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刮痧,你知其一,不知其二

 再见晚秋 2019-11-30


刮痧疗法

中医刮痧疗法,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集针灸、按摩、点穴、拔罐等中医非药物疗法之所长。中医认为,刮痧可以使毛孔打开,使淤积在体内的毒气从毛孔中散发出来,对人体具有活血化瘀、调整阴阳、舒筋通络、调整信息、排除毒素、自家溶血等作用,是一种既可保健又可治疗的自然疗法。

刮痧机理

刮痧疗法作用于体表皮肤,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直接接触外界,且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与防卫作用。

健康人常做刮痧,可增强卫气。卫气强则护表能力强,外邪不易侵表,机体自可安康。

若外邪侵表,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及时刮痧可将表邪及时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进入五脏六腑而生大病。

刮痧功效
活血化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舒筋活络

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痛等,是现代人易患之病。由于人体的“软组织”受损伤时,肌肉会处于紧张、收缩甚至痉挛状态,出现疼痛的症状。

若不及时治疗,就会加重病情。而刮痧可以舒筋通络,消除疼痛病灶,解除肌肉紧张

促代谢、排毒素

人时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机体废物,这就需要及时排泄出去。

而刮痧可以及时地将体内代谢的“垃圾”刮试到体表,沉积到皮下的毛孔,使体内的血流畅通,恢复自然的代射活力

刮痧禁忌
  • 患有心脏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骨伤患者禁刮。

  • 白血病,血小板、出血性紫癜和其他出血疾病患者。

  • 不可在眉心到嘴角的三角部位刮痧,因为一旦刮破皮,感染容易祸延至脑部。

  •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 饱食、空腹、过度疲劳时不宜刮。

注意事项
  • 刮痧尽可能使用专用工具,如牛角、玉石,不要使用铜钱、塑料品等代用品。

  • 刮拭时间不可过长。不可连续大面积刮痧,以保护正气。

  • 刮完痧后保持部位的清洁,避免刮破皮肤造成感染。

  • 发热性疾病一般先刮大椎(后背正中间),再刮其余不适的部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