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慢消失”的六种小吃, 第一个诞生在50年代, 吃过三种的都老了

 悟道斋老来学 2019-12-04

不怕胖的吃货集结地,小武爱美食带您寻找天下美食!

中华美食多种多样,除了闻名世界的八大菜系外,各个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特色小吃也很受国内外吃货的欢迎。

然而,随着岁月流逝,各种特色小吃也开始更新换代。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正在消失的6种小吃“慢慢消失”的6中小吃,图1是50年代最爱,吃过3种的都老了

第1种就是花生旦。

大多数00后估计都没听过这种小吃的名字,这种小零食出现在六七十年代,是一种用大豆制作而成的美味。对

于5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花生旦是他们最想吃,也是他们公认的最美味零食。据悉,它的口感十分酥酥脆。

第2种则是年糕饺。

其实,年糕饺就是一种用年糕做饺子皮的饺子。在制作年糕饺的过程中,厨师会把刚出锅的年糕团作为主要原料,年糕饺不仅口感绵软,而且口味也十分爽滑,虽然软糯但完全不黏牙,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味。

第3种就是旺鸡蛋了。

旺鸡蛋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毛蛋,它是用小鸡的胚胎制作而成。当孵化到一半的小鸡胚胎死在鸡蛋壳内后,厨师就会用特别的方式将其制作成毛蛋。这种小吃大多在越南和东南亚地区比较流行,国内已经很少见了。

第4种就是糖炒馒头。

糖炒馒头主要是用糖,桂花和面粉制作而成、其原料比较平淡,烹饪方式也十分普通。不过,糖炒馒头口感酥脆,美味又不粘牙,吃上一口就让人难以忘怀,是很多人童年时期最爱的美味。

第5种则是玉米棒。

对于90后来说,玉米棒应该是他们小时候最常见的特色零食。这种零食是用机器设备制作而成,那个时候,小朋友们只要把粮食送到加工的地点,做玉米棒的大叔就会做出可口又酥脆的玉米棒。

第6种就是以往北京街头最常见的吹糖人。

吹糖人不仅是一种好吃又好玩的特色零食,它还是中国传统的古老民间手艺。

因为这项手艺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再加上又没有太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它的传承十分困难。

如今,吹糖人技术逐渐失传,在现代化的商业步行街中,大家几乎已经看不到吹糖人的身影,这也让不少网友十分遗憾。你有没有吃过这些正在消失的特色小吃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