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人打交道总受挫,如何破?!

 吴卅兒 2019-12-03

在与人想处的时候,必须要搞清楚到底是看清冲突的本质,发现不可逾越的鸿沟之后的理性放下。还是遇到困难时的退缩和逃避。任何人处于不安之中都是一种煎熬。人心之中如果没有信念,是无法长期处于煎熬之中的。一部压抑的电影《小丑》能够风靡一时,引发广泛的共鸣,可见这个社会中的人心都病得不轻。《A97:别找借口,远不到会猝死的程度!》中有这么一句多年亲身实践得出的结论:人最开始的优势是技能,其次是智慧和才能,最后是一种面对不确定的远见和定力。筛选人的门槛,首先是技能,其次是才能,最后是远见和定力——越靠后就越艰难,所以,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遇到挫折和困难马上会退缩甚至躲起来。人的虚伪之处在于,往往需要为遇到困难就逃避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所以,人有时候自己都会混淆:到底是看到了本质的理性抉择,还是遇到了困难在寻找借口。

普通人只能理解简化的事物,于是,在此给出一个简单的判断方式——任何双方关系能否稳定的发展和维系,只需要看一个点就能判断:是否存在鄙视!只要存在鄙视,哪怕是非常隐蔽的鄙视,彼此疏离的裂痕都必然越来越大,无法弥补。任何外在的问题都可以被解决,但是人心之中的不平是无法通过外部的辅助来解决的——那种心境就如同抓痒,越抓越痒,越痒越想抓,直至鲜血淋漓。任何关系的毁灭都是从停止交流开始的——这一点在任何范围之内都能够得到验证:当国家之间的商贸停止之后,误解、猜忌和战争就会接踵而至!

最不能接受

自己最不能接受的东西为自身与外界的关系设定了硬性的边界。人可以暂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是必须知道自己最不想要什么——那些不能接受的东西会成为自己行动和决策的关键要素,从而为自己与外部设定了边界!为了守住这个边界,你会愿意付出高昂的代价,甚至不计成本。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依据理性的取舍,即便存在更有利于自己的选项,人为了回避不能接受的东西,也会主动放弃理性的选择,并找一堆借口来掩饰极力回避不能接受的事物。

在人的决策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恐惧和渴望。价值判断因人而已,即便对于同一件事,有的人觉得【值】,而有的人则会得出【不值】的判断。不同的判断驱动不动的行为,因为人的行为是紧随判断的,这一点在《精神结构》中反复阐述过:人的所有行为都源自内在的驱动力,内在的驱动力来自于精神结构对自我与自我与外部资源关系所形成的判断,以及基于此判断所形成的生存策略作用于现实的结果。

对于任何生命体而言——无论是个体还是由个体构建而成的共同体——所有让其无法接受的东西都是会将自身置于危险之中的关键因素——不管表现形式如何,这种“危险”都与丧失自己存续所依赖的资源有关。不管是丧失具体的资源还是丧失抽象的资源,也不管是丧失未来的资源,还是当下的资源,总之,不可接受的东西会让自己丧失这样的资源,继而危及自身的存续。人处于社会关系之中,每一个连接都是资源节点。所以,被孤立才是一种让人恐惧的惩罚。

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建立连接的双方,自身的行为如若会给对方制造出不可接受的事物,结构性的冲突就不可避免,误解和猜忌皆来源于此,而且任何细微的火星都会引燃熊熊烈焰,甚至自我强化循环叠加。因此,如若不能理解其所处的生存结构和精神结构,也就无法理解其恐惧和诉求所在。其行为也就无法预期,根据其行为作出的任何判断都会进退失据。

最渴望拥有

人最渴望获得的东西肯定是自己最匮乏的。甚至不相信自己能够轻易拥有。所谓因缺有需,才会引发狂热和痴迷。人永远都无法被说服,也永远都无法放下心中因为缺失所激发出来的诉求。就好比你饿的时候,必须要用食物把肚子先填饱,你才会不被饥饿感所驱使。需求的强烈程度往往与内心渴望的强烈程度成正比,在内心的需求没有满足的时候,任何其它的行为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如同饥饿感会时刻提醒你处于匮乏和痛苦之中,任何举手之劳都会让自己感到疲惫乏力,而且难以忍受。

创造增量才是解决一切匮乏的根本出路。如果困在存量之中,不管怎么腾挪最终都会消耗殆尽。某种自身拥有的东西,如果发现对方也拥有,往往会找到共同的连接点,继而引发共鸣。如果自身缺乏的东西在对方身上被发现,往往会把对这种东西的渴望投影到那个人身上,继而转变为对整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在对方身上也发现自己匮乏和厌恶的特质,就会叠加对所投影的人的讨厌和疏远。那些看谁都讨厌的人,真正讨厌的是自己。而且对自己任何地方都不满意,因为人不能否定自己,所以会痛恨那些被投影的对象。

对任何渴望拥有的东西都要警惕。它的反面正是自己极度缺失又渴望的东西。当自己不自觉的把这种强烈的渴望投影到一个对象的时候,往往会忽略这个对象真实的状况,而不断的在对方身上寻找契合脑中结论的证据。反之亦然!事实上,所有的失望和伤害都来源于此。

最渴望的东西必须是自己获得的,而不是外界赠予的。因为前者才是对自我的补齐,完成自我精神结构的持续升级。任何人都会有脆弱的瞬间,任何人都会有逃避的瞬间。但是,总是处于虚弱和逃避状态的人是无法持续的拥有任何美好的事物的。求之不得所叠加的痛苦是这个生存结构中的死循环,破局才能新生——鸡蛋被外部打破只能是食物,只有内部打破才是生命!

具体的模型

中国式合作往往以模糊不清的憧憬开始,以反目成仇的埋怨结束。为什么会这样呢?你看中国的诗歌和绘画就会明白:它强调的是写意!意境是一种感觉,缺乏稳定的结构形态,而且千人千面。我们在《C5:文化的本质》中阐述过:为什么越底层的人用的词汇和表达的内容都更简单呢?因为多维度的世界它理解不了,所以就按自己能理解不部分简化之后传递出去,而接收方所能够还原的部分决定了彼此真正能够传递的内容。一种意境能够被准确传递,需要太多的辅助,也需要具备太多的前提条件。这本身就是用极高的门槛在筛选!

我们在《C30:如何追女神!》中有这么一段原理性的阐述:理解某个群体的文化特征,往往能够预见彼此获得安全感的侧重点——所谓文化就是在共同的生存环境中形成的生存策略。这种文化既然是一种生存策略,往往会渗透到所有成员衣食住行的生活细节之中,并雕塑了这些成员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社会心理。理解了这一点,就能理解文化差异可能会在更深层次造成的冲突和撕裂。反之,借用这种文化惯性对人的影响,更有利于让对方获得确定性和安全感。个体之见构建起超越各自的共同体,高密度的连接让彼此感觉自己拥有资源并处于确定性的安全之中。共同的生存策略意味着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天然存在大量能够建立连接的共同点,它让营造确定性和安全感的成本大幅降低。拥有相近生存策略的个体背后的家族成员的生存策略也不会偏差太大,也就进一步降低了营造安全感的成本,并呈现指数级的降低趋势。这才是“门当户对”背后的底层逻辑!

然而,这是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因为在适配的时候,无论是自我判断还是对外部的判断都可能存在扭曲和失真。造成错位的不仅仅是以小博大的诉求,还有以偏概全的后知后觉。因为人最看不清的就是自己,无论个体还是群体都天然具有自我遮蔽性而浑然不觉。

提高匹配度最佳的方式是量化。所以,自我缺失感越少,对外部的要求也就越少,匹配度也就越高。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你的腿脚不好,你要行动就需要轮椅。如果你的耳朵听力不太灵光,你要保持正常交流就需要助听器。当一个满足你的各种诉求的人出现的时候,必然也能满足其它人的诉求。而其它人不需要轮椅和助听器就能正常交流,必然更轻松,甚至接足先登。在生活中人的自我遮蔽性最突出的表现为:当自己想要的东西出现的时候,永远只看到自己而本能的屏蔽了所有其它有同样诉求的人,忘记自己永远处于多对多的竞争格局之中。

一厢情愿总会以悲剧收场。我们总是要问自己能为别人提供什么价值。在商业环境中,我们的存在依赖自己为客户创造的价值。这就如同拿破仑所言:我乃战功所着就,需赖战功以维持。不管覆盖其上的那些冠冕堂皇的东西堆砌了多少,底层的逻辑永远是这样的。两个企业之见的密切依赖于同一条交易链条上的配合密切程度。而两个人想处的时候,侧重为三个价值:成长价值、实用价值、情绪价值。成长价值是创造增量的,大到两个国家之见的关系,小的个人之见的关系,如果无法创造增量,只是一味消耗总会无法长久。所以,创造增量的成长价值是核心中的核心。所谓的德不配位,就是即便偶然获得也无法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紧张兮兮。实用价值就是解决眼下的各种现实问题。而情绪价值则是能够恰好弥补对方内心的某种情感缺失或者情感诉求。在此三者之中,提供情绪价值的成本最高,风险最大,也最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

人心之中的有些东西是不可逆的,一旦回过头去就会清晰的发现,有些经历在内心造成伤痕是无法修复的,它又会对未来的心态和行为造成致命的影响。其造成的最大伤害就是对安全感的腐蚀——安全感缺失的越多,就更难以忍受不确定性和未知带来的恐惧。也自然而然的对外部有着极强的控制欲,就像《海上钢琴师》对88个固定音符的执着控制一样。1990身上的那种孤独、自闭,不敢面对的状态,都源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害怕被拒绝,宁可错过也不主动;害怕被孤立,宁可压抑也不表达;害怕做事没有结果,宁可不开始或者随时作好撤退的准备。即便如此,却会在内心深处渴望称心如意的完美结局。如同冥冥之中上苍私人定制的礼物,一切都毫不费力又称心如意。这是所有憧憬的开始之处,也是所有痛苦的徘徊之所...

人的基本需求是一切的外在驱动力,人都在追求生活的意义,幸福感,相互之间的连接,以及产生积极的影响力。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非常具体的,它不是抽象的感觉而是具体的模型。所有追求的感觉就如同海滩上的细砂一样自然而然的覆盖其上。即便是梦想也是非常具体的,它是一个完整的结构,由方方面面的具体形态搭建而成。即便是一座宏伟的教堂或山巅之上的城堡,之要有蓝图也是可以被构建起来的,模型越精准,也就越容易实现!

《结构学》版权限制,觉悟社内预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