不能脱节。
承联大体根据起联的缓急而承接,要注意匀称协调。
律诗的起承两联就是要虚实变化着来写方妙。
前者写实的,后者就要写虚;前者写虚的,那后者就要写实。
转,转折,在第三联,又称颈联。转联既要照顾前面的景,不能转得离了谱,还要转到欲表达的情上,不能随意乱转。
转是主题要伸展出去的预备动作,是诗的着力点,将诗推上高度全在此句。要灵活,又不可离题太远,要能与前后相照应,才算转得到位。
结,结束,又称合句。结句之意,即是将前面三句或三联,作一总结以收笔。古人云:“合处要风回气聚,渊永含蓄,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且须言有尽而意无穷”。指的就是结句要做到言尽意不尽,要把作者引到你句号之后无穷无尽的回味。
律诗 五禁忌
1:三仄尾。指一句诗中后三个字都是仄声。
2:三平尾,指的是律句中后三个字都是平声。
3:孤平。指的是每句中 间仅一平字,即五律笫三字,七律笫五字而言.
4:合掌。合掌是指上下联对仗中意义相似或相同的现象。这是对仗的一大忌。
5:失粘和失对。平仄规则要求是“句中平仄相间,联内平仄相对,联间平仄相粘,偶句句尾押韵。
律诗十四避免
1四平头:即四句皆用一类词语起头。
2重韵:律诗的中间两联句式结构雷同。
3相滥:是指在上句或上联中用过的词语,在下句或下联又换了一个面貌出现。
4傍犯:是指两联之中重复运用了字面相同而意义有别的字。
5骈拇:是指两句同叙一事
6重位: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强调的是律句后三个字的句式结构问题。
7摞眼:即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
8重字:即同-个字在一首诗中出现(有规则者不为重字)
9落调:就是声调不谐,出现了孤平或者孤仄问题。
10叠砌。是指在相连的两联以上的律句中,叠用同一门类的词语。
11缺偶:指一联内两句用事不一,修辞方式不一。
12失衡:是指一联之中,上句与下句功力不均,两句不平衡。
13悖理:即对仗两句上下语意不相承。
14直陈。是直说心意,不讲含蓄籍蕴。
建议
注意物象与物象之间 意象与意象之间 句与句之间 起承转合之间 字与字之间的连贯性。
注意景与情之间的融洽。写景不要违背逻辑性。
注意首字平仄平衡,韵字阴阳平衡,最好是韵字阴阳交替。当然不可强为之。
注意韵字选用不要为同一词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