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挖出姜子牙“天书”,内容迟迟不敢公布,专家:太神奇了!

 敦厚书屋 2019-12-02

1972年,考古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其震惊程度不斥于兵马俑的发现,那就是山东临沂的银雀山汉墓发现了大批竹简。经过整理修复,专家发现这批竹简包括了九部奇书,其中《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发现,揭开了困扰学术界近两千年的悬案,原来孙武和孙膑并非同一个人,《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也不是同一本书。除此之外,专家还从中发现了姜子牙“天书”,这个消息立刻在考古界炸了锅……

说起姜子牙,人们脑海中很快闪现的往往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还有他推翻商朝、建立齐国的光辉事迹,在今人看来姜子牙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如此神人,现代人无法与之联通,简直遥不可及,实在遗憾!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姜子牙曾留下一部著作,将他的思想融入其中,由于内容博大精深,太过神奇,被后人称为“天书”。

姜子牙“天书”的原著名为《周书》,经过几代人的传承,这部著作被称为《太公》。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太公》共237篇,包括《谋》81篇,《言》71篇,《兵》85篇,全书以姜子牙与文王、武王对话的形式呈现。

《太公》在历史传承中屡遭散佚,到唐朝时只留下几篇残卷,后人将这些残卷进行整理,成《六韬》一书。但自宋朝至清朝,尤其是当代人普遍认为姜子牙根本没有著什么书,《六韬》系后人假借其名伪造的。直到银雀山汉墓汉简的出土,给了世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在这批汉简中有7篇与流传的《六韬》基本吻合,其余7篇为佚篇,虽不是初始版本,却也对补充《六韬》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全书内容13年之后,考古界才对外公布,专家也不由感叹此书简直太神了!

尽管《六韬》只继承了姜子牙思想的几分之一,但仅这些渣渣也够无数后人顶礼膜拜的,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也就是说聊军事、玩权谋,姜子牙就是祖宗。

一般兵书重在战略战术,但《六韬》不仅重军事,还尤其善于搞权谋,在《文伐》中专门列举了12条阴谋诡计,不得不令人叫绝,甚至在商场上也很实用。总之姜子牙对人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从德和利出发,其用人思想和文伐思想令人佩服。在这种思想下,姜子牙主张用兵要见机而作,以谋略取胜,而不是力战。

北宋时《六韬》被列为武学必读书目,历史上的权谋大师张良、诸葛亮都将《六韬》作为枕边书。对于这样一本天书,日本自然是不会放过的,早在日本的战国时代,其军事顾问学校就将《六韬》作为了教科书,在日本国内关于《六韬》的研究著作更是达30多种。另外西方第一次翻译的中国兵书就包括《六韬》,朝鲜、越南更是争相翻译出版。18世纪,《六韬》传入欧洲后,相继被翻译成十几种版本。

跨越3000多年,姜太公的雄浑思想依然熠熠生辉,堪称国之瑰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