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座音频|朱传荣:我的家 · 我的书

 明日大雪飘 2019-12-04


我的家·我的书


朱传荣

著名文博大家朱家溍先生的女儿

故宫出版社编辑

2019年4月13日 上海图书馆

讲座引言

朱家溍(1914年—2003年)字季黄,浙江萧山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九三学社社员,著名的文物专家和历史学家。

朱家溍先生的父亲朱文钧先生(号翼盦)是著名金石学家,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负责鉴定院藏古代书画碑帖。先生自幼受家学熏陶,酷爱祖国传统文化,精研文物及历史等。1941年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毕业, 1946年正式进入故宫博物院,担任文物提集、整理、编目、陈列等各类工作。

朱家溍先生曾依据明清档案和历史文献等,逐步恢复太和殿、养心殿等部分重要宫殿内部陈设原状。主持故宫藏善本古籍的编目工作,主持了《国宝》、《两朝御览图书》、《明清帝后宝玺》、《故宫珍品全集》等大型文物图集的编纂,1991年被国务院评为享受第一批政府特殊津贴之突出贡献的专家。他的文集《故宫退食录》被评为1999年十大畅销书之一。

朱家溍先生兄弟四人于1953年、1976年、1994年先后将家藏的大批珍贵碑帖、图书、明清家具等文物,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和浙江省博物馆等单位。


1995年朱翼盦先生捐赠碑帖展,左起朱传栘、朱传梓、朱传荣、朱家溍、朱家濂、朱家源、朱传楢、朱传棣

本场讲座主讲人朱传荣女士是朱家溍先生的女儿、故宫出版社退休编辑。她从朱家溍先生的受教育和工作经历的人与事讲起,以故宫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关于中国人中国文化的简略形态,并由此一窥前辈文人的人生旧迹。


朱家溍先生与王世襄先生坐在尚未修复的倦勤斋中

南迁文物的包装箱

【图书信息】

书名:父亲的声音

著    者:朱传荣

ISBN:978-7-101-13292-2

上图索书号:K825.4/2933-2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8年9月

【精彩章节】

欧斋墨缘

我的祖父朱翼盦先生邃于碑帖之学,以三十年之精力,搜集汉唐碑版七百余种,多罕觏之品。祖父曾以重金获今所能见之最先拓本《九成宫醴泉铭》,因此自号欧斋。此次展览及图录之命名即源于此。

祖父生前与故宫博物院院长马叔平先生有约,身后将以所藏全部碑帖归诸故宫博物院中,以免流散。1952年,我父亲兄弟四人,朱家济、朱家濂、朱家源、朱家溍,在祖母率领下以欧斋所藏全部碑帖捐赠国家,以践祖父与马院长之约。这七百余种碑帖于1954年正式入藏故宫博物院,成为故宫博物院碑帖藏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书共收录一百二十一件碑帖,其中一百件为本次“欧斋墨缘——故宫藏萧山朱氏碑帖特展”选用文物,将会作为展品与观众见面,另有二十一件为展览备用文物,一并进入本书以飨读者。

我的祖父朱翼盦先生生前即以鉴别精审、取舍谨严名于世,但涉及研索考订的文字一直未能面世,至1990年,署名朱翼盦的《欧斋石墨题跋》由书目文献出版社(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首度印行,正度三十二开本,小小一册,灰色的卷草纹封面,凡一百五十页。其时父亲一辈兄弟四人已经成为三人,所以后记中说:“溯自丁丑之岁,先人逝世,于今将五十年矣。碑帖捐献以后,长兄亦于十年动乱中不幸病故。先人所撰石墨跋尾,虽已抄录留稿,久置箧中,惧或又遭鼠啮虫蚀之灾,因取旧帙重加校正,理董成编。仅题其首曰《欧斋石墨题跋》,并附碑帖目录,以见收藏全貌。其有前人题跋者,亦并缀于每目之后,用供征考。”

1995年,故宫博物院举办“朱翼盦先生捐赠碑帖精品展”,这是欧斋碑帖自1954年进入故宫文物库房之后的第一次展览,也是生于1957年的我第一次与欧斋所藏见面。开幕时候,父亲与两位伯父都很高兴,带我们站成一排合影。祖父购买《九成宫醴泉铭》是1932年,1933年有个姐姐出生,祖父在她名字里嵌了一个醴字做纪念,这个姐姐看见展柜中的拓本特别高兴,说:“跟我的魂合个影。”那天的场景我一直记得。上一辈人谈论展览的话我当时还不能听得明白,看见长辈高兴我也高兴,有点像小孩过年。

1997年,我的二伯父朱家濂去世。

2002年,故宫博物院以纪念祖父一百二十周年诞辰为题,举办了第二次碑帖展。

2003年,先是我父亲,然后是我的三伯父朱家源相继去世。我的上一辈人都没有了。

2006年,故宫学术文库启动,祖父朱翼盦先生的《欧斋石墨题跋》作为其中一种,由紫禁城出版社(今故宫出版社)出版。
2008年,《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简称六十卷)中的名碑(帖)善本出版。以大型画册形式展示故宫藏碑帖这是第一次,其中也着重介绍了萧山朱氏捐赠一项。

《欧斋石墨题跋》的配图版是我经手做的,起因是两次欧斋捐赠碑帖展,有了一定数量的图像积累,展览是有时间限制的,我问父亲,出一本有图的《欧斋石墨题跋》行不行?父亲很支持。书的字数不算多,我自己录入,用意是以抄书的方法使自己熟悉这些乍看起来奇特的名词组合。另对藏者跋者的姓名、字、号等作了力所能及的注释。

2014年9月,这部《欧斋墨缘—故宫藏萧山朱氏碑帖特集》将与展览同时面世。

欧斋收藏有这样两个特点,碑帖名碑名帖多,经历金石名家递藏题跋多,针对这两个特点,本书的编著者采用述而不作的方式,直接以近现代金石专著和文献中的评语作为图录文字的构成,在一碑一石之上,提供了中国文字历史的相关坐标点。并标注确切的引用版本,给研习者以极大的便利。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记录并展示碑帖原状和收藏者甄别、考订版本的过程,欧斋题跋、题签乃至函套均给予图像,这些细节是以往著录中未曾尝试过的,也体现了编著者的用心。关于碑帖本身,将尽可能呈现最多最详尽的细节,石的剥泐痕迹,历代考据纷争的笔划,纸本上的印签题字,题跋的草稿。这些都远超出展览所能够呈现的内容。

1995年到2014年,十九年中,我与欧斋之间,从蓦然初对不知所云,到懵懂未消发心为题跋配图,借助电子影像的便利,数度细读题跋,对祖父或工或草的笔体渐渐熟悉,对书史书家的分析论述,也慢慢有所了解。

2014年5月,我曾在西安碑林见到《道因法师碑》碑,这也是欧斋有拓本的名碑之一。碑中有“风树不停,浮生何恃”之句,令人深思。我的长辈们都已经离开了,天人阻隔不能再见,更不能向他们发问,让他们解惑,是伤感的。但能有机缘接近欧斋,让我用阅读的辨认的方式去和长辈谈话,体会渐渐增长的亲近感,是始料不及的,成为我人生最大的福祉。

1990年出版《欧斋石墨题跋》时,是我的祖父诞辰百年,后记的最后一句话是“兹为纪念先父百岁诞辰,即将托诸铅椠,借广流传。苟能有裨益当代古石刻之研究,则先人一生心血所寄为不泯矣”。署名是朱家濂、朱家源、朱家溍三个人。

这也是我想要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