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你不知道的一些“冷知识”和“真历史”

 图书 馆员 2019-12-01

关于汉字,你不知道的一些“冷知识”和“真历史”

千百年来的风俗礼仪、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等等,都隐藏在一个个的汉字演变过程中,值得我们去探寻,去思考。
以汉字诞生背后有趣的冷知识和真历史作为汉字学习的切入点,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记忆更加深刻,也在识字过程中了解到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典故,可谓是一举多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汉字诞生的背后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1、关于“虹”的冷知识  

? 你知道吗?美丽的彩虹在古人眼里竟是灾祸预兆!

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彩虹的说法:如果彩虹出现在东边,表示天空即将放晴;如果彩虹出现在西边,表示隔天将会继续下雨,等等。

然而在古代,人们并不把彩虹当成美丽的自然现象,而是视为天气变化前的预兆,还是种凶兆。

古字把彩虹画成双头蛇,因为古人把彩虹看成是一条出现在天空中的双头蛇,这条双头蛇蛇头朝下就像是在喝地面上的水,并且会将水喝干,所以谣传只要有彩虹出现,不久之后必会有旱象发生。
  

字义说明   彩虹;许慎强调,虹是雨后天空出现的七色圆弧,形状像是一条长虫,由虫与工组合而成。


字形说明   采仰视角度,取彩虹横跨空中之形造字。最初是画一条双头蛇,蛇头朝下,中间为长弧形的蛇身(图1);演变至今,字形结构已改变:图1 →图2。

常用词汇 气贯长虹

  2、关于“力”的真历史  

你知道吗?力原是古代农具“耒”的模样

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了商代晚期的农具耜;耜是古时人们用来翻土的农具,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

在牛犁出现之前,耒耜为人力整田的主要农具,也因此耒耜成为古时农具的代名词。

耒耜的发明同时开创了中国的农耕文化,而力的古字画的就是古代农具耒的形状,上边有长柄,下端弯曲分开的部分是耒头。

字义说明 力气;许慎认为力是人身体筋脉的样子,而后世文字研究学者则认为力应当是一种农用工具,作者亦将力视为农用工具。与力有关的字, 有功、助、努、动、劳等。

说文解字 “ 筋也,象人筋之形。治功曰力,能圉大灾。凡力之属皆从力。”  


字形说明 采直视角度,取力之形造字。最初画出上半部的木杆,下半部为翻土器(图1、图2);演变至今,字形线条结构改变:图1、图2 →图3。

常用词汇 力不从心 力争上游 力排众议
  3、关于“道路”的真历史  
“道”对“路”说:我们不一样~
 
在古代,道与路是有差别的,路是由人不断重复走动后自然形成,道则是经由人工刻意修建而成。
若要细究道与路的不同,必须从秦始皇说起。

秦始皇时期,曾大力修筑驰道与推行车同轨,因为古时到处都是泥巴路面,每当下过雨后,大大小小不同车轨的马车轧过泥巴路面,等到泥土干了就变成又干又硬、凹凸不平的路,不仅人难以行走,就连马儿也很难在上面奔驰。

因此,秦始皇就以国都咸阳为中心向四周修建驰道,一是为了方便他可以到各地巡视,二是发生战争时便于快速补给军备与粮食。

秦始皇当时修筑的驰道有一定的标准,必须宽五十步,宽度统一才方便马车的行驶与军队的行走。这就是所谓的道。

古字道有两种表示:一种是,表示一个眼睛在道路上,隐含领导的意味;另一种是,表示人在道路上行走。

字义说明 路;许慎解释,道是指人所行走的通路,由辵与首组合而成。现今辵以辶表示。

说文解字 “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达谓之道。”


字形说明 取人在道路上之象造字。

道的表现方式有许多种:第一种,画出外围的道路形状,而里面是眼睛的形状(图1),表示引导的意思;第二种,画出外围道路的形状,人位于道路中间之形(图2),表示人所走的通路。演变至今,字形结构改变:图1、图2、图3 →图4,属半包围结构。

常用词汇 康庄大道 志同道合 任重道远

字义说明 马路、道路,供人或交通工具通行的通道;许慎解释,路是由足与
各组合而成。

说文解字 “道也,从足,从各。臣铉等曰:'言道路人各有适也。’”


字形说明 取足、步与口之形造字。
左边是腿,右上部是脚印,右下部则是一个口(图1);演变至今,字形线条结构略有改变:图1、图2 →图3,属左右结构。

常用词汇 穷途末路 冤家路窄 走投无路 路遥知马力
  4、关于“朋”的冷知识  

谁说朋友不能谈钱,朋就是一串小钱钱

在古代,贝币是以朋为计算单位,朋的古字像架子上挂着贝壳的样子,所以古代才会将十个贝币称为一朋。后来延伸为朋友的意思,所谓“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在古代,朋与友其实是两种不同层次的关系。“同门曰朋”是指与自己在一起学习的人,类似同学的关系;“同志曰友”则指因有相同兴趣或想法而在一起的人。

字义说明 朋友;古代货币单位,十个贝壳(或二十个贝壳)为一朋;许慎将朋字视为古字的凤来解释。与朋有关的字,有崩、棚、绷、鹏、堋等。

说文解字 “古字凤,象形。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


字形说明 采直视角度,取棚架上挂了贝壳之形造字。

画出两串贝壳(图1、图2);演变至今,字形线条结构改变:图1、图2、图3,属左右结构。

常用词汇 高朋满座 朋比为奸

  5、关于“取”的真历史  

你知道吗?割耳朵也是古代计军功的方式之一
远古时期部落族群间常有战争,胜利的一方可以获得更多粮食或土地,而战败的士兵成为战俘后,往往过着悲惨的奴隶生活。

因此,各个部落为求战胜便制造出许多精密的武器,或者发展出各种战术与奖励方式。

战国时期的商鞅为激励将士全力奋战,制定了一种奖励制度——首级制。

只要将士在战场上砍下敌人的头颅,带回后即可获得奖赏;提回的敌人首级愈多,奖赏也愈多。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将士们无不奋勇杀敌。

除了首级制之外,有些是以割取敌人耳朵的数量来统计杀敌的多寡。取的古字左边是一只耳朵,右边是一只手,就像是手提着耳朵的样子。

字义说明 拿取;许慎解释,取有割下左耳之意,引申为捕取的意思,由又与耳组合而成。

说文解字 “捕取也,从又,从耳。”

字形说明 采直视角度,取耳朵与手之形造字。一只手拿着一只耳朵(图1、图2);演变至今,字形线条结构改变:图1、图2、图3 →图4,属左右结构。

常用词汇 分文不取 断章取义 哗众取宠
 
  6、关于“民”的真历史  
你知道吗?民在古代最初是指奴隶或战俘
 
在古代,战俘成为奴隶后是没有人身自由的,每天被严密地监控,必须做许多苦役。

在劳役中犯错或是想逃跑,便会被刺瞎一只眼睛以示惩戒;奴隶瞎了一只眼睛后行动不便也不容易逃跑,控制奴隶行动的目的就达到了。

古代社会有贵族阶级与平民阶级之分,贵族享受所有的特权,一般平民百姓没什么人权可言,更常常被贵族们视为奴仆或奴隶。他们一旦犯错,就会被施以责罚。

民的古字画眼睛被一尖锐物插入的样子,所以民这个字最初是表示奴隶的意思。

字义说明 民众,民最初是指奴隶或战俘;许慎解释,众人懵懵无知的样子,也有学者认为古代将战俘眼睛刺瞎以为奴隶,民字像奴隶之形。与民有关的字,有眠、氓、泯、岷等。
说文解字 “众萌(注:同氓)也,从古文之象。凡民之属皆从民。”

字形说明 采直视角度,取眼睛插入一尖锐物之形造字。

画一尖锐物插入眼睛中(图1);演变至今,字形线条结构改变:图1、图2、图3 →图4。

常用词汇 民不聊生 仁民爱物 市井小民

  7、关于“闩”的冷知识  

? 你知道吗?门闩也曾作为古代武举科考的项目之一
古代城门或宫门都有严谨的门禁,几点开门、几点关门都有规定,只要时间一到就要关门禁止进出;而守门人关门时除了将两扇门板闭合起来,最重要的便是架上一道横木,专门用来关门的横木称为门闩,闩的古字即画门上有一横木可将门紧闭。

由于城门或宫门的门闩既重且长,开关门时必须好几个人一起出力,才能抬得起门闩。

唐代武则天时期,门闩还有一种特别的功用,即是作为武举科考的项目之一——翘关,武举考生必须抬得起门闩才有机会入选,其实翘关就类似现今的举重。

用双手将门闩举起,古人就以此动作造了开这个字,开的古字就是画双手准备将横木向上抬起的样子。

字义说明 门闩。

说文解字 无。

字形说明 采直视角度,取门上有一横木之形造字。
画出门内有一横木可使门推不开(图1);演变至今,字形线条结构略有改变:图1 →图2。

  8、关于“绳索”的冷知识  

你知道吗?小绳索也有大用途

对古人而言,绳索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可拿来协助记录事情,甚至用来治理国家大小事。尤其在文字尚未发明前,原始部落领导者就是利用绳子来记录管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物。

许慎《说文解字》序中就曾提到古人结绳记事:“事大结其绳大,事小结其绳小。”

遇到重要的事情会用粗大的绳索打个大结,小一点的事则用细小的绳子打个小结,可见文字发明前古人对绳索的依赖度很高。

绳索最初的概念与来源其实很简单,就是随手折取野外路边的草茎或藤蔓作为绳索使用,所以索的古字上半部是草叶的形状,下半部是草茎缠绕的样子。

简而言之,索这个字的原始形象便是将草茎藤蔓相互扭卷起来,成为一条长长的线。

字义说明 绳索;许慎解释,将草木茎叶编织成绳索。

字形说明 采直视角度,取草木编绳之形造字。
上面是草木,下面是编织的绳子(图1、图2);上半部草木形象改为“十”,下半部仍是绳线(图3);演变至今,字形线条结构改变:图1、图2、图3 →图4。

常用词汇 离群索居 不假思索 按图索骥

  9、关于“弃”的冷知识  

你知道吗?周朝始祖后稷原来是弃婴
 
周朝的始祖后稷名“弃”,他有一段神话般的身世传说。

据说弃的母亲有一天在郊外踩到一个大脚印,过了不久就怀孕了,后来顺利生下一个男婴,但这婴儿却被认为不祥,于是弃的母亲就直接将他丢弃野外。

原以为这婴儿会被路过的野兽吃掉或踩踏而亡,结果却反而吸引了许多动物自动围在他的身边保护他。

之后弃的母亲又把他放置在冰冻的河面上,没想到又有大鸟飞来,用羽毛覆盖保护弃。

种种迹象显示,弃是个很特别的婴儿,可能受到神灵的保佑。

由于三番五次将他丢弃在野外,所以给这孩子起名为“弃”。

弃的古字就像一双手捧着竹箕,箕中有个孩子,准备将箕中孩子丢弃的样子。

字义说明 放弃;许慎解释,将小孩丢弃的意思。


字形说明 采直视角度,取手持箕丢孩子之形造字。
双手持箕,箕中有孩子,像欲将孩子丢弃的样子(图1);代表孩子,下面是头,上面是身(图2);中间箕的形象改变,下半部是一双手,上半部是一孩子(图3);演变至今,字形线条结构改变:图1、图2、图3 →图4。

常用词汇 前功尽弃 不离不弃 自暴自弃

  10、关于“它”的冷知识  

? 你知道吗?“无它”也是问候语
 

中国人见面时的问候语,反映出不同时代人民的生活状况,像老一辈人碰面时,总习惯相互问候“吃过饭了吗?”或“吃饱没?”

简单一句问候语显见在物质缺乏的时代,有饭吃或者能吃饱,才是大家最关心的事。

若将时间向前推到远古时期,我们会发现当时人们的问候语是“无它?”

这透露出古代一种惧蛇的心态,它是指蛇,它的古字画出蛇头、蛇身与蛇尾的形状,意思是问有没有蛇。

“它”左边加上一个“虫”即成了“蛇”字,蛇的古字画出两条蛇的样子,表示蛇很多。

远古时代遍地荒烟蔓草,蛇容易藏身其中,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容易被蛇攻击,轻者遭受皮肉伤,重则危及生命,以致古代先民对蛇充满恐惧,所以见面时会互相提醒附近有蛇出没。

字义说明 代名词,称人以外的事物;蛇的字源;许慎解释,一种身体弯曲且长的虫,上古时代,草丛里易躲藏蛇群,人们出门时会相互提醒、询问是否有蛇出没。
字形说明 取蛇之形造字。
上半部是人的脚部形状,下半部代表一条蛇,蛇攻击人的脚部(图1);画出蛇头、蛇身与蛇尾(图2、图3);演变至今,字形线条改变:图1、图2、图3、图4 →图5。

  11、关于“鼓”的冷知识  

你知道吗?鼓是黄帝部落取胜的秘密法宝
 
远古时期的中国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部落,之所以能将分散的部落整合成统一的国家,是经历了数不清的战争。

司马迁《史记》记录了黄帝与蚩尤两大部落间的战争,双方对峙多年,黄帝部落最后是通过造“鼓”才击败了蚩尤。
古籍记载,黄帝与蚩尤曾经激战了九次,黄帝一直无法战胜,后来受到天神的启示,造了一种鼓,名为夔牛鼓,它是用夔龙的皮打造而成。

黄帝一共造了八十面鼓,鼓声可以震至五百里之外,黄帝就是靠着鼓声壮大了军威,才顺利击败蚩尤一统中原成为共主。

“鼓”是由“壴”与“支”组合而成。左侧即壴,最上面是鼓的装饰物,又称为羽葆与华盖,中间则是鼓面,最下面是鼓的立架。右侧表示一只手拿着木槌,线条直线化后就成了“支”这个字。

整个鼓字就像是手拿木槌敲击鼓面的样子。击鼓时会发出彭彭的声音,彭的古字,右边三条斜线就像鼓振动时产生的声波。

字义说明 打击乐器;许慎解释,春天万物破皮甲而出时,击鼓为之庆祝。《周礼》将鼓分为六种:雷鼓有八个鼓面;灵鼓有六个鼓面;路鼓有四个鼓面;鼖鼓、皋鼓、晋鼓均只有两个鼓面。

字形说明 取鼓、手与木槌之形造字。

左边是一个鼓形,右下为手,右上为木槌,像手持木槌敲击鼓(图1);左边是上下两个鼓,右边仍是手持木槌的样子(图2);中间圆弧形的鼓身,下方有两条立脚,上方是鼓的装饰(图3);演变至今,鼓形略有差异,但仍保留手持木槌击鼓的样子:图1、图2、图3 →图4。

常用词汇 一鼓作气 锣鼓喧天

《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提示

作业一:(涉及绪论、第一章内容)

一、填空

1、公元100年,著名学者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志着汉字学的创建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它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今人或称之为“初文”。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汉字改革从甲午战争之后研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6、汉字主要来源于原始绘画。

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商代文字指的是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表意方式属于象形表意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金文。

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

主要特点是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13、今文字属于符号表意文字;主要特点是形体已经与它所表示的那个词所代表的事物形象脱离了关系,而仅仅作为该意义的符号而存在。

14、今文字的发展主要是字体的变化

15、今文字字体的种类有主要是隶书和楷书,另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

16、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把篆书圆转绵长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

17、秦代的官方标准文字是小篆;汉代官方标准文字是隶书

18、东汉隶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形体益加方正,笔画更为匀称,且增加了波势和挑法。即运笔时横、捺等笔画有如波浪起伏之状,某些笔画在收笔时,作向上挑起状。

19、和隶书相比,楷书的不同之处主要在笔势方面。楷书取消了波势挑法,变隶书的慢弯为硬勾。此外,字的整体形状也由隶书的扁平变为正方。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汉字学萌芽于先秦,主要依据是什么?(教材第1页---2页)

答:  早在先秦时期,一些学者,就开始了对汉字的思考,他们对于汉字的本质、起源与功能提出了自己说法。如《周易·系辞下传》:“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徳,以类万物之情。……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周礼》提出了“六书”的类别名目。《左传》有“止戈为武”、“皿虫为蛊”的说法,《韩非子》也说“古者,仓颉之造字也,自环者为私,背私为公”。这个时期还对文字进行了收集整理和规范,周宣王时,太史籀撰写了《史籀篇》。主要依据是文献的记载。

2、谁创造了“部首”,“部首”的含义、作用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教材第3页---4页)

答:部首是许慎创造的。《说文解字》按照具有相同偏旁的原则对所收字进行了归类,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归为一类,这样的类,许慎叫它作“部”,每部字取它们所共有的偏旁作为该部字的部目,同时又是该部字的首字,故名之曰部首。许慎用汉字部首系统建立了整个汉字形意系统,解释部首之间、部首与汉字之间、各个汉字之间的系统关系,为人们学习研究汉字构筑了一种优秀的范式。《说文解字》用部首编排单字的方法为辞书编纂创造了一种优秀的编排体例,一直沿用至今。

3、汉字子母相生、父子相联的理论是怎样形成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教材第5页---6页)

汉字子母相生、父子相联的理论由郑樵率先提出,而后经过戴侗等人的传承和不断完善,最后成为一个体系完整,组织严密的汉字结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汉字整字是由一些基本字(即基本部件)通过不同的组合而形成的。这种组合,不仅是多方式的,而且是多层次的。这种理论还认为,在字与字的产生关系并不是并列的,而是一种次第相生的关系,一些字是产生另一些字的基础,另一些字是在这些字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样,全部汉字就可以通过它们的组合与相生关系,排列出一个系统的谱系,成为一个相互联系、次第相生的有机统一体。这种理论符合汉字的实际情况,符合现代系统论的思想,从而把汉字结构理论推向了符合现代科学规范的高度。用系统方法来研究汉字系统,比现代学者使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汉字早了七百多年。这在汉字学史乃至语言学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4、从唐代起,“《说文》学”流传至今的代表性的著作有哪些,最负盛名的是什么?

从唐代起,就有学者从各个角度对《说文》进行研究,有研究其所收字者,有进行文字校订者,有注释者,还有研究其体例者,等等,从而形成了一个“说文学”流派。流传至今的代表性著作有:(1)南唐末徐锴《说文解字系传》;(2)宋初徐铉《校订说文解字》;(3)明赵頤光《说文长笺》;(4)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5)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6)王筠的《说文解字句读》、《说文释例》等等,其中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最负盛名。

5、简述戴侗《六书故》的特点和贡献。 (教材第8页)

戴侗的《六书故》是一部探究“六书”本义的著作,他把《说文》部首改造后,按义类归为九大类,每类又包括若干的部首。然后把所收字按义类编排。戴侗的贡献有:第一、开创了把《说文》部首按义类归纳为大类的做法,这样做的好处是,使人们更容易看到各有关部首在表义功能的方面的相互关系。第二、从《说文》部首中分析出了最小的表义构件与复合部件,建立了汉字表义最小部件系统。《六书故》的这种做法,对后来的学者也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6、19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80年代,汉字学发生了哪些的变化?

    ⑴ 文字学的名称发生了变化。章太炎把研究文字的学问改称“语言文字之学”。

⑵ 文字学与语言学分家。唐宋以来的“文字之学”,包含着音韵学和训诂学,学科混淆,界限不明,现代一些学者试图廓清文字学与语言学的界限,逐渐地把训诂学、音韵学从“文字之学”中分离出去,这时,才有了“文字学”这个名称,并用为研究文字的学科的专称。

⑶ 文字学研究对象缩减。传统的汉字学研究,一直都是以形音义俱全的汉字为对象的,汉字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字形、字义、字音三个方面。近代的汉字学研究对象缩减为只限于字形。

 (4)研究领域的拓展。这一时期的汉字学研究领域拓展主要表现在古文字学的独立与汉字现代化的研究。

  7、简述古文字学的独立过程和集大成的著作。(教材第11页----第14页)

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古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缣帛文字。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我国自宋代以来,就有金石学的研究,金石学虽然涉及到古文字,但它金石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的古文字并未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自19世纪末以来,随着甲骨文的发现与金文、陶文、玉石文字和简帛文字等材料的陆续发现,与学者治学方法的现代化,使它从金石学中独立出来,科学的古文字学得以建立,迅速成为汉字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在20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对于古文字的研究重点,主要是资料的搜集、整理、刊布文字和考释。20世纪80年代后,对于古文字的研究则主要是成果的汇集、理论阐释、古文字学史与古文字学知识的推广和应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结集前人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著作。于省吾、姚孝遂主编的《甲骨文字诂林1-4,是甲骨文字考释的集大成之作。金文研究在资料汇编方面有: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于省吾《商周金文录遗》,还有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青铜器集录》(1963),收青铜器照片845件,铭文500多件。这三部书大体包括了1950年之前流传于世的金文资料。另有徐仲舒主编《商周金文集录》(1984),收解放后新出土的铜器铭文九百七十三件邱德修《商周金文集成》台湾严一萍编金文总集艺文印书馆1983。这是一部集中前人研究成果,带有总结集成性的著作。在金文考释方面,主要有:吴闿生《吉金文录》(1933)、柯昌济《金文分域编》(1929)。汇集各家考释的有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75年出版。《金文诂林附录香港中文大学1977年出版。《金文诂林补》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1年出版。日本白川静《金文通释》(1962—1984年)已出五十六辑之多,在考释方面亦可谓集大成之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世民、陈公柔等先生,在夏鼐先生的指导下集体编纂而成的《殷周金文集成》,是一部收录金文著录的最为重要的著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则是对《集成》文字的考释。《睡虎地秦墓竹简》,集中了学术界对秦简文字的考释意见高明编著《古陶文汇编》是迄今收录陶文资料最为丰富的总集,代表陶文著录的最高成就。

8、什么是刻划记号?汉字起源与刻划记号是什么关系? (教材第30页末段)

    刻划记号是古代刻划在某些实物上用来记事的符号。从古籍记载及考古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来看,刻划记号是汉字的直接来源之一。刻划记号有多种,书契即是其中之一。书契符号最初用来计数或表达某种意义,后来与一定的言辞结合起来,有了固定的读音和写法,就演变成了文字。刻画符号还包括陶器符号。我国远古时代的先民在烧制陶器时,往往在上面刻划或绘制一些具有某种意义的符号,被当今的学术界称为“陶器刻划符号”。这种符号也是汉字的源头之一。   

9、什么是六国文字,战国时期文字变革产生了什么结果?

什么是六国文字(见教材第47页);战国时期文字变革产生了什么结果?(见教材第46页----48页)

六国文字也称东土文字,又称古文或战国古文。战国时期文字变革产生了如下结果:第一,文字异形,即对同一个字,各国的写法各不相同。第二,文字的书写风格由西周时浑厚凝重趋向华丽纤巧。有的变为美术性的文字。第三,六国文字的出现严重地破坏了汉字书写的统一性和规范性,给各地的交流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10、古文字从商到秦的变化呈现出哪几种趋势? (教材第49页----50页)共四点

古文字从商到秦的变化呈现出四种趋势。

第一,纯表意字逐渐减少,表音字逐渐减少,形声字逐渐增多。个体文字的构成,逐渐向意音文字发展。用字中的假借字也在逐渐减少。

第二,古文字个体字的内部构造,在不断地向1形·1义·1音的结构类型发展。

第三,古文字的构形系统的有序性在不断的增强。这主要表现在基础构件的构字率在不断的上升。基础构字部件率的上升,表明汉字的结构体系向着有序化发展。

第四,汉字的形体逐渐固定。

三、翻译下列古文

1、往古的时侯,伏羲氏治理天下,(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观察鸟兽的形象和大地的脉理,近的取法自身,远的取于它物,在这个基础上,才创作了《易》和八卦,用卦象示人吉凶。到了神农氏的时代,使用结绳记事的办法治理社会,管理当时的事务,社会上的行业和杂事日益繁多,掩饰作伪的事儿也发生了。(到了黄帝的时代,)黄帝的史官仓颉看到鸟兽的足迹,悟出纹理有别而鸟兽可辨,因而开始创造文字。

2、《周礼》规定八岁的士族子弟进入初等学馆学习,学官教育他们,先教“六书”。(“六书”的名称,)第一叫指事,指事的含义是:字形、结构看起来认得,但须经过考察才能知道它所体现的字义,上下二字即属此例。第二叫象形,象形的含义是:用画画的办法画出那个物体,笔画的波势曲折同自然物的态势相一致,日月二字即属此例。第三叫形声,形声的含义是,按照事物的性质和叫法,挑选可相比譬的声符和义符组成文字,江河二字即属此例。第四叫会意,会意的含义是:比联起事理有关的字素,构成文字;掺合字素的意义,可以得知新字的字义或旨趋,武信二字即属此例。第五叫转注,转注的含义是:立一字为头、为根,创制类属字,类属字对根字的形音义有所承袭,与根字意义相通,考老二字即属此例。第六叫假借,假借的含义是:没有为某事某物造字,而按照某事某物的叫法,找一个同音字代表它,令长二字即属此例。

3、表情与语言,表达了心中所想的东西,愤愤告诉其他人所想的,莫过于是语言。迷盖天下之事,记载的久远,能够映照记载古今之事,莫过于是书法。所以语言,是心声的表现;书法,是心画的表现。

4、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虽说是两个独立的艺术体系,但绘画中的线条随物象而变化,书法中的线条随“字象”而变化,而书法是从表象脱离出来,绘画是从意象中脱离出来;绘画复杂,而汉字精炼。凡是象形物体都可以入画,不能入画就可以用书法描述。然而书法虽少但是却变化多端,所以绘画虽然复杂占用大量篇幅,但是描绘的东西少;而书法虽然简单只占用少量篇幅,但是描绘的东西却很多。

5、汉字(六书是指汉字的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不必所有都是圣人所作,各地的人们,语言不同,名称不一,文字不通。圣人所做的只是,命上古乐官(神瞽)帮他辨认发音;命史官辨认文字,删改一些复杂错误的,归纳整理一下而已。

作业二:(涉及第二章、第三章内容)

一、填空

1、P59、P60;    2、P60;  3、P61;  4、P62;  5、P63;  6、P65; 7、P66;

8、P66;    9、P69;  10、P70;  11、P72;  12、P73;  13、P73;  14、P73末行;15、P76;  16、P76;  17、P86;  18、P87;  19、P87;  20、P88第1行; 21、P90;22、P95;  23、P96;  24、P98、P100; 25、P104;  26、P104---105;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最早对“六书”含义作出解释的是谁,怎么解释的?(教材P60)

最早对“六书”作出解释的是许慎。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2、 班固、郑玄、许慎所说 “六书”的异同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材P60)

从名称上看,象形、转注、假借三家是共同的;班固说的“象事”,郑玄是“处事”,许慎是“指事”;班固说的“象意”,郑玄、许慎都是“会意”;班固的“象声”,郑玄是“谐声”,许慎是“形声”。

需要注意三点:

第一,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中的“象”是象征的意思,许慎“象形”中的“象”是相像的意思。名称虽然一样,但内涵不同。

第二,“象事”与“指事”,“象意”与“会意”,前者概括性强,后者具体而明确。概括性强,包容度就大;具体而明确,包容度就小,因此后世有研究者认为“六书”并不能概括汉字的所有类型,在对一些字的类型分析上也出现了种种分歧。

第三,在排列顺序上,班固的排列由具体到抽象,似乎更符合汉字产生的逻辑发展。 

 3、为什么说班固所说的“造字之本”是指造字的理据?(教材P59---P60)

 班固所说的“造字之本”是指造字的理据,“六书”是根据造字的理据而把汉字分为六种类型。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第一,“本”是指事字,本义是树根。引申为根源,根本、根据等,但没有方法的意思。第二,“六书”是汉字教学的内容。

 4、象形字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教材P66)

象形字最主要的特征是字形与其所代表的事物的形状具有一致性,因而表意具有直观性,可以使人见形而知义。象形字的局限性是很难用这种方法来表示抽象的概念。

 5、为什么今文字中假借字所占的比例很小?(教材P66)

假借的原则是借字和被借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虽然借用同音字来表达词语的意义很方便,但因为它无法区别同音词,如果毫无节制地大量使用,势必削弱文字的功能,因此在汉字体系中,假借字所占的比例很小。

 6、举例说明意声字的意符与本义之间的关系灵活表现在几个方面?(教材P8081)

意声字的意符与本义之间的关系灵活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同一个意符,在不同的字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例如:“口”作意符,可以表示这样几种不同的意义:(1)与口有关的器官:嘴、喙、吻(嘴边)、喉;(2)与口有关的行为:含、叫、吞、吐、吸、吹、吮、咬;(3)象声词:呱、啾、哗、呼、啦;(4)与语言有关的事情:命、令、召、告、唯、咨。

第二、同一类意义,也可以用不同的意符来表示。例如:表示建筑物或其局部可以用“宀”,如:室、宅、宇;可以用“广”,如:庙、庑、廊;还可以用“户”,如:房、扃、扉;也可以用“尸”,如屋、层。表示器皿,可以用“缶”,如:缸、罐、罂;可以用“瓦”,如:瓶、瓮、瓯;也可以用“皿”,如:盆、盂、盎。表示行走,可以用“辶”,如:返、还、追;可以用“走”,如:赶、赴、趣;可以用“彳”,如:往、徐、循;可以用“足”,如:跟、跑、跳;可以用“止”,如:步、前、歱;还可以用“行”。 

    7、字形的内部功能有哪些?P8687)

字形的内部功能是指字的形体对字音、字义的作用,字形的内部功能有:

1、成与显示文字。在文字的形音义三要素中,字形是唯一的物理要素,它是字音字义的代表者和承载着,如果没有字形,就无所谓字音字义。因而,字形的首要功能就是形成并显示文字。

2、表现字音字义。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但是字音、字义不是直接显示出来的,它们的出现,是由字形来表现的。

3、区分文字。文字是一个符号系统,不同的文字标示着不同的音义,这些不同,主要字形来区分。

8、字形结构与字的结构的有什么区别?(教材P93---94) 

字形结构与字的结构的主要区别是:

第一,字形结构仅是字的形体组合,而字的结构则是字的音义组合。

第二,字形结构与字的结构所含的结构单位层次不同。字形结构具有三级单位,即:笔画(或线条)、部件、整字;字的结构只有两级单位,即:部件和整字。

第三,人们研究字形结构与字的结构的角度和目的不同。对于字形结构的研究,仅仅限于字的形体,这种研究,有助于人们掌握汉字的构形规律,可以应用于书写,帮助人们科学地安排字的间架结构,使书写过程合理,所写的文字美观。对于整字字形切分出来的部件可以用作检字部首。对于字形结构的切分,也是计算机文字处理的需要。

第三节、字形的变化

 9、字形感知活动的要求对字形变化有哪些作用?(教材P106)

对字形的感知要求字形要容易识别,即容易看清楚字形的形状。这就要求文字必须具有一定的清晰度。要清晰,就要做到,一,字不宜笔画太多,写得不易过小。如果字形过于繁富,写得过小,就不容易看清。第二,部件的分布要相对地集中,这就使汉字形成了二维结构的块形文字。第三,字形之间的区别度要明显。

 10、心理需求对字形变化有哪些作用?(教材P107---108)

人的心理需求就对字形的变化作用有:

1、美化心理对字形变化的作用。字形作为一种视觉符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还是审美对象,人们的审美要求推动着字形不断的变化。

2、类化心理对字形变化的作用。人们的认知心理总希望把事物归类,以便有规律可循,变难为易。这种心理投射到字形上,就产生了字的类化。例如同化就是类化的一种表现。另外,一些字出于表意需要也会发生类化。

3、异化心理对字形变化的作用。人们也总是喜欢表新立异,显示个性。这种心理投射到文字中,就导致出现了许多不同的书体。

三、说明下列各字的构造类型

鼎:本体象形; 皿:本体象形; 须:烘托象形; 本:加体指事; 朱:加体指事;

森::同体会意;睡:字义会意; 劣:字义会意; 储:形声字(左意右声);

四、说明下列字的意符合声符

警:(从言,敬声。)珑:(从玉,龙声。)颗:(从页,果声。)都:(从邑,者声。)

完:(从宀,元声。)窘:(从穴,君声。)基:(从土,其声。)常:(从巾,尚声。)

忝:(从心,天声。)徒:(从辵chuò,土声。)

作业三:(涉及第四章、第五章内容)

一、填空

1、P114---115;    2、P114;  3、P120;  4、P127;  5、P142;  6、P147; 7、P147;

8、P147;    9、P149末段;  10、P152末行;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同音字?同音字有几类,有什么作用?(教材P122---123) 

同音字是指读音相同而形体、意义不同的一组字。同音字又可分为基本同音字与完全同音字两类。基本同音字是指声调不同,声母、韵母相同的字。完全同音字则指声韵调完全相同的字。同音字的作用主要是:

1、可以区别同音词。

2、同音字可以用来注音。

3、同音字之间,有的还具有同义关系,人们可以利用同音字来解释字义。

4、可以利用同音字来探求词的同源关系。

5、同音字之间,还可以形成通假关系。 

 2、汉字误读出现讹音有几种情况(教材P127)

1、 因声旁而误读。

2、 因同旁字类推而误读。

3、 因形似而误读。

4、 因不明字意而误读。

 3、同义字的意义有几种类型?(教材P139---141)

同义字的意义有五种类型:

1、所指对象相同,但称谓不同。

2、意义相同,但主体不同。

3、意义相同,但使用对象不同。

4、基本意义相同但程度或数量不同。

5、同类事物的不同形态。

  4、什么是字的本义?确定字的本义的标准是什么?(教材P142)

字的本义指文字产生时获得的意义。确定字的本义有两条标准,即字形标准与字用标准。所谓字形标准,就是字的本义一定要与字形有着密切联系,从字形中能到说明。所谓字用标准是指与字形相联系的这个意义,一定要有文献用例。

三、根据反切写出汉语拼音

芳菲反(fēi)   虚应反(xīng)    苦瓜切(kuā )   胡到切(hào)  都宗切(dōng)

侯古切 (hǔ)    基烟切 (jiān)    息救切 (xiù)   奴案切(nàn)   许良切(xióng)

四、给下列黑体字注上汉语拼音

(zhēng)     龟(qiū)兹 (cí)   宛 (yuān)  月(ròu)氏 (zìzhī)  

居(qú)  (yù)浑  蕃 (bō)  镐(hào)京   (ē)宫(páng)  

(mǔ)山    会(kuài)   哑(è)然失笑  心广体胖(pán)  诣 (yì) 

 抨(pēng)击时弊   毗(pí)邻   (chēng)目结舌     怙(hù)恶不悛 (quān))  

 愎(bì)自用       (jiān)人命

五、解释句中黑体字的意义

1、击鼓;2、振动、摇动;3、计量单位,十二斛为一鼓;4、迎接、迎候;

5、迎战、迎击;6、排斥、拒绝;7、水域;8、大水、水灾;9、水攻;10、泅水

六、解释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黎明、天亮,本义;2、登高,本义;3、八尺曰寻,本义;4、担,本义;

5、寂寞,引申义;6、通“仞”,假借义;7、废墟、故墟,引申义;8、田垄、田畴,引申义;9、隐蔽,假借义;10、通“拟”,力量相似,假借义;

七、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的句中义和今义

1、句中义:动物用脚刨地;今义:奔走。2、句中义:恬静、淡泊;今义:害怕。3、句中义:害怕;今义:害怕。4、句中义:一种制作食物的方法,带毛烧烤;今义:火炮,一种兵器的名称。5、句中义:铠甲;今义:一种化学元素的名称。

八、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意义

1、亲:通新,刚刚。2、寤:通牾,逆,倒着,句中指难产。3、友:通右,车右,主将的助手。4、而:通能,能力。5、如:通而,连词。6、辩:通辨,辨明。7、无:通毋,不要。

8、颁:通斑,斑白。9、蚤:通早,早晨。10、有:通佑,帮助。错:通措,舍弃。

作业四:(涉及第六章、第七章内容)

一、填空

1、P184;    2、P185;  3、P191;  4、P191---192;  5、P169---172第四节三个大标题;  6、P197; 7、P198---199;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拼音文字比较,汉字在保存语言、传送语言方面有什么独特的功能?(教材P156---157)

和拼音文字比较,汉字在保存语言方面的独特功能是更能超越时代,沟通古今语言。在传送语言方面的独特功能主要表现在能够超越方音,沟通方言。

2、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发挥了哪些重要的作用?(教材P159---161共七点)

第一、汉字是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工具。

第二、汉字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重要手段。

第三、汉字记录了生产技术,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物质生产的发展。

第四、文字为历史记载提供了最好的手段。

第五、汉字是文化教育最重要的工具。

第六、文字还被用来著书立说。

第七、汉字是文化传播最重要的载体。

  3、为什么说汉字对汉民族的发展壮大与国家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教材P161末段---162)

国家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而汉字对在中华大地上形成共同的汉语和共同的汉文化,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从而对中国的统一,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中国和欧洲的面积差不多,欧洲在历史上,一直处于分裂状态,现在仍然有几十个国家,而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而且在历史上,统一一直是发展的主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使用着形体稳定的、能够沟通各地方言的汉字。汉字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事务的需要,反过来,汉字为国家的管理提供了最好的工具。有了文字,就可以积累政治管理的经验,可以形成成文的制度法令。中国社会很早就形成了统一的国家,有了完善的管理体制,这与文字的参与有着莫大的关系。  

4、为什么说汉字为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提供了条件?(教材P162)

文字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主要工具之一,人们阅读文字的速度直接关乎到学习和工作的速度。中文阅读速度约是英文阅读速度的1.6倍。这就为使用汉字的人的学习、工作的高效率奠定了基础。

阅读不仅是学习的方法,而且也是工作的重要方法,不言而喻,对于需要阅读的工作来说,高效率的阅读,也就意味着高效率的工作。

5、为什么说汉字的运用有助于大脑的发展?(教材P171---172第二行)

汉字是意/音文字,它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既作用于人的视觉认识系统,同时又作用于人的听觉认知系统,因而比表音文字更有利于大脑的开发。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脑,左脑负责语言、数学、逻辑等方面的感知思维活动,右脑负责空间、音乐、想象、视觉等方面的感知思维活动。两个半脑,只有同时开发,均衡发展,智力才能健全。人的文字阅读活动是开发智力的重要活动之一,不同的文字对于人的大脑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汉字为“复脑文字”,认为汉字具有促进左、右脑功能平衡发展的作用。 

6、举例说明汉字承载了社会物质文化表现在哪些方面?(教材P174--175)

汉字系统承载着物质文化

甲骨文,金文、缣帛文字等等的出现都各自反映了当时的一般物质生产水平。汉字系统成员的变化,记载了文化的发展变化。例如,在《说文解字》中,马部字有123个,牛部字46个,羊部字28个,犬部字88个,金部字110,气部字3个。而在《新华字典》中有马部字89个,牛部字47个,羊部字38个,犬部字13个,金部字315个,气部字24个。这种变化,大致上记载了中国社会在古代与现代的不同特点,上古时期,狩猎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人们常常要与兽类打交道,所以犬部字非常多。在没有自动化机械的时代,人们要常常借助畜力,马是人们代步、运输、拉车的重要畜力,所以从马之字非常多。现代社会是工业经济时代,工业离不开金属与化学材料,所以从金之字大量涌现。

汉字个体承载着物质文化

从汉字个体的形体及其构造中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物质文化。

第一,古代一些器物用字的意符,反映了当时制作器物所用的材质。例如“桥”从木,表示造字时的,桥是木制的。“椀”从木,那个时代有用木材制作的碗。

第二,古代一些字形的形状,反映了古代一些器物的形制。例如“戉”、“殳”、“鬲”反映了古代一些器物的形制。

第三,一些字形的演变,反映了物质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例如“医”,繁体一作“毉”,一作“醫”,反映了医疗手段的不同。“炮”字形的变化反映了炮的变化。“礮”“砲”反映了这种兵器发石的特点。“炮”则反映了这种兵器中用火药的特点。

 7、今字的形体与古字的关系有几种情况?(教材P187---190共五点)

今字的形体与古字的关系有以下五种情况:

1、在古字的形体加义素形成今字。

2、在古字的形体加声素形成今字。

3、改变古字的义素成为今字。

4、改变古字的声素成为今字。

5、改动古字的笔画成为今字。

8、关于通假字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材193---196)

关于通假字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

1、确定通假字与本字的语音关系,要以古音为据,不能拿今音去衡量。

2、通假字与本字的对应关系。在古音通假中,哪个字借为哪个字,通常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而不是凡是同音或近音的字都可通假。

3、本字与通假字的使用频率问题。

4、对于通假字的确认要慎重。

三、解释句中黑体字的意义并写出今字

1、责----债;     2、孰----熟;   3、禽---擒    4、景---影

四、写出句中的古字,并说明增加或改变了什么部件成为今字

1、句中古字:契,增加意符“钅”,成为今字“锲”。

2、句中古字:取,增加意符“女”,成为今字“娶”。

3、句中古字:受,增加意符“扌”,成为今字“授”。

4、句中古字:莫,增加意符“日”,成为今字“暮”。

5、句中古字:说,改变了意符写作“忄”,成为今字“悦”。

6、句中古字:反,增加了意符“”,成为今字“返”。

7、句中古字:奉,增加了意符“扌”,成为今字“捧”。

8、句中古字:召,增加了意符“讠”,成为今字“诏”。

9、句中古字:没,改变了意符写作“歹”,成为今字“殁”。  

10、句中古字:陈,改动笔画写作“阵”,成为今字“阵”。

五、说明句中通假字的本义和所通之字及其意义

1、畔,本义是“田界”,通“叛”,是“背叛”的意思。

2、豪,本义是“豪猪”,通“毫”,是“毫毛”的意思。

3、亡,本义是“逃跑”,通“无”,是“没有”的意思。

4、趣,本义是“快走”,通“促”,是“催促”的意思。

5、适,本义是“前往”,通“谪”,是“罚”的意思。

六、找出些列句中的异体字并与规范字一并说明造字结构特点

1)災(2)灾。“”、“”造字结构不同。“”是形声字,“”是会意字。

(3)(4)埜。“野”、“埜”造字结构不同。“野”是形声字,“埜”是会意字。

(5)(6)脣。“唇”和“脣”都是形声字,声符相同,但意符不同,唇从口,脣从肉。

(7)黼(8)釜。“”、“”都是形声字,声符相同,但意符不同,

七、写出句中黑体字对应的繁体字

1、钟----鐘;  2、钟---鍾; 3、历---歷;  4、发---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