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钢筋工程现场验收常见的几类问题及防治措施整理超详细,图文并茂

 陈斌b45cs56y1l 2019-12-03

由于头条上传原因,部分图片未显示,如需完整电子版,请后私信“关键字”即可获得完整电子版,关键字在文末。购买可享此专栏所有内容

8、梁箍筋的安装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质量通病:

① 梁端箍筋加密长度不够,间距偏大。

② 梁箍筋与主筋不垂直,梁受力截面减小。

③ 主次梁节点处,主梁两侧附加箍筋设置不符合要求。

④ 梁端第一个箍距节点边距离太大。

梁箍筋加密区长度不够,规范要求不小于1.5倍梁高(一级抗震为2倍梁高)。

主次梁相交处,两侧设置的加密箍数量和间距均不符合要求。

梁第一个箍筋距节点的距离太大,不符合要求。

主次梁节点范围内未正常配置箍筋。

梁箍歪斜、与梁主筋不垂直,安装不到位也不牢固。

防治措施:

① 按设计要求的尺寸正确制作成型箍筋,以保证钢筋绑扎不偏位。

② 梁支座处的箍筋从梁边或墙边50mm处开始设置。

③ 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及箍筋间距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

④ 严格钢筋的隐蔽验收,不符合要求不能浇筑砼。

合格标准:如下图

① 主次梁相交处加密箍筋为每侧3个间距50mm的同直径箍筋。

② 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为不小于1.5 倍梁高(一级抗震为2 倍梁高),且不小于500mm。

③ 有抗震要求的梁箍筋带有135°弯钩,且在梁中交错布置.

④ 箍筋安装与梁纵向受力筋垂直,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扎牢固。

主次梁节点处,主梁两侧加密箍的位置、间距、数量等均符合要求。

梁箍筋加密长度及间距符合要求。

箍筋叠合处在梁中交错布置,绑扎牢固。

梁第一个箍筋距节点的距离为5,符合要求。

梁箍筋叠合处在梁中交错布置,绑扎、成型到位,且箍筋带有135度弯钩,平直段满足10d。

9、梁、墙、柱钢筋绑扎搭接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质量通病:

① 搭接范围内没有绑三道扎线,只绑两道或一道。

② 钢筋搭接长度太短不符合设计要求,或钢筋搭接太长浪费材料。

③ 搭接的钢筋成交叉状、歪斜,或两钢筋相间的距离较大没能绑在一起。

④ 相邻的绑扎接头没有错开,或错开距离不符合要求,或同一断面内绑扎接头百分率超过要求。

搭接长度不够。

梁钢筋的搭接接头没有按要求错开,相邻接头间零距离,不符合要求。搭接钢筋端头错开至少0.3L(L为搭接长度)。

防治措施:

① 墙、柱、梁主筋尽量按最长下料,能不断开的地方就不断开,安装前先向工人做好交底工作。

② 梁底跨中三分之一、梁面支座两侧负筋范围内一般不搭接,采用通长筋。

③ 有绑扎搭接的部位,应先排好钢筋使钢筋并在一起,绑扎好搭接点,绑三道,绑扎牢固。

④ 墙柱钢筋如有偏位的,要应处理好复位后方可绑扎搭接上段钢筋。

⑤ 绑扎接头相互错开,错开的净间距为0.3 倍搭接长度。

合格标准:如下图

① 钢筋绑扎三道且牢固。

② 绑扎搭接的钢筋成平行状紧靠在一起。

③ 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一般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为1.2~1.6LaE(LaE 为抗震锚固长度),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为LaE 的0.7 倍,腰筋搭接长度为15d。

梁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符合要求,搭接位置在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

10、梁、墙、柱钢筋的保护层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质量通病:

① 主受力筋保护层垫块不到位或厚度不符合要求。

② 梁板底未设置保护层垫块,砼浇筑后箍筋显露。梁板面筋位置不正确或砼厚度不够致面筋显露在外。

③ 保护层垫块绑在箍筋上,且固定不牢。

④ 钢筋绑扎时整个钢筋骨架歪扭,模板安装时垫块撞脱,钢筋挤压在模板上无保护层。

⑤ 墙、柱钢筋有偏位较大的,钢筋处理不当或未及时回位,导致一侧或两侧保护层过厚。

梁底显露箍筋,未设置保护层垫块,主筋砼保护层也不够。

底板低筋保护层厚度不够。

基础钢筋保护层垫块厚度不够。

梁底未放置垫块、木屑垃圾未清理。

梁面砼保护层不够,箍筋显露在砼外,梁主筋隐约可见。

防治措施:

① 柱墙梁钢筋骨架的侧面与模板间必须用埋于混凝土垫块中铁丝与纵向钢筋绑扎固定,垫块间距一般在1m以内,垫块厚度应一致,并为纵向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② 梁底钢筋保护层垫块,在沉放梁骨架之前可在梁底放入25mm的短钢筋头或垫入25mm厚的砂浆垫块,要保证整个钢筋骨架不直接贴紧模板。

③ 主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④ 梁板钢筋面筋的安装要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楼面应放有标高控制线。

⑤ 加强现场管理,严格钢筋的隐蔽验收,不合格不能浇筑砼。

合格标准:如下图

① 垫块位置适当、间距合理、厚度符合要求,安装牢稳,使钢筋骨架明显与模板分开。

② 推广新材料,使用塑料垫块,安装到位。

采用塑料垫块,安装符合要求。

墙柱筋砂浆保护层垫块绑扎在主筋上,定位合理。

梁底垫块位置、间距符合要求,梁底钢筋明显与底模间隔。

基础钢筋垫块设置符合要求,保证了基础底部钢筋保护层厚度。

基础钢筋垫块设置符合要求,基础底部钢筋有垫层时保护层厚度最小为40mm。

11、楼面及屋面板钢筋的安装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质量通病:

① 板底筋长度不够,端部未过梁中线。

② 板面负筋不到位,间距大小不均不符合要求。

③ 负筋较细,马凳支垫不牢,无可靠保护措施,施工中任意踩踏。

④ 有双层钢筋的板,其面筋支垫不当,局部或大部底、面筋重叠基本无间距。

⑤ 板筋绑扎不牢,间距不均,不顺直较混乱。

楼梯平台板底面筋靠墙两侧无锚固,面筋绑扎歪斜混乱、未设马镫支撑。

屋面板负筋弯钩朝上、负筋位置歪斜、间距大小不一,绑扎不牢固。

悬挑板面筋位置不到位、紧贴底筋未进行支垫。

楼面卫生间板筋未设马登支撑、紧贴底筋,钢筋分布不均、不顺直。

面筋马凳支垫不当,马凳位置、数量、间距不符合要求。

防治措施:

① 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规定进行绑扎与安装。

② 板中受力钢筋的位置,一般是距梁边或墙边50mm开始放置。

③ 双向板中两个方向的受力钢筋位置,应将承受弯矩较大方向的受力钢筋放置在受力较小钢筋的外侧。

④ 板钢筋的绑扎,除靠近外围两行的钢筋相交点必须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绑扎,但在双向板中要全部扎牢。

⑤ 板上部钢筋与负筋应每隔一定的间距用钢筋支架托住。严禁在已成型的板面钢筋网上踩踏行走。

⑥ 板面分布筋应放置在板面受力钢筋或支座负筋下面。

⑦ 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⑧ 屋面板筋在屋脊及边梁部位的锚固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合格标准:如下图

① 板中受力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等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② 绑扎牢固,无变形松脱。钢筋表面干净。

③ 弯钩朝向正确。

④ 伸入支座的板底筋必须过墙梁支座中线。

板负筋间距均匀、弯钩朝下、位置合理、绑扎牢固。

板筋分布均匀、顺直、间距合理,整体钢筋网平整,底面筋支撑到位。

板底、面筋在边支座处均过梁中线。

板筋在中间支座处,梁两侧板筋分别过梁中线或钢筋连通安装。

板有双层钢筋的部位,面筋应设置马凳或其他有效方式支撑。

12、板筋保护层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质量通病:

① 板底筋未放置保护层垫块,或垫块间距太大,或垫块厚度不符合要求。

② 面筋未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位置,或马凳支撑不当、绑扎不牢,或间距过大,造成局部面筋保护层超厚,又有局部面筋保护层超薄。

③ 垫块位置不当,有的板筋只在周边调设有垫块,有的板筋只在中间部位放置垫块。

④ 砼拆模后,钢筋明显外露,或保护层太薄钢筋锈蚀印较明显。

板底筋未放置保护层垫块,砼拆模后底筋显露。

110mm厚的楼板面筋保护层达40mm以上。

后浇带板面筋保护层达80mm左右,不合要求。

防治措施:

① 板筋的保护层垫块应统一制作。

② 板筋绑扎完成后,再放置垫块,面筋用马凳支撑并绑扎牢固、保证面筋的位置。马凳马凳间距一般控制在 1000mm内。

③ 严格钢筋隐蔽验收,没有保护层或保护层不合格的不准下道工序施工。

合格标准:如下图

① 一般楼面板的保护层厚度为15mm,基础底板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为 40mm。

② 保护层垫块的间距一般为 1000mm左右。

③ 地下室底板和顶板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按设计要求。

地下室底板底、面钢筋保护层设置有效合理,底筋为40mm,垫块、面筋用铁马凳保证位置。

底板面筋保护层符合要求。

板底设置有保护层垫块,设置有效、合理。

13、后浇带钢筋的安装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