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天人合一?它有道理吗?

 HNYZL 2019-12-04

“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与“天”合而为一,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价值追求,具有鲜明的东方文化特色。

“天人合一”中的“天”,主要的是指“自然之天”、“主宰之天”。

01 “主宰之天”

“主宰之天”,指的是有人格、有意志、主宰万物命运的天。

儒家经典《周易》中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这里讲的伏羲氏“观象于天”“观法于地”,创作八卦,传告神明心意,类推万物情况,就暗含了天人同构、天人合一的主旨,而这里的“天”,恰恰就是“主宰之天”。

宋代张载正式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他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西铭》)他认为,人和万物是天地所生,人民是我的同胞兄弟,万物是我的伙伴朋友。又说:“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正蒙》)

后来,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又进一步发展了“天人合一”哲学。朱熹说:“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朱子语类》)他认为,抽象的“理”是世界本原、宇宙本体,而且这“理”是至善的,但是,作为个体的人,是现象世界中具体的、特殊的产物,必然不能合乎至善的理想。

因此,在朱熹看来,必须正心诚意,通过“格物致知”的功夫,对宇宙万物,穷究不已,持续用力,灭人欲之私、存天理之公,便可达到“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的至善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在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看来,“格物”就是“正物”,即是去其恶、以归于善,这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致良知”,即是去除私欲障蔽,彰显吾心本有的粹然至善的内在光明,达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至善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因此,虽然王阳明与朱熹“格物致知”的路径不同,但他们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却是一致的,即都是要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02 “自然之天”

“自然之天”,指的就是大自然,比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四季更替等现象,都属于“自然之天”。

道家哲学突出的强调了“自然之天”的重要性,主张顺乎自然天性,反对人为妄作。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此,王弼注解说:“与自然无所违”。也就是顺任自然、天人合一的意思。

《庄子》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在庄子看来,天地是与我同存的,万物是与我为一的。

在老庄哲学看来,人为、妄为,都与自然、自发相反,因此,老子、庄子都猛烈的批判仁、义、礼等世俗道德规范。《道德经》中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在老子看来,上德之人不囿于世俗道德说教的约束,而是以自然无为的态度对待宇宙万物,因而看起来是没有道德的,但恰恰是真正有道德的;下德之人拘泥于世俗道德规范的束缚,处处以仁、义、礼等道德说教苛己责人,看似有道德,其实却是最没有道德的。因此,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是忠信的不足,是祸乱的开端。

为此,老子主张必须“绝圣弃智”、“绝仁弃义”,返璞归真,也就是强调要“天人合一”、顺任自然、虚静无为。老子的这一思想,在庄子那里,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庄子》中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牛马天生四足,这叫自然;络马头,穿牛鼻,这叫人为,庄子反对人为妄作,主张顺任自然,只有这样,才能返璞归真,合于天道自然。

03 殊途同归

可见,儒家哲学所理解的“天”,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道德品格,是“主宰之天”,也是“天理”、“良知”的本原所在,它是刚健有为的,也是作为个体的人所遵循效法的最高本体。个体的人必须通过持续的修养功夫,把自己的精神修养提高到“同天”的高度,也就是达到与天合一、天人合一的最高道德修养境界,实现“内圣外王”的终极目标。

而在道家哲学系统里,“天”更多的是指“自然之天”,它是虚静无为的,但又是无不为的,作为个体的人,应该顺乎自然无为之道,不妄作、不妄为,摒弃一切“反自然”的举动,进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的修养境界。

比较儒家和道家对于“天人合一”的理解,可以发现,儒家所体认到的“天”,主要的是指“主宰之天”,这一“主宰之天”是刚健有为的,具有“乾卦”的特质,属“阳”。而道家所体认到的“天”,主要的是指“自然之天”,这一“自然之天”是虚静无为的,具有“坤卦”的特质,属“阴”。

虽然儒家和道家追求天人合一的路径不同、内涵不同,但他们最终都要达到天人合一至善修养境界的目标则是一致的。而“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追求和突出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