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内外专家金陵论稻(一)优质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昵称37581541 2019-12-01

我国优质稻发展是什么时候兴起的?目前发展现状、研究进展如何?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教授、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程式华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研究员团队等从不同角度向参会代表阐述了我国优质水稻的宏观调控政策、发展现状和育种策略。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教授深刻剖析了我国优质粳稻生产的历史和现状。1984年粮食大丰收导致劣质米大量积压,我国优质稻的第一次发展开始兴起,却止步于1988年的粮食大减产。199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高层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再次开启了水稻优质化的进程,却由于1994年粮食总产的下降而停滞不前。优质稻第三次发展开始于1996年稻米价格的大幅下跌,再次终止于2003年的粮食大减产。2004年以来,在国家各项农业政策的支持下,水稻生产快速发展,稻谷平衡有余,库存量保持高位。国家通过稻谷最低收购价调节和刺激优质稻生产,水稻生产已经向追求高品质和高效益转变,新一轮由政府主导的优质稻发展已经启动。陈院士指出,目前我国优质粳稻发展仍面临着异常的严峻问题:优质优价政策落实不到位影响生产积极性、优质稻米标准不一缺乏可比性、优质米品牌多乱杂市场秩序差、缺少权威性和有公信力的优质稻米评价体系等。针对这些问题,陈温福院士建议,我国优质粳稻发展要以食味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差异化的优质品种;选择好的地域生态环境开展优质粳稻生产;加深配套栽培技术和收贮加工技术研发;调整并落实优质优价政策;建立权威性优质米评鉴体系,最终实现让全国人民吃得饱,而且吃得更好。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教授以藏粮于技与粮食安全为主题,论述了我国水稻育种的历程与成就。我国第一代杂交稻的发展以野败型不育系配组的杂交组合大面积应用为标志,代表品种有南优2号、汕优2号等。随后我国育成了岗型、红莲型、印水型、滇型杂交稻,第二代杂交稻的代表品种有汕优63、威优64、汕优桂99等。他通过四步四重筛选、广适应性筛选、多基因聚合、抗性鉴定和测交筛选等多种技术相结合,主持育成了我国人工制恢研究中第一个强恢复系—“明恢63”。明恢63是我国杂交水稻组合配组中应用最广、持续应用时间最长、效益最显著、贡献最大的恢复系,利用明恢63配制的杂交组合汕优63在中国及世界上13个国家大面积推广,其强再生能力促成了再生稻在我国的大面积推广。谢华安院士强调,再生稻适宜种植区域广、增产潜力大、病虫危害低,对我国粮食安全和战略发展意义重大。谢华安院士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南粳系列优良食味粳稻的品质特征和产业化发展表示了极大的赞赏。他提出在目前的优良食味粳稻产业发展中,应注重育种技术创新,开展多学科协作攻关,培育具有丰产性好、抗逆性强、品质优、适应性广的四性新品种;加强优质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保障绿色高效安全优质生产;建立优质稻品种研发 种业 米业 超市、电商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提升米产业、打造米品牌、创建米文化,实现大米的优质、优价。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教授报告了我国部分优质粳稻的品质特征特性。他以2019年举行的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会的41份粳稻为材料,研究了粒型、外观品质、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淀粉粘滞性谱、米饭质构和食味等指标,发现参评粳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淀粉崩解值、消减值和回复值、米饭硬度差异相对较大。参评粳稻品种稻米外观品质和粒型长短不相关,米饭的专家感官评定分值与米饭食味计测定的食味值之间极显著相关。稻米各项理化指标中,直链淀粉含量、淀粉RVA谱中的峰值黏度、崩解值、消减值和回复值、米饭质构特性中的黏性和口感均衡性与米饭食味关系密切。食味较好的品种,稻米崩解值较大而消减值和回复值相对低,其米饭较软,冷后不易回生变硬。进一步分析不同地域来源的15个获奖品种的品质特性发现,南北两大地域的优质粳稻,无论是整精米的粒长、粒宽、整精米的长/宽比、还是米饭食味都没有显著差异。和北方粳稻相比,南方粳稻的外观品质普遍较低、蛋白质含量略高,米饭质地更柔软、粘性更大,口感均衡值略好。张洪程院士指出,南方优质粳稻通过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改善了食味品质,但同时带来了外观品质的下降,二者间的协调可能是今后南方粳稻品质改良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程式华研究员报告的题目是籼粳杂交稻育种策略与成效。程式华研究员利用籼不粳恢和粳不籼恢两种育种途径,创制了一批花时早、柱头外露率高的粳型不育系和配合力高、亲和性强的中间型恢复系,显著提高了杂种后代的产量,育成了协优9308、国稻1号、国稻6—9号、万象优11110个超级稻品种并大面积应用,创下了多个单季杂交晚稻的产量纪录,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10多项奖励。目前程式华研究员团队利用优异基因聚合的方法,导入控制品质、根系、制种效率、灌浆效率、抗病、穗型、抽穗期、粒型等性状的相关基因,在改良杂交稻产量和品质、缩短生育期、提高制种产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中国水稻研究所魏祥进研究员分享了胡培松院士团队关于我国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和稻米食味品质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回顾了我国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概况和我国优质稻生产的三起三落,指出强化中国稻米质量的时代已经到来,并认为稻米优质化、绿色化的可持续发展是振兴稻米产业发展的唯一出路。胡培松院士提出了中国优质稻米的四化发展战略,即优质稻生产多用途化、区划化、规范化和品牌化。根据目前食用品质改良的难点与热点,胡培松院士团队重点关注垩白和食味品质并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他们筛选出400余份水稻籽粒垩白及粉质突变体,成功克隆了控制稻米充实与淀粉合成的基因GIF2ADP葡萄糖转运子基因OsBT1、丙酮酸激酶基因OsPK2GBSSI合蛋白OsGBP1等多个水稻淀粉品质相关基因,为今后的优质稻米分子改良提供了宝贵的基因资源。在香稻资源与分子育种研究领域,他们成功创建简化定量香味特征物2-AP方法,建立了全球香稻种质数据库,整理了《香稻资源图鉴》。发掘了香味基因Badh23个突变型并进行了遗传驯化研究,发现了香味新基因Os2AP。利用辅助选择成功选育了一批香型两系不育系、恢复系,所配置的部分杂交组合在品比中表现优异,正在参加各类区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