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长江 / 藏·缘——西藏当代美术作品邀请展

 zhangchengkui 2019-12-04

“藏·缘” ——吴长江

弹指挥间,从第一次踏上青藏高原,30多年过去了,数十次进藏创作的经历不仅没有使人厌倦,反而更加吸引我,因为每一次赴高原的经历都会有新的感受、新的感动。无论我身在何处,心中始终想念和牵挂着高原,那是我心中的一片圣地、一方净土,永远令我为之激动、为之向往。

吴长江

1954年生于天津,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教授。现任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常务理事,画家。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吴长江曾三十余次赴青藏高原写生创作,在这片高原上不断攀登,追寻艺术与生命的纯真、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与精神世界。无论是他的版画、素描、速写,还是水彩、水墨,都完整而深刻地表现出青藏高原雄奇瑰丽的雪域风光,藏族同胞彪悍、淳朴、善良的民风民俗,形象地勾勒出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一片不可多得“精神家园”。《雪后》《宰羊》《喂马》《两个小藏孩》《挤牛奶》《青藏高原》《高原牧场》《尕娃》等石版画作品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版画史上代表性的作品,《少年格布》《杰科》《泽库青年大格》《两位甘德牧人》《卡多像》《未完成的青年像》《桑多杰布与索南多吉》《格日杰》《两位门堂乡藏族少年》《夏吾才让夫妇》等水性材料作品对人和人性做出了新的诠释,拓展了水性材料的创作可能。
曾在北京、深圳、上海、重庆、沈阳、南宁、武汉和马德里、格拉纳达、托梅略索、东京、京都、大阪、神户、横滨等多个城市举办个人展览三十余次,出版个人画集三十余册,获第八届全国版画展优秀作品奖、国际青年美展鼓励奖、全国写生佳作奖、挪威国际版画展评委会奖、第十届全国版画展铜奖、第十三届全国版画展铜奖、80—90年代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中国文联“采风成果奖”等多次奖项。诸多作品被国内外多家重要公共机构收藏。


1981年,在甘肃玛曲欧拉

永恒的高原召唤  /吴长江


到高原藏族地区的写生创作活动,使我开阔了视野,这是一个学习研究和积累的过程。青藏高原是中华文化之源——黄河、长江的发源地,又是与内陆文化的交汇之地。这里居住着高大、剽悍、粗犷而形象英俊秀美的康巴和安多人。他们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形态构成了一幅幅充满活力的画面,他们平和、充实的精神生活中充满着人类豪放、自由和朴实的本质。高原人在日复一日平和的生活状态中,经受着大自然的锤炼和远久岁月的磨蚀,集中表现在他们强悍外表里蕴藏着一种特别的美,一种虔诚地面对世界的精神。这种美没有人为的修饰,率直朴素,充满着野性的活力,无不嵌印在他们锐利的眼神、直挺的鼻梁、精致的嘴角之中,面部轮廓线条极为鲜明、生动。到青藏高原写生创作,就是为了去表现他们的执着和神采,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精神境界的磨练和积累,为的是找到自己的表现语言,使作品浑厚有力、有血有肉。


1980年,在甘南尕海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已有30多次青藏高原的写生之行,高原之旅不仅对我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深深地牵动着我的精神世界。从最初的对高原牧民雄健剽悍形象的感动,到逐渐广泛地了解青藏高原的文化、历史与人文地理,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以及他们与大自然休戚与共的精神迫求,对我的精神世界和作画的状态产生的影响很大:对藏民族生活和文化理解的深度直接影响到艺术表现的深度。在青藏高原的写生创作使我常常处于这种激动之中,用自己的心去贴近高原脉搏的跳动,去感受高原人和高山大水,经历克服困难和身体的磨练,使我的作品不断地增加内在的张力和厚度。而对高原牧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的原始生活形态的观察,使我逐渐地体会并理解深入于他们生活习俗中的宗教、文化和历史。我的青藏高原之情怀,就是力图不断地在作品中追寻高原民族精神世界的奥秘。青藏高原的文化中充满着神秘和未知的文化氛围,诱使我们去寻找,直到找到画家自己的灵魂,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高原精神的表达语言”。


2007年,在青海泽库写生


1980年初创作的《西藏组画》版画系列,基于的正是在高原生活中的体会和感动。我的初次青藏高原之行,便选择了表现高原牧民极为朴素、平和的生活情境,努力寻找在他们强悍的外表下内含的率真和厚重的美。这个时期的版画多以大面积空白作为背景空间,与人物主体细腻的刻画和丰富的灰色调形成对比,来强化作品主题和画家的表现意图,使作品主题鲜明,表现语言简洁明快。同样的高原人,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对我的作品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每次写生我几乎完全蹲在一个地方,因地而宜,重点研究和解决画中的一些问题。我常去的甘、青、川、滇、藏交界地区是非常美的地方,有着丰美的草山和水源,是青藏高原的优良牧场。那里草场开阔、群峰磅礴、雪山雄峻、大水奔流,十分壮观。在这雄山壮水之中,可以尽情开怀地感受着大自然的力量和它的神奇。我想,艺术创作缺少内含的张力和淳厚,最重要的原因是艺术家脱离了对大自然的感悟,缺少对生活的关注,缺少用自己的心灵与自然虔诚对话的勇气。


1983年,在青海玉树巴颜喀拉山


弹指一挥间,自第一次踏入青藏高原,30多年过去了,数十次进藏创作的经历不仅没有使人厌倦,反而更加吸引我,因为每一次赴高原的经历都会有新的感受、新的感动。无论我身在何处,心中始终想念和牵挂着高原,那是我心中的一片圣地、一方净土,永远令我为之激动、为之向往。每一次的进藏写生,既是为了创作汲取源头活水,也是不断探寻自己内心深处的过程,在我的心中,不断追求着与高原之魂同样朴实又强悍的精神。高原人有着俊美的气质和强悍的内心,那也是我所期望的自己。在这个意义上,画藏民就像画我自己。


1998年,在青海歇武写生

1998年,在青海结隆写生

随着进藏次数的增多、感受的不断加深,我的创作也随之有了一些进展。近些年来,我开始采用水性颜料进行现场创作。尤其是2007年以后,我一直在努力地挑战自我,使自己在有限的现场创作状态下,竭尽所能地去展现高原和高原人散发出的那种广阔、强悍和博大的气息。只有生活在那里的高原人才具有那样吸引人的力量。但牧民们不可能像画室里的模特一样,他们有自己的职业,也无法长时间在现场保持同一姿势岿然不动。所以我使者采用新的表现手法,用黑白水性颜料起笔,迅速记录下他们的形象、形体及动势的特征,然后无论他们怎样动,我都可以把控住画面的进展,继而一步步丰富细节。这种对人写生的方式至少需要5个小时才能完成一个人的刻画。所以,这种创作既不是素描,也不是水彩,而是用“近手塑造”的方式留住对象的鲜活与浑厚。与此同时,我的创作尺幅也在不断增大,直至今天112.9厘米宽、189厘米高的大纸。随着尺幅的增大,创作时间就相应延长,这对画家的身体适应力也是一种挑战,这又使得我的绘画具有了一些行为创作的因素。


2010年,在青海泽库

放在案头的画集,收录了大量青藏高原的写生创作,翻看这些作品,一个个熟悉的面孔涌现眼前。看着许多在朋友们无私帮助下完成的作品,我有许多的感想和感动。随着岁月的积累,对高原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的逐渐了解,我对青藏高原和她的文化的热爱与日俱增,甚至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似乎在冥冥之中我与青藏高原有一个前世之约。我与他们的心灵是那样贴近,好像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对表现藏族文化和青藏人民生活的强烈愿望,更是促使我不愿停留于浮光掠影的表面,而是竭力追求青藏高原所蕴含的一种永恒的精神,仿佛唯有如此,才能抒发我内心深处的情感。


2012年,在青海泽库写生

吴长江 |  《定主此里》(迪庆州)  2017年 61×46cm 纸本水彩

吴长江 |  《坐着的藏女》(果洛州久治门堂)2018年 77×56cm 纸本水彩

吴长江 |  《戴着水晶石墨镜的牧民》(迪庆州香格里拉市碧纳土司府) 2017年 65×50cm 纸本炭笔

吴长江 |  《达瓦措》(青海果洛州甘德柯曲镇达协塘社区)  2017年 65×50cm 纸本炭笔

吴长江 |  《雪山戈壁滩》 2018年 56×77cm 纸本水彩


吴长江 | 《山南桑日县打谷村》 2015年 56×77cm 纸本水彩

吴长江 |  《戴眼镜的牧人》(青海果洛州久治门堂乡)   2018年 65×50cm 纸本炭笔

吴长江 |  《贡布扎西》(青海泽库)2016年 65×50cm 纸本炭笔

吴长江 |  《夏吾才让夫妇》(青海泽库)  2015年 187×112.8cm   纸本水彩


吴长江 |  《牧场初雪》 2018年 56×76cm 铜版版画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