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起学《论语》15.16卫灵公篇——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

 文冠厚朴 2019-12-01

一起学《论语》15.16

卫灵公篇——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


【原文】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白话】
孔子说:“从来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没办法了。”
 
【释词】
如之何:怎么办。按:此词叠用,表示熟思审处之辞。本章可从“心思计虑”看,亦可从“咨询于人”看。
末:无、不。
 
【先贤精义】
朱子曰:不如是而妄行,虽圣人亦无如之何矣。
钱穆曰:其人不知熟思审虑,虽圣人亦无如其人何也。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孔子勉人慎思也。天下凡事皆有义理,必熟思之而其义始精,必审处之而其理始当。使于临事之时,不能反复裁度,心口相语,是不能熟思而审处之矣。此等人率意妄行,是非利害有所不顾。虽与之言必不见信,吾且奈之何哉?是以古之君子穷其理于无事之先,察其几于有事之际,《虞书》所谓“惟几惟康”,《商书》所谓“虑善以动,动惟厥时”者,此也。谋国者其念之哉!
刘宗周曰:如之何如之何,非悬想也,自修自证,自叩自灵,辕转寻求,必恍然而后即安,所为深造,自得者也,进德修业皆是也。
陆贾曰:孔子遭君暗臣乱,众邪在位,政道隔于王家,仁义闭于公门,故作《公陵》之歌,伤无权力于世,大化绝而不通,道德私而不用,故曰“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此木轩四书说》曰:此章与季文子章对看,彼欲其果断,此戒其轻率。既精审又果断,处事之道尽矣。
 
【附录】
《论语注疏》曰:此章戒人豫防祸难也。
河东侯氏曰:天下之事当防微杜渐于未然之前,故不曰如之何。若至于已然,横流极炽,无可奈何之后,虽圣人亦无如之何矣。故曰“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李充曰:谋之于其未兆,治之于其未乱,何当至于临难而方曰如之何也。
郑汝谐曰:如之何如之何者,急遽无所处之辞也,夫子未尝为是言。事至于此,无所用其力也。起福于未形,消祸于未萌,其圣人用智之所乎
陈祥道曰:老子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书》曰“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诗》曰“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礼》曰“言前定则不跲”,荀卿曰“先事虑谓之健;先患虑谓之豫”,扬子曰“用智于未奔”,此皆思患豫防而不曰如之何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此之谓鱼去沙而思于木,毂碎破而大其辐,渴而凿井,斗而铸锥,则将噬脐,无及矣。古之善用兵者以虞待不虞,善医者不治已病治未病,况君子之于事乎?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注》《论语新解》《论语学案》《论语集释》《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意原》《论语全解》《论语集说》《新语》《四书解义》《此木轩四书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