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推

 指尖上的星空ru 2019-12-02
小儿推拿常用穴

1、 脾穴(离心:清;向心:补;来回:清补)
作用:健脾调中,消食滞,化脾湿,增强食欲等。
主治:伤乳食,消化不良,脾虚泄,黄疸,湿痰等(脾可以泄也可以补。脾土生肺金,咳嗽多痰时做清补脾是主穴之一和加逆八卦主穴,清补脾能清除脾里的寒或热,又能补脾的运化不足,因为脾虚才生痰,痰动带动气动,才形成咳嗽。泄板门脾:舌苔白厚或黄厚,胃热的时候会清两天板门脾再改做清补脾)
2、板门穴(离心推)
作用:清脾胃热,调理气滞,化积食,呕吐,胃口差,止胃热引起的吐泻和发热等。(不能补,只可泻,因为会胃气上逆导致呕吐)
3、 肝穴(离心推)
作用:平肝熄风,解热镇惊,开郁除烦,和气生血(只可泻,不可补,因为肝木克脾土。肝虚可以补肾,肾为肝之母,补肾即为补肝)
主治:目赤,感冒,头晕头痛,烦躁不安等。
4、 心穴(不动穴)
作用:清心火,利小便,弄舌(本穴临床极少用,如需用时以天河水代之)
主治:口舌生疮,小便赤涩。
5、 肺穴(离心推)
作用:疏风解表,顺气化痰,止咳利咽,补益肺气。
主治:伤风感冒,咳嗽痰喘(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麻疹不透,便秘。
6、 肾穴(向心推)
作用:补肾益脑,益气养神,纳气定喘,温下元,止虚火。
主治:先天不足,遗尿,小便短赤,五更泄泻,咳喘。
7、 大肠穴(离心推:清;来回推:清补)
作用:调整大肠功能,固肠涩便,退肝胆之火。
主治:泄泻,便秘,肝门红肿(肠热不明显来回推,清补法推。肠热则用泻发。如吃错东西拉肚子,先泻到拉清后,再做清补)
8、 小肠穴(离心推)
作用:利尿止泻,分清降浊,清膀胱之热。
主治:尿闭,小便不利,口舌生疮,水泻无小便(眼睛小眼角红代表小肠火旺,需清小肠,大眼角红则是大肠火旺)
9、 八卦穴
作用:逆八卦可降气,消导,化痰,止咳,平喘。(主治感冒咳嗽有痰)顺八卦可提气,用于食欲不振,助消化。(消宿食,拉肚子是热泻取顺八卦20 清天河水20)
10、四横纹
作用:通气,化积食,消腹胀,清脾胃指热,促进食欲等。
主治:咳嗽时的主穴之一。
11、天河水(向心:小清;离心:大清)
作用:清热解表,安神除烦,泻心火,利小便,化燥痰。
主治:感冒发烧,惊风,夜啼,口舌生疮咳嗽痰喘,腹泻等,一切热症均宜(发烧39度以下推天河水,可以补肾阴,滋润五脏六腑。阴虚内热,阳常不足,嗓子发炎都可以做,心绪不宁等。)
12、退六腑(离心推)
作用:凉血,止血,解毒,退实火引起的发热,消炎,消肿,化热痰等。
主治:高热(39度以上)、急惊风,实热痰喘,便秘,痘疹,一切实热症均可。
13、上三关(向心推)
 作用:培补元气,助气活血,温阳散寒,发汗解表。
 主治:高烧退六腑30分钟后,补5分钟三关。先天不足,表虚自汗。
14、外劳宫(顺时针揉 逆时针揉)
  作用:去五脏六腑之寒,温阳散寒,升阳举陷,补阳气,止腹痛或关节疼痛。
主治:一切腹痛,久泻不止,风寒感冒揉之取汗。
15、二马穴(顺时针揉 逆时针揉)
  作用:利尿,利湿,补肾阴,大补元气,滋阴补肾,利水通淋。
  主治:先天不足,气虚喘嗽,小便闭塞,虚火牙痛,脑炎后遗症,一起虚症均宜。
16、一窝风(左右揉法)
  作用:发散风寒,宣通表里,温中行气,祛外邪。
  主治:伤风感冒、腹痛(流清涕,独穴治20—60分钟)
17、运水入土
  作用:润燥通滞。
  主治:便秘、遗尿等。
18、小天心
  作用:通气开窍,安神震惊,清热明目,止咳利尿。
  主治:惊风,实热咳喘,目赤肿痛,治疗一切眼疾病的主穴。如受惊吓可晚上睡觉前按揉太冲穴各3分钟,揉小天心10分钟,泻肝10分钟,揉百会50下。
                       感冒篇
感冒:头部四大穴 搓鼻翼揉迎香 一窝风 大椎敷红豆 捏脊
1、 风寒感冒:孩子脸色苍白,畏寒,流清鼻涕,无汗,引起头痛,咽喉微红,不爱喝水(只做一窝风即可10—50分钟,如寒已入里,改做外劳宫)
2、 风热感冒:黄鼻涕,面色红赤,咽喉肿,唇红,喜欢喝水(平肝清肺 天河水 泻板门脾各10—20分钟)
3、 风寒咳嗽:咳出的痰是淡淡的液体(感冒时不吃海鲜、鸡,鸡生风引起咳喘,猪肉少吃,因为猪肉除了脂肪就是湿,需清淡饮食)风寒性感冒引起的咳嗽是寒咳,外劳宫 逆八卦 四横纹各10—20(痰多咳少,做清补脾 逆八卦 四横纹各10--20)
4、 热咳:面色红赤,喜欢喝水。(逆八卦 四横纹 天河水各10--20)
5、 半青半白半黄的鼻涕,取分阴阳穴
6、 刚刚发现流清涕初期,马上一窝风 外劳宫
咳嗽篇
咳嗽主穴:泄板门脾 逆八卦 四横纹(副穴:平肝清肺清天河);搓前胸后背。
寒咳:加外劳宫。停水果,酸奶,素食为好。
热咳:泻板门脾 平肝肺加清天河各5分钟,也可以大鱼际揪痧
虚咳:脸色苍白,久咳,加二马。平时容易气管炎咳嗽的多搓前胸后背,推肩胛骨。用红豆包多敷大椎、天突、膻中。痰多粘的多用拍打法(云门、中府、后背)
                       发烧篇
发烧:头部四穴祛风解表 39度以下清天河水、39度以上清取天河水,或打马过天河 推后背。不冲澡,可泡脚。
注意观察:
1、 手脚凉:如手脚凉,易温度续高,需搓热手脚及涌泉,马上上三关补阳气,再做退烧手法。
2、 精神:警惕是否有高烧惊厥史,紧急或晕睡40度无汗时掐二扇门让大哭发汗、耳尖刺血。
3、 大便:发烧过程中通便很重要,尤其积食烧。可顺时针揉腹30 下推七节骨5分钟,或做清大肠、运水入土帮助排便。
4、 判断发烧原因:感冒引起的恶寒风寒发烧,先处理急再治缓,退热再治鼻涕。
外感热邪风热烧,多做清天河退热。
积食烧:必须排便 顺揉肚子 平肝清肺清天河各10分钟。
咽炎烧加:推嗓子,合谷敷蒜泥。
惊吓烧:配合转小米。
退六腑可去五脏六腑之热,大寒穴需补三关。
5、 反复发烧,舌苔厚,脾胃湿寒,心肺热:艾灸中脘 肚脐5分钟,然后找到肚子周边的硬块揉开。
                         呕吐篇
主穴:泻板门脾
寒吐:吐出来东西少,次数多;
实吐:大便干结,一吃就吐;
虚吐:饮食所伤,长期脾虚,呕吐,拉肚子;
虚热:调理加二马;
流行性呕吐:呕吐之后禁食禁饮2小时,2小时后用生姜频饮(生姜水煮半小时)。
           清补大肠,清胃,清补脾,捏脊9遍,揉肚子(大点的小朋友可以艾灸肚脐、中脘、足三里各5分钟,每天一次)
腹泻篇
腹泻主穴:外劳宫
寒泻:舌苔白色,甚至大便也有点白,就是肚脐着寒了,大便无臭,外劳宫10—60 盐炒花椒热敷肚脐。
热泻:顺八卦 天河水各10—20(舌苔不白,大便又是蛋花状,是吃坏了东西,需拉吐干净才好)
伤食:伤食有气,脾不运化,大便臭(泻板门脾 四横纹 顺八卦 平肝肺)多喝小米粥,少肉,清淡饮食。大便有绿色是有寒,需加强外劳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