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乔布斯的“极简生活”透着佛教智慧

 长坐拘身 2019-12-04

乔布斯的“极简生活”透着佛教智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期读了《乔布斯传》,纵观这个苹果创始人的成功轨迹,我看到了一个佛教徒的禅意人生。“极简生活”的背后透着佛教智慧,是佛学改变了他,成就了他。

乔布斯小时候被生母送人,随养父母长大。少年时的他思想偏激,才智超群又玩世不恭。中学二年级起经常“吸着大麻读名著”,一副嬉皮士模样。1972年,一本《禅者的初心》让他接触到佛学,而后开始禅修。

书上的一段话惊醒了他:“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过,总有一天你的假设会成为现实”。

从那时起,他每天早晨都对着镜子扪心自问: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还会去做今天要做的事吗?这件事真值得我去为它投放激情吗?在他眼里,浪费时间就是在浪费生命,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从此,乔布斯变了,由追求“与众不同”到“极简生活”,佛学让他脱胎换骨。从此,一个倡导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乔布斯出现了,再后来成为苹果手机的缔造者。

1.极简主义体现为:购买生活必须品的“极简”

乔布斯的服装搭配总是黑T恤和牛仔裤,经常只吃一种食物,在家里几乎没有装修和家具。在他不到三十岁的时候,一个朋友到他家里,发现屋子里只有一张爱因斯坦的照片、一盏Tiffany桌灯、一把椅子和一张床。苹果旗下的产品也在传导这种生活方式,品类极少,设计也极为简单,但却改变和颠覆了我们的世界。

大多数人活着是给别人看的,为了满足自已的虚荣心物欲膨胀。小到名牌服饰、高端化妆品,大到名墅、豪车、美妻。在追名逐利中沉迷世事,不觉白头。

对物品的贪恋、收藏、过度、堆积导致了生活的失衡,心态的困倦烦躁。人活在世上,时时处处都在分别执着中,看见好看的想要,看见时髦的想买,看见赶潮的想取,随时处于贪执之中,因贪着得到而快乐,贪着得不到而懊恼!

然而世间再美的物品,经过无常的洗礼,都会随着时间流逝,一天天的陈旧下去,真正美的东西是用心去赏析,而不去执着它,处于平和之心去购物,购买自己必要且实用的物品,理性消费,杜绝与他人攀比的心态。生活才针对变得简单、轻松、自然!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放纵久了就成了习惯,而极简其实是一种自控的快乐。你若不抽出时间来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最终将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应付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有一个作家,年事已高且疾病缠身,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儿女各有事业无暇照顾,不得已住进养老院。面对自己穷其一生辛苦积累的东西时,他犯难了。面前有几万册藏书、几大本邮册、几百个紫砂壶、四季衣服塞满了衣柜。一旦进了养老院,一床一柜两把椅子足矣。他醒悟了,自已过客而已。人活一辈子,需要的东西真的不多,到了老了才悟出生活的真谛。

心不被物役,不被境迁,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极简主义不是要你一无所有,而是要你穿越物质的海洋,找到真正重要的东西。

乔布斯的“极简生活”透着佛教智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2、极简主义体现为:遵循“减法”、去除繁芜的生活方式

乔布斯是一个素食主义者,少交际,从来不过夜生活,经常禅坐。

禅修带给乔布斯一种洞见本质的能力、对事物专注的能力、对简洁的热爱。教他如何过滤掉任何分散精力或不必要的事物,在他身上培养出了一种基于极简主义的审美观。

纵观乔布斯推出的苹果一系列产品,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简约。最直观的外观、最简单的操控方式、最直指人心的功能设计。

我们日常生活亦是如此。时间有限,有必要去除一些无聊的应酬、不必要的人际交往和多余的工作。只有去除繁芜,才能突出一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任务,才能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

人一辈子,能力有限,精力有限,抓住重点去做事。例如:

涉猎极简:互联网时代,信息繁杂,良莠不齐。不看没有营养的泡沫剧,手机里只留下对自己最有用的APP软件;

工作极简:工作中善于找重点,与上下级交流简明清晰,管理全面统筹,不舍本逐末;

交友圈极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少结交酒肉朋友,多结交前进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多学习乔布斯,多坐坐禅。在佛教中有“六度行持”即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如果我们身心按六度行持于生活中,达到智慧之境,做事情自然更加事半功倍。

乔布斯的“极简生活”透着佛教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