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落后的歼8为何一直不淘汰? 原来这个机型太重要, 至今都没能取代

 昵称散步收藏 2019-11-30

严格的说,侦察机是军用航空史上第一种投入实际使用的军用飞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投入的飞机主要就是用来对地面目标进行侦查,了解敌方部队的部署、调派等情报。

早期的飞机只是单纯侦查用的,直到有人带了枪!后来,随着战斗机的投入使用,没有武装设施的侦察机,在深入敌方空域进行侦查时,就很容易被敌方的战斗机拦截。在这种情况下,具有一定空战能力的武装战术侦察机应运而生。

中国空军最早的武装战术侦察机出现在朝鲜战争中,为了满足情报侦察的需求,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部队,先后使用米格-15战斗机和米格-15bis型战斗机改装为战术侦察机,并在实际使用中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中国空军第一种国产战术侦察机,应该是歼侦-5型战术侦察机,该机使用一部从苏联进口的照相机代替了原本歼-5战斗机机头的机炮。该款侦察机主要是在五六十年代进行使用,1986年退役。

歼-5是一款亚音速的战斗机,飞行性能肯定不如超音速的歼-6战斗机来得好。因此,在国产歼-6超音速战斗机发展起来之后,以歼-6超音速战斗机为基础改装战术侦察机也就提上了中国空军的发展历程。

1969年沈飞搞出了歼侦-6CI型战术侦察机,比较有意思的是,歼侦-6CI型战术侦察机上安装的航甲15-60型高空卧式高性能照相机,并不是当时的中国国内自行研制和苏联援助,而是根据被击落的美国U-2高空侦察机上的照相机逆向仿制得来的。

不过真正意义上的“歼侦-6”出现却是在10年之后的1976年了,对比原来的歼侦-6CI型战术侦察机,主要是在照相设备上进行了改进。除了使用航甲18-7型低空侦查照相机之外,还使用了红外照相机。

定型之后的歼侦-6型战术侦察机表面上看起来已经够用了,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仍然暴露出或多或少的各种问题。在经过断断续续的改进之后,直到1982年才正式定型,并且一直使用到2009年。

歼侦-6型战术侦察机是中国空军拥有的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战术侦察机,该机的侦查设备全部改放在机腹的位置,更加有利于航空照相和高空、高速侦查。

红圈处为歼侦-6的照相机舱,因为空间增大,歼侦-6战术侦察机同时安装了高空照相机、中低空照相机和红外照相机,满足了中国空军全天候侦查的需求。在保持15000米(实际很少到这个高度)的高度时,能够拍摄左右40公里范围的侦察照片。

随后,中国空军跳过了歼-7战斗机,直接拿歼-8战斗机进行改装了。理由也非常简单,歼-7战斗机和歼-8战斗机之间发展时间相差不大。而且歼-8战斗机是以高空高速性能见长,平台改装潜力也更大。

当时因为前苏联搞出了米格-25侦察机这种“超级变态”,作为应对,中国空军也提出了自己的“双二”标准,即在20000米高度以2马赫的速度进行高空高速侦查的战术侦察机。

因为当时中美正处于“蜜月期”,美国批准向中国出售KA-112A战术侦查吊舱、MBB公司的照相机吊舱以及相应的地面支持设备。因此,歼侦-8战术侦察机主要还是以挂载吊舱的方式进行侦查。

在18000米的高度时,歼侦-8能够2马赫的速度获取长640公里,宽80公里的图像。同时能够在35公里距离识别出坦克型号、70公里范围识别出中小型飞机型号、140公里识别出大型飞机型号。

在2003年歼-8F高空高速战斗机成熟之后,相应的侦察机改装方案也随之出现,最终,在2012年,歼侦-8F战术侦察机,正式在公开场合露面。

歼侦-8F战术侦察机取消了歼-8F上面的23毫米机炮,歼侦-8F战术侦察机在外观上最好辨别的就是机背有一块片状的天线,以及位于飞行员座舱下部的半埋式侦查吊舱。

-

歼侦-8F战术侦察机除了传统的红外/光学侦查照相机之外,还安装了合成孔径雷达,不仅能够昼夜侦查,而且侦查范围更大,还能够侦测经过伪装的目标。

歼侦-8F在原来歼侦-8的“双二”基础上,升级到了目前的“双2.2”,即飞行高度22000米。最高飞行速度2.2马赫。歼侦-8F也是目前中国空军综合性能最强的战术侦察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