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沙爱晚亭观感

 曾经的银行老王 2019-12-04

提起长沙的爱晚亭,你一定会想到那句话著名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深秋,我来到岳麓书院后面的爱晚亭。

实际上,爱晚亭和岳麓书院很近,也可以说是一个景点。

而爱晚亭更可以说是一个居民休闲的场所,而不是一个景点,如果没有那句著名的诗句,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关注到这个地方。

真的应了那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爱晚亭一个百姓休闲的亭子,因为那句诗句和伟大领袖的题词而全国闻名了。

实际上,爱晚亭并不叫爱晚亭,原名红叶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清风峡中, 1792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只是一个休闲的场所。湖广总督毕沅,在此休闲时,看到满山的红叶想到了那句著名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于是这个红叶亭就变成了爱晚亭。

而诗句原来的所在地人们却往往忽略了。

爱晚亭内金柱圆木丹漆,外檐柱四根,由整条方形花岗石加工而成,显得凝重、大气。亭顶重檐四披,攒尖宝顶,四翼角边远伸高翘,覆以绿色琉璃筒瓦,显得气势恢弘。

爱晚亭是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的场所。20世纪初期,青年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在长沙省立第一师范求学,常与同学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人携游爱晚亭。亭内有一横匾,上刻毛泽东手迹《泌园春·长沙》一词,亭正面额朱色鎏金“爱晚亭”匾,系毛泽东而题。

从爱晚亭出来,我不仅感叹造物弄人,爱晚亭因诗而得名,而同样,因爱晚亭的存在,又使得诗句更加广泛流传,不知道是诗句造就了爱晚亭,还是爱晚亭更广泛传播了诗句呢?

实际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爱晚亭传导的文化、环境和美景的融洽才使得爱晚亭成为一个长盛不衰的景点的原因。而长期来休闲的老百姓,更是将这里比做一个休息的公园所在,使爱晚亭更扎根于百姓,更受百姓的喜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