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数码图像技术的冲击下,油画艺术该何去何从?

 小天使_ag 2019-12-04

关于油画的出路问题,近年引起了绘画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尽管大家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但是对于油画艺术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却是显而易见的。

从中国油画的百年发展来看,其最大的意义就是西方绘画艺术与中国文化的交融。应该承认,油画艺术在中国还是相当有影响力的。有人说油画过时了,其实不然,别看现代美术的浪潮早已波涛汹涌,但是大众的整个欣赏水平还停留在印象派。

其实油画在中国还是很有市场的,虽然还有很多人并不懂得如何欣赏油画,但是大众有着提高审美能力的渴望和需求,中国的油画艺术家和相关工作人员对此责无旁贷。经过几代中国油画家的努力,现在已经进入一个百花齐放的时期。具象油画(并不仅仅是写实主义油画)和抽象油画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惊龙轩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过,具象油画面临的挑战就是图像的挑战,这种挑战包括飞速发展的摄影技术,也包括其它影像、电影等艺术形式的冲击。那些影响都有色彩、造型、人物、质地、空间、细节等等表现。只能依靠手绘的油画艺术,在高速发展的数字图像面前,有时候的确显得孱弱无力。

在第12届全国美展中,原中央美院院长靳尚谊先生就直言:现在油画的问题就是要防止过分照片化。

有这种感觉的人当然不仅仅是靳尚谊先生,包括陈丹青等艺术家都有过类似的观点表述。网上甚至有不少人吐槽现在的全国美展俨然成了“照片临摹展”。陈丹青甚至认为,连美展中的国画作品都有了临摹照片创作的趋势,已经谈不上什么文化底蕴了。

现在的很多油画虽然能表现出精细入微的逼真效果,终究还是照片的感觉,失去了油画应有的艺术魅力。现在的油画家普遍缺少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体验,靠了照片二手材料,缺乏对于生活的直接形象记录,靠的是照片这种绘画的第二媒介,整个状态可能被动而僵化。正因如此,我们也很难再看到当年罗中立先生的《父亲》那样有温度、震动人心的油画作品了。

不得不说,西方艺术的发展同样也走入一个新的瓶颈,同样也面临着数字艺术的咄咄逼人的挑战。油画艺术何去何从,成了艺术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尽管如此,中国美术界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最主要的变化之一是艺术的市场化和商品化。在北京、上海、深圳,有不少商业性的油画市场和画廊。不时看到有天价油画作品在拍卖市场出现,虽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油画的市场影响力的确不容忽视。

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油画越来越成熟,自由的艺术氛围与一批很有影响力的油画家的出现,还是能让我们看到中国油画的一些值得期待的前景的。

当然,这也只是惊龙轩一家之言,欢迎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