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国华老师的清华十二景:水木清华众秀钟,春风化雨乐未央

 昵称11898194 2019-11-30

有人问我:清华园哪里最美?

这个问题有点难。每天在园子里行走,每天在朋友圈晒图,连续五个学期开设通识课“清华学”,甚至被同学们戏称“清华园第一导游”,我觉得清华园处处有美,各有千秋,很难排出顺序。于是我闭上眼睛,看看哪些景观浮现在脑海,结果是以下“十二景”。这显然是一种主观判断,带着个人偏好,不能说它们“最美”,更不能说清华园只有这些景观。但我觉得这“十二景”应该得到公认,以下就是基本理由。此外,“十二”并非确切数字,可大可小,只是“清华学”班级一般是十二个本科生,课程也是十二周,巧合而已。

——杨国华老师

“清华学”课程的实地考察

杨国华,1965年3月生,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Journal of World Trade 编委,WTO 秘书处争端解决专家库成员(2010 年起),WTO 上诉机构成员候选人(2016 年)。在清华大学法学院开设“WTO 中国案例研究”(本科生)、“国际经贸法律实务”(本科生)、“中美经贸关系中的法律问题”(研究生)和“中国经济与法律制度:WTO 中国案例的视角”(留学生,全英文)等课程。开设全校公选人文素质教育课“清华学”。

“清华学”课程关注清华园内的风物,同学们在课堂上通过文献阅读、交流讨论、实地考察、四季体验的方式,发现清华园中的点滴历史与美。春华秋实,杨老师写下这篇《清华十二景》,送给园子内外热爱清华的人。

01

一、高山仰止——王国维纪念碑

王国维纪念碑是一件文物,1929年清华师生为纪念王国维“自沉”两周年而立。这是“五绝碑”,因为除了“碑主”王国维,“撰文”陈寅恪、“书丹”林志均、“篆额”马衡和“拟式”梁思成四人都是当时鼎鼎大名的学者,有很多故事可讲。纪念碑位于第一教学楼北侧,背靠土坡,绿树掩映,为游人所不知,却常见鲜花摆在碑前。

碑文只有253字,但我们耳熟能详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就出于此。陈寅恪曾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陈寅恪以其学问和气节为后人称道,人们瞻仰这方碑,除了感叹国学大师王国维之死,更多地是感受碑文的力量。这里是清华的“文脉”,代代学人都应常常来此观瞻

02

二、壮志凌云——西南联大纪念碑

西南联大是一段传奇,而纪念碑以短短1136字(文1016字,铭120字)记载了其始末,讴歌了其精神;“诗书丧犹有舌”掷地有声“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不屈不挠,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气节“撰文”冯友兰、“篆额”闻一多和“书丹”罗庸都是大学者、大名人。关于这篇文字,冯友兰晚年曾有“自识”:“此文有见识,有感情,有气势,有词藻,有音节,寓六朝之俪句于唐宋之古文。”“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有蕴于中,故情文相生,不能自已。”纪念碑位于清芬园西面,学堂路和校河之间的开阔地带,远远就能看见。

纪念碑设计和选址颇有讲究。根据设计者介绍,碑身是黑色花岗岩,“密度坚韧、无杂色”。“(洁白的)碑体以叠退的方式,通过光影增加造型的层次感,庄重中不乏细腻。”“选址在一片绿地之中,东侧有起伏的土坡,向西则面向校河开放,青草依依,绿树成荫,具有浓重的校园氛围。”“依据地形条件,设置了层层跌落的台地,每层台地皆为不规则的折线,隐喻了中国知识分子宁折不弯的刚毅性格,富有力度。下方的三块台地象征了当时联合起来的三所大学,以不同的铺地材料指涉了三所学校的性格,在其之上是一块完整的混凝土地面,象征了团结和凝聚力。这块场地的中央为经过锈蚀的钢板,体现历史的沧桑感,而碑体则从钢板中间拔地而起。钢板上在四个正方位都有线条和磨亮的铜块作为标志,据此可以看到纪念碑朝向西南(即昆明方向)有偏转,通过形象的语言表现了‘西南’和‘联合’的概念。”“整个设计没有采用一般纪念性建筑常规的轴线序列的手法,充分结合地形,随形就势地处理各个部分,既有校园气息,又不乏庄重、肃穆的纪念性。”

03

三、万壑千岩——地质之角

清华园博大精深,“地质之角”别有洞天。在学堂路西侧,第四教学楼后面,在绿树掩映之间,有288块岩石,特征不同,形态各异这里是水利系的实验基地,也是清华师生长知识的地质公园。据创建之初的学校官网介绍,这里是“我国第一个在自然尺度下集中、全面、系统、便捷地展示典型地壳岩石和典型地质现象的校园实践教育基地”,“从全国主要的名山大川、大型工程现场采集三大类近百种典型的岩石标本、十多种典型的地质构造标本,36种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典型的地层标本”。

这个地质公园的“园主”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系张建民教授,“地质之角”是他一手筹建的。他不仅选定了每一块石头(兼具地质特征和观赏价值),而且亲自布置和设计,“天南地北”,中心突出,“一亭”和跌水,树木种植,甚至爱因斯坦手书的镌刻,都有所用心,令人走进这里就感到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他喜欢在这里漫步,慈爱的眼光扫过大大小小的石头,仿佛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这是他的园子,甚至他的办公室就在这里的一幢二层小楼上。清华园里出奇人。张建民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奇人,以一己之力为清华园营造了一块风水宝地。

04

四、浑然天成——景观石

清华园内有“十大景观石”:前寒武纪海底火山岩“桂韵”(西门内、清华路南);前寒武纪海底火山岩五彩奇石“禹域瑶华”(六教北、土木水利学院前);瘦漏皱透“泰湖石”(观畴园食堂东广场)和太湖石(综合体育馆东北“世纪林”前);独石成山“泰山石”(人文图书馆前);蛇纹石花玉“母育子”(甲所前);灵璧石“擎天柱”(综合体育馆南花园);侏罗纪年石树“硅化木”(清华大学接待处前);“牡丹石”(校医院对面牡丹园前和四教西侧牡丹园)。

站在这些高大、奇特而年代久远的石头面前,人们常常感慨万千。色彩斑斓的海底火山岩、惟妙惟肖的硅化木和顶天立地的灵璧石,让人看到地质的变迁和人类的渺小。“千疮百孔”的太湖石,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图案丰富的花玉、牡丹石和泰山石,让人浮想联翩。这些都是景观石中的精品,在造型或纹理方面,营造了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境界。

05

五、巧夺天工——雕塑

校园北部学生区的“紫荆雕塑苑”有几十件雕塑作品,而“飞翔的思想”(人脸)和“精神不倒 海明威”尤为引人注目。除此之外,校园里的雕塑也随处可见,甚至可以评出“十大雕塑”:“行者”和“国学四大导师”(艺术博物馆周边);“生之欲”和“黑洞与白洞”(美术学院周边);“源”(环境节能楼);“凝聚的风景”和“星光旅行者”(中央主楼南广场东侧);“朱自清”和“闻一多”(水木清华);“孔子”(近春园)。雕塑让公共空间具有了艺术和人文气息,让人的思想高于俗世的生活,而校园雕塑还增加了教育的功能,让年轻人在耳濡目染之间受到熏陶。

清华园里有雕塑名家魏小明教授的四件作品:《惑鱼》(紫荆雕塑苑东侧)、《后羿射日》(艺术博物馆东)、《奋进》(综合体育馆南)和《人间天使》(听涛园食堂西广场))。这些雕塑不仅形态各异,寓意深刻,而且让师生感到亲切,因为这是我们自己老师的作品。

06

六、争奇斗艳——植物

清华园就是植物园,有七百多种植物,数量仅次于香山植物园。生命学院王菁兰老师的专著《水木湛清华:清华大学校园植物》记载了植物普查和分布,图文并茂,是清华园植物的权威“导游图”。植物除了绿化功能,还能提供生物知识和视觉享受,让人长不少见识,增很多乐趣。

欣赏清华园的植物,最好的时间显然是春秋两季。春天来了,各种花卉次第开放,争芳斗艳,也为植物识别提供了机会,其中校花紫荆和丁香是当之无愧的公主。一夜秋风,树叶开始变红变黄,将整个校园装点成五颜六色。据说清华园位居京城“十大银杏观赏地”之列,金黄的银杏格外引人注目。事实上,爬墙虎也不甘落后,攀墙上树,展现着自己的风采,让路人惊叹。此外,夏季的荷花,冬季的腊梅,也在满目葱绿或万木凋零之中,彰显着独特的魅力。

校庆前后,学生社团植物协会的同学们会志愿讲解植物识别和花卉鉴赏。在花前,在树下,一个小老师认真讲着,几位新同学认真听着,是校园最为靓丽的风景线。

07

七、曲径通幽——园林

“清华园”本身就是皇家园林的名称。现在的园林景观,主要集中在近春园和水木清华。此外,“情人坡”和工字厅南广场也很有特色。

近春园是一个岛,可以通过东南平坦的“莲桥”和北面拱形的玉带桥上岛。岛上宽敞平坦,满目苍翠,十几株参天白杨蔚为壮观。这里有“荷塘月色亭”,提醒人们这里就是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的诞生地。四周都是荷塘,夏季荷叶茂盛,荷花飘香,令人忍不住吟诵起文中名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这篇文章是清华园的一张名片。

“水木清华”是另外一片较小的湖面,水色清明,草木茂盛,湖光山色,景色宜人,工字厅后门三十四字长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准确地描绘了这里的风光。这里常被误认为“荷塘月色”,因为北岸有朱自清雕塑,东岸是“自清亭”,夏季也是满塘荷花。这里不是朱自清那个夏夜出门溜达的地方,曾经有专门的文章考证。

“情人坡”名字很浪漫,一听就知道是约定俗成的民间称呼。这里是大片沿坡而上的草坪,坡顶有一棵古树,还有弧形的紫藤长廊,风光无限,经常见到婚纱摄影。这里曾经是清华园最早的教授住宅“北院”,负责改造设计的建筑系老师将旧砖和旧梁用于长廊和矮墙,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融为一体,雅俗共赏。相比之下,工字厅南广场就显得正式庄重,主要是浓密的树林,高大的校歌碑位于西侧。这里夏季浓阴蔽日,秋季斑驳陆离,是能够产生思想的地方。

08

八、鸿图华构——建筑

清华园里的建筑丰富多样,中西合璧,古典现代,大有学问。

在西部“老区”,两三百年的“工字厅”和“古月堂”,大屋顶,四合院,大红门,曲走廊,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工字厅前的“清华园”三字是咸丰御笔。毗邻而立的是百年大礼堂,红砖、穹顶、廊柱,是当时非常流行的古罗马神殿形状,成为清华的标志性建筑,为国内所仅见。旁边的二层清华学堂欧洲风格,青砖坡顶,庄重典雅。图书馆建筑群蜿蜒曲折,跨越了一个世纪而协调实用。在东部“新区”,新清华学堂融“歌剧院”、“校史馆”和“音乐厅”为一体,既有老清华的红砖色,又有现代建筑的线条和图形,宽敞大气,蔚为壮观。这里的音乐厅设施,位居京城前列。人文社科图书馆和艺术博物馆是当代建筑大师马里奥.博塔作品,高大的空间,流畅的线条,新奇的造型,堪称建筑艺术的杰作。艺术博物馆,从建筑到展览,可能都是国内最好的。

建筑是看得见的历史。从西向东,我们看到了清华园的变迁,也看到了时代的演进。建筑学院前辈关肇邺教授曾说:建筑的重点在和谐,即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正因为此,从西向东,建筑风格各异,但是我们却不觉突兀,而是仿佛翻看一本书,情节递进,章节相连。

09

九、桃李不言——老校门

老校门(“二校门”)是清华的标志。建筑学院的老师说:这个校门说不出是什么风格。的确,校门设计者已经不可考,但是这显然不是中式牌楼,也不是古代大门。廊柱和拱门的结合,是典型的西洋模式。也许在建筑专家眼中,此门乏善可陈,但是在清华校友心中,这里是却是“家门”,来到这里就是回到了家。

老校门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史。清末大臣那桐题写的“清华园”和“宣统辛亥”,是清华学校的“出生证”,让人回到了那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动荡年代。门后石基上,刻有“1991年重建”字样,又让人回忆起1966年8月24日被推倒、砸毁的惊悚场面,以及随后竖起的全国第一座巨型伟人像,1987年后的空空荡荡。人来人往,潮起潮落,如今的老校门依然洁白平静地矗立在校园中央,微笑着与学子游人合影留念。

10

十、群贤毕至——故居

一百年来,曾有三百个学术大师在这里生活,至今仍能看到几十个故居。走到照澜院两户一排的洋房、新林院的独栋别墅、胜因院的小洋楼和西院的四合院,我们仿佛能够看到赵元任、陈寅恪、梅贻琦、梁思成、罗念生、王国维和朱自清等人的身影,想起他们的学术,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那个特殊的时代。故居是一座座丰碑,睹物思人,源远流长。

参观故居,只能在外面看看,因为这里大多是大杂院,私搭乱建,状况堪忧。清华园至今没有一个整理开放的名人故居,令人遗憾。如果能够选择一些故居,开辟成纪念馆,由学生管理和讲解,一定会成为独特的人文景观。

11

十一、庭院深深——胜因院

胜因院是教师住宅区,建于抗战复校之后,名字来自昆明郊区西南联大旧址“胜因寺”,也有纪念抗战胜利之意。这里有十几栋小洋楼,美式乡村风格,姿态优雅,是唯一经过整体修缮的故居群,目前多数为办公用房。

来到胜因院,除了感受优美的环境,想想以前的故事,还可以走进22号看看。这里曾经是历史学家周一良故居。他是很有故事的人,学术承前启后,人生跌宕起伏,是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缩影。不仅如此,他和夫人邓懿曾被称为“泰山情侣”,风风雨雨六十载,说不尽的美丽与哀愁。在二楼朝南的房间,能看到他们俩的老照片。

12

十二、生生不息——校河

海淀万泉河从西门流入,经西院、理学院、西操场、大礼堂、图书馆、西南联大纪念碑、情人坡、听涛园和学生公寓,蜿蜒曲折穿过校园,约两公里,称为校河。这是清华园里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夏季杨柳依依,秋季红叶满岸,冬季冰封雪冻,春季鲜花盛开。尤其是深秋季节,情人坡附近的铁桥上爬满了红叶,成了名副其实的“红桥”。桥下缓慢的流水,带来上游一片片彩叶,正是“流水落花”的美丽景象。顺着校河漫步,仿佛穿越在历史的长河中,恍惚之间,一时不知身置何处,今夕何年

在图书馆东面,校河的支流从地下向南穿过地质之角,然后沿着清华路向西,经过银杏大道、老校门和海底火山岩“桂韵”,在西门内与主流汇合。两条河组成了汤勺的形状,勺内是清华“发祥地”,有荷塘月色、水木清华、工字厅、古月堂、大礼堂、清华学堂、王国维纪念碑和老校门。从校园地图上看,清华园好像一锅老汤,除了勺内的精华,“锅里”还有故居、建筑、雕塑,植物和景观石等等“真材实料”。

十二周的课程,每学期十二位学生

如杨老师所言,清华园不止有这十二种景物

每天,杨国华老师都在用镜头记载与分享着

清华园四季更迭的细微变化

发现园子里无穷的意趣和惊喜

水木清华众秀钟,春风化雨乐未央

摄影,文字:杨国华

编辑:杨紫璇、李娴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