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通鉴」智伯之死:强人政治的必然代价

 wlr6688 2019-12-01

智伯之死是《资治通鉴》里讲的第一个故事。如何看待他的死?司马光以此引出了他的才德论。对于这一观点,之前文章有过剖析,而这次我想从强人政治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件事。

「读通鉴」智伯之死:强人政治的必然代价

最近这些年,自普京以来,强人政治在世界政坛上越来越活跃。究其原因,在于全球经济持续走下坡路,各个国家日子都不好过,因此和平、稳定的局面逐渐往动荡混乱的一面演变。而越是时局动荡之际,人们越渴望有个坚毅果敢、敢作敢为的强人出头,为世界指出一个通往美好时代的道路。搁中国古代,就是老百姓每每盼望能出个所谓的治世明君。

回到智伯生活的时代,这正是一个大转型的时代,正是周天子的宗族国家体系,即我们熟知的封建制度,瓦解速度越发加快的时代。此时,个人前途如何,家族如何发展,国家往何处去,皆是不确定的事件。于是乎,人民迫切一个强者指引他们、带领他们走向新的时代。

「读通鉴」智伯之死:强人政治的必然代价

对于智氏家族来说,智伯担当的正是这样的角色。他的理想不难猜测,就是化家为国,一如后来的田氏代齐,至少是三家分晋,各为诸侯。

翻开《资治通鉴》中智伯的事迹,无一不体现着强人政治的典型作风:强势、说一不二、个性鲜明、绝不妥协···这既可以说智伯的有意为之,即是他本身的性格,也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时代对他的要求。

然而,一旦被贴上强人领袖的标签,他就得永远按照这种人设去行事,否则他的威信、他的政治资本就会被一朝清零,这是硬币的两面。

「读通鉴」智伯之死:强人政治的必然代价

所以,在攻打赵氏家族的过程中,尽管战争十分艰难,尽管晋阳城围了一年有余也不见指日可待的成功,尽管有谋臣说盟友有叛变的可能性,但智伯却不能妥协,不能面对无功而返,不能面对一旦盟友叛变自己身死族灭的可能性,他选择一条路走到黑。

对于这一选择,你可以说这是一个强者的自信,但同样地,你也可以认为这是强人政治下的必然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