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阳神,埃及

 zdjphoto 2019-12-01

埃及一个神往已久的地方,这次我终于实现了心愿。而且仿佛在短短时间里游历两次。一次是10天行踏埃及的土地,一次是回来用一个月细读古埃及。“人走千里路,手捧万卷书”,越发领悟古人真言。作为一个最早的古文明发源地,埃及有太多可以去看可以去写。

(尼罗河)它有6000公里的流域,由南往北从埃塞俄比亚的高原流入地中海,贯穿整个埃及,蜿蜒秀美的尼罗河是埃及的生命线也是事业线。河流泛滥冲积让两岸的沙漠变为肥沃的土壤,人们耕地养息棉田连绵稻花飘香。沿岸的人们在四五千年前就知道如何掌握夏季洪水的规律,他们河水泛滥收肥,退潮播种,秋天收获,年复一年与大自然与母亲河为友,充满了生机。我们在河畔不少地方看到深井里有台阶,问问身边当地的导游阿杰,他说是古时人们通过步数去检测记录每年尼罗河汛期的水位,也是收集当时的大数据。这和印度的阶井不一样,那是城市的民众生活取水交流的集散地。小建筑真的很有意思在不同的环境呈现不同功能和作用。为防止洪水对两岸城市的影响对人们生命危害,1960年在埃及南部修建了阿斯旺大坝,每年凶猛洪水得以控制调节,水动能发电满足了整个国家的需求。放眼南望因筑坝淹没的万顷良田围合了世界第二大的人工湖纳赛尔湖,美丽而平静。当愚公移山改变大自然的时候,大自然一定有呐喊也有反作用力。筑坝虽安全保障,但没有了定时泛滥让土壤失去了周期性补给肥力和水分,沿岸的数千年历史文物被淹没,下游的水质被影响,这与长江三峡改造一样。如何与大自然对话,是人类恒久的命题,一不小心,就像《尼罗河上的惨案》男主角在自己腿上加了一枪。

(金字塔与神庙)到埃及最期待的一定是见到金字塔。感受它的巨无霸的体量,果真看到这三座金字石山傲然耸立在尼罗河西岸的撒哈拉沙漠之上,与天与地三者共融。我和东明小心捏着摸着这近五千年的巨石,想象它走过的每个千年和风沙烈日对他的拷打,可谓“人怕时间,时间怕金字塔”。我们一群人通过一个通道来到法老胡夫的墓室,石壁地道非常狭窄,要弯腰爬行数十米,大家都气喘吁吁小心翼翼挨个跟上生怕落下手机眼镜,我们都笑言盗墓一定不能是个胖子。太阳西沉清场的哨声响起,霞光横斜印在金字塔,这刻感受它的明暗感受它的素颜,大美。埃及神庙与金字塔同样震撼,金字塔法老陵墓在西,是与太阳神西落东出轮回再生,而神庙在尼罗河的东岸是供奉诸神,是法老祭司与民众共同尊神迎神送神的场所,是人们的精神家园。神庙都是不同王朝的法老建立,法老们都爱建神庙都是建筑师,神庙遍布壁画,同一个神庙有不同法老刻画的痕迹,有趣的是千年涂改千年叠加。在几大神庙中我最喜欢是拉美西斯二世修建的卢克索神庙,那里排布着很多滚圆的柱子,你看到一定很想抱一下,实在太大了,我们试着三人拉手都抱不过来。我也特别注意到神庙门楼入口只耸立一座25米高花岗岩的方尖碑,另一侧方尖碑在1836年法国用一座钟塔交换了,放在法国巴黎的协和广场。我隐约记得在十五年前去巴黎看过也听过这个故事,当时在心里就埋下了一些联想,没想到今天在这里重逢。

(法老)“……几名女仆围拢过来,有的手捏剃刀为法老剃须,有的以镊子细致拔掉法老身上新长出的体毛,有的则为法老按摩以驱除疲劳,如此光景持续良久,法老终于出浴,女仆们轻轻为法老擦干身上的水,然后用上好油膏涂抹法老的身体。当法老的身体散发出扑鼻幽香之时,女仆们又引法老来至铜镜前,开始为他整理晨妆。画长眉、描眼影、戴假发、佩珠宝,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我摘录书中这一段,感叹这些法老生活得多精致,数千年前一点都不比我们当下逊色。法老是国王也充当神的使者,将神的意愿传递给大家,所以人们都信服依赖听从法老。法老建造神庙是对神衹祭祀也是建立自己王权的国威。在这里每逢宗教节日法老接受子民的敬仰。法老们一即位就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数千年来他们不是在沙漠摆一座金字塔就是在同为尼罗河西岸的帝王谷挖暗道建陵。值得一说,在法老里也有两个女法老。一个是摩斯王朝的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在位二十年期间参与了底比斯最古老最大的卡纳克神庙群的建造。也同步为自己在帝王谷建造了陵墓,它以山体为背景三层退台特别有气魄,中轴台阶两侧柱廊排列比例柔美。另一个就是埃及王朝的末代法老绝代妖后克娄巴特拉,她虏获了古罗马凯撒和安东尼两位皇帝之心也送走了王朝。不妨静心看看四个小时的电影《埃及妖后》找找不同角度,红颜是福是苦各自品尝。

(信仰)在埃及期间不时在凌晨三四点的时候传来附近清真寺宣礼塔传经文的声音。阿杰也常和我们在车上说一些伊斯兰教的事情,穆斯林很早就起床祷告,而且一天五次,很多上了岁数的人还习惯了清晨到清真寺礼拜,非常虔诚。这次游学看了很多清真寺的建筑,发现不像基督教堂那么有中心感,它们喜欢围合平等,特别是柱子回廊中部有露天的广场,自在舒展与天地结合。我在想,我感受过世界很多地方聆听过不少地方基督教教堂诗歌,在不丹推转经筒感受藏传佛教,在印度教的庙宇听经文,在埃及目睹人们在清真寺静心祷告,不论哪个宗教哪个场景都给人很祥和从善的感觉,这也是信仰对人心灵的洗涤。回望我们国内寺庙香烟林密,大家进庙烧香拜佛求财求爱求子求平安,皆是伸手去要的,鲜有人让佛教走进内心洗炼自己。

(永生的死亡)埃及人们倚河为生,是尼罗河馈赠了农耕文明,一年三季。撒哈拉沙漠风沙气候使干尸保留原状,竟触发了整整流行于古埃及五千年的木乃伊风尚。人们对亡灵复生也充满了奇想和有庞大神话体系,需在冥界过关斩将连太阳日落也被视为太阳要死去,其亡灵也在冥界过十二关口才复活旭日东升。古埃及人们一出生就为来世做准备,这是他们的生命文化。参观埃及博物馆可以在尾段看到法老图坦卡蒙在帝王谷出土的八层金棺,因为没有被盗墓一切保留完整,从出土的所有陪葬品金器木器可以看到3000多年前古埃及的文明程度。公元前三千年古埃及通过贸易将埃及古文明传递到克里特岛再延伸到希腊及欧洲大陆,而在公元前三百年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又借道希腊南下占领了亚非欧的领土,之后其部将托勒密接管成为新的法老,但就算是在埃及建新都亚历山大港也一直延用古埃及的文化,同时建立神庙。之后的古罗马、波斯、阿拉伯、奥斯曼、法国、英国都占领或殖民埃及,但他们对埃及古文明从不抹杀,而且不同时期的各国家参与考古和文物挖掘保护,让埃及的神庙和世人得以相处。然而我们东方的黄土地,那千年前的唐宋盛世大唐建筑,几乎没有任何保留,除了气候、材质、体量以外,更多是要对古迹有颗敬畏的心。

(再看建筑师)每次跟有方团几乎都是建筑师,然而这个埃及之旅来的更多是人文喜爱者,大家热衷于探访神秘的埃及文化。途中大家不时有小聚畅言,都会被埃及久远的文明深深吸引。晚间这次同行的朱涛老师还在不同角度分享埃及的文明与建筑,内容有趣精彩让疲惫的大家意犹未尽,杰哥也席地而坐听课记录,不同角度的知识对他带团会有新灵感,他是个很懂中国文化的人,有思维也搞笑全团都喜欢他。晚间我和东明常在捧茶聊天,自然谈到更多的是建筑师的行走阅读。贝聿铭如果没有埃及行走如何会在罗浮宫中心放置玻璃全透金字塔,如何能将伊本图伦清真寺中庭广场的小建筑切面运用到迪拜伊斯兰艺术博物馆顶部的设计。而1954年,金字塔出现在路易斯·康,在美国设计的犹太人公共浴室的屋顶上,四个金字的帽子围合着一个小中庭,不仅创造出一种“秩序”,而且带着“信仰”和“光明”。我们离开埃及那晚讨论起一个话题,埃及印度伊朗希腊包括我们自己为什么拥有数千年的文明古国,却在整体上无法与只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美国相论,这个再探讨。

1869,11,17是苏伊士运河的正式通航,后天刚好是一百五十周年纪念日,这个曾经充满战火地域,为你祝福为你祈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