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存在的使命是什么?这个群体的一生值得我们思考!!!

 blackhappy 2019-11-30

大自然很神奇,狮子、老虎、鳄鱼、狼等,看似都令其他物种很害怕,但至少对自己的同类却有着温情般的相处之道。而今天我们要讲的主角更是具有可歌可泣、令人敬佩的奇特生命旅程。它就是著名的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大马哈鱼。

生命存在的使命是什么?这个群体的一生值得我们思考!!!

大马哈鱼出生在淡水,却在大海中生存。它们生性凶残,以小鱼类为食,有时甚至互相残杀。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凶残狰狞的面目之下,却有让人无比钦佩的一面。

生命存在的使命是什么?这个群体的一生值得我们思考!!!

大马哈鱼不适应在海洋条件下产卵,所以,每年的产卵季,大马哈鱼都会洄游到淡水出生地产卵。可是,它们要面对的挑战是,“老家”远在千里之外,洄游途中不仅是危机四伏,而且困难重重,但它们毅然选择逆流而上,飞跃瀑布,它们这一跳,有时相当于一个人跳过了4层楼的高度,不得不感叹大马哈鱼它们几百万年进化而来的“我命不由天”的能力。大马哈鱼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所以洄游途中,会遭受人类的大量捕捞。北极熊一年一度的美餐食物也是大马哈鱼,单单在回到产卵地前,很多大马哈鱼就成为天敌的口中之物。

生命存在的使命是什么?这个群体的一生值得我们思考!!!

然而摆在大马哈鱼面前,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是,由于长期生存在海洋中,身体早已适应了海洋环境,在洄游途中,突然接触淡水,身体根本无法适应淡水的生存条件,导致肾脏和其它器官衰退(人如果喝海水,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这不仅是生命的选择,更是信念的取舍!所以,在洄游的时候,大马哈鱼会停止进食,甚至喝水,靠着在洄游前储存的能量,奋力向上游奔去,几乎是马不停蹄、不停息。经过日日夜夜的长途跋涉,经历了千辛万苦,它们终于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它们会用尽它们最后的一丝力气产卵,完成生命的延续。这时它们已经奄奄一息,等待着死神的到来。

生命存在的使命是什么?这个群体的一生值得我们思考!!!

你以为到这里故事就准备结束了吗?不,还没有,母马哈鱼产完卵就会守在一边,孵化出来的小鱼还不能觅食,只能靠吃母亲的肉长大。小鱼长大了,母鱼却只剩下一堆骸骨,无声地诠释着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当它们成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承载父母赋予他们的新生与及使命,奔向遥远的海洋,继续下一个轮回。

生命存在的使命是什么?这个群体的一生值得我们思考!!!

据统计,每一千条大马哈鱼只有4条能够幸存下来和自己的后代迎接明天的太阳,也就是说存活率只有千分之四。 那驱动大马哈鱼种群前赴后继的动力是什么?是自然的力量?还是大马哈鱼的“使命”/“意识觉醒”?繁衍生命,延续自然生态,这好像是自然的力量,生生不息,绵延不止,只是人类赋予它以“意识”,其实每个物种生命都有其生存的使命和价值,找寻生命的意义,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人生旅程的课题。

生命存在的使命是什么?这个群体的一生值得我们思考!!!

——借用自然界发生故事,思考生命的意义,同时也是帮助职场人士以及管理者思考生存与发展的使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畏艰难险阻,活出“大马哈鱼”的人生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