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学》学习笔记271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9-12-01
第十五章 祛湿剂/利水渗湿/胃苓散祛湿和胃,行气利水

   在五苓散的附方里有个胃苓散。
(胃苓散《世医得效方》
【组成】五苓散  平胃散(各6 - 10克)
【用法】上二药和合,苏子乌梅煎汤送下,未效,加木香、缩砂、白术、丁香煎服。
【功用】祛湿和胃,行气利水。
【主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如水,以及水肿、腹胀、小便不利者。
笔记者摘自《方剂学》新世纪一版)

   胃苓汤是个常用方,我们说五苓散还包括平胃散,这些都有基础方特点,胃苓汤是用这两个基础方合并的,胃苓汤组成主要是五苓散加平胃散。
(附:五苓散方:猪苓 泽泻 白术 茯苓 桂枝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平胃散方:苍术 厚朴 陈橘 甘草(姜枣煎汤送下)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
   用少量一点苏子、乌梅,煎汤再送服这两个药,送服。

   在运用当中,如果治疗泄泻,它主要用于暑湿泄泻了,如果还不好可以用木香、砂仁、白术、丁香这一类,增加这种化湿健脾的作用。

   这个胃苓汤的一个作用,主要是祛湿和胃、行气利水。
   它主治夏秋之间,夏秋之间很多它是水湿较重,容易伤湿了,脾胃如果受到寒湿之气,伤了脾胃,湿走肠间,水谷不分,泄泻如水,也就是说水泻,泄泻水分较多,湿浊较重的这一类,胃苓汤用于以泄泻为主,临床用于泄泻为主,同时也能用于水湿泛滥引起的水肿。

   如果水肿腹胀,一般都小便不利,小便不得出路,水湿不得出路了,而胃苓汤在临床运用用于泄泻更多,用于水肿也可以用了,当然还可以配合水肿形成的一个根本原因,加减运用了。
   用于泄泻、水泻这是个主治当中,最常用、最主要的方了。
   因为它功用以利水,利小便可以实大便,这也是中医对于泄泻的一种治法。利水同时呢,五苓散里边有利水的药物了,平胃散里边它有一种燥湿和胃,同时其中厚朴这些也有行气作用,所以两个方结合以后,体现了祛湿和胃、行气利水相结合,既恢复脾胃功能,又祛除水邪,达到治泄泻的目的,这是个常用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