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怕狗的女孩和她的导盲犬呆萌

 灵魂出窍KKK 2019-12-05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和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下文记述了视障者徐漠溪与导盲犬的故事。

健全人很难切身体会到,导盲犬对于视障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徐漠溪怕狗。从知道导盲犬,到第一次拒绝申请使用,再到最终下定决心申请使用,这中间相隔了将近10年时光。

2017年1月,她成功申请到导盲犬呆萌,极大地扩大了自己独立出行的范围,增加了出行尊严。但一个意想不到的麻烦接踵而至,那就是导盲犬总是遭遇拒绝。

遇到态度恶劣的拒绝,徐漠溪的选择是投诉、抗争。她觉得,那些不友好拒绝的背后,是存在于人们潜意识里的歧视:“他们觉得你是残疾人,所以没所谓。”

以下是她的自述。

徐漠溪和导盲犬呆萌

我心里还是害怕狗

我是一个怕狗的人,不可思议吧?甚至不仅是害怕狗,我从心底里排斥一切“有毛的生物”,因为我小时候被野猫吓到过。

应该是我9岁那年,那时候我的眼睛还没有坏。有天晚上,我从课外舞蹈班回家,爬楼栋楼梯的动静惊动了那里的野猫,导致它们向下逃窜。

那时天已经全黑了,20世纪80年代末的老旧住宅楼里没有声控灯,只有窗户透下来的一点月光。昏暗的四周,黑猫幽绿的眼睛,快速移动的身影,还有野猫粗硬、粘连的毛发刷过小腿肚的感觉,到现在我还记得。

从那以后,我就有了心理阴影,再也不敢接触任何长了毛的动物,“一看到就头皮发麻,浑身不自在”,后来发展到看到毛绒玩具也不行。

我老公是大连人。我们2004年结婚,婚后前5年,我们生活在大连。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在2006年正式挂牌成立之前,曾经邀请一些视障者去配合训犬,我也去了。

这个故事让我很感动,但一想到要实际接触狗狗,我还是有点儿犹豫。心里一边很排斥这种带毛的生物,一边又好奇,觉得它们很神秘,还有一点儿想接触的渴望。

刚好那时候是冬天,我从上到下裹得严严实实,杜绝了皮肤能接触到导盲犬毛发的一切可能。这样,我才有勇气去接触它们。

基地的老师告诉我们导盲犬很温顺,不会伤人,让我们给狗狗喂火腿肠。那是我第一次近身接触导盲犬。

2005年的基地还在探索阶段,那边想让我做第一批使用者,但是我拒绝了。多方面的原因吧,一是那时候刚毕业,我没有多余的钱可以承担导盲犬带来的开支;二是我还没有工作,觉得导盲犬对我的用处不大。

而且,那时候我的眼睛视力比现在要好一些,最起码能自己下楼,能模模糊糊看到门在哪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心里还是有点儿害怕狗。

我表面上看起来不太像视障者,有次我拿盲杖乘地铁,竟然有人问我“你在cosplay(指一种角色扮演的行为)吗?你看不见吗?”让人很啼笑皆非。

徐漠溪和导盲犬呆萌

而且,我觉得女性拿盲杖出行不是很安全,尤其独自一人的时候,反而会“暴露身份”,让坏人知道原来你看不见。我有女性视障同事就被中年男子尾随过4次。所以,除非遇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不然我很少拿盲杖出门。

为了能安全上下班,我想过很多办法。你知道吗?夏天有一个特别好的办法,就是打伞。假装遮阳,实际上当我步速很慢的时候,伞可以有效地帮我躲开两边可能存在的障碍物,不会撞到别人。别人看到我的伞,也会主动避让。

所以,只要有太阳,哪怕已经到了九、十月份这种不太需要用遮阳伞防晒的季节,我也会打着伞。但这个方法仅限于相对熟悉的环境。除了上下班,我没有办法独自出行。

我自己的出行却不能由我自己控制

我们出行真的很困难。坐公交的时候,没人会让我优先上车。通常情况是人们一窝蜂地往车上冲。等到人少了,或者有好心人让我先上,我才能坐上车。

而且在北京,不同的公交车有不同的停靠位置,一个停靠位置往往好几辆公交车共用。如果车辆到站,但站台处已经停靠了其他公交车,在这种情况下,司机会酌情找地方停车。也就是说,车不可能永远精准地停在停靠位置上。所以,我很难找到车、上对车。

2015年那会我刚换了一个工作,从家附近去单位没有直达的公交车,中途得换乘一次。虽然是同站换乘,但那个站台很长。

我从单位乘505路公交车,坐一站路到换乘站下车,然后坐983路或952路公交车都可以回家。特别气人的是,983路和952路的停靠位置相距估计30米,505路的停靠位置在二者之间——你不知道哪辆车会先来。明眼人可以站在站台中部,看到哪辆车来了就去哪边,但对我来说就非常不方便。

北京有些公交站台很长

有一次特逗。我一个同事送我坐公交,他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明眼人,带着我来回跑没问题。983路先到站的,他带着我跑;等我们跑到的时候,983路开走了。他回头一看,952路也快到站了,又带着我往反方向跑,结果952路也开走了。

所以,如果没有穿黄背心的志愿者帮忙看车,我很难坐上换乘的公交,尤其是在下班时间。有时候因为同在等车的路人不想搭理我,有时候是他/她等的车来了,他/她先走了。

这种情况出现过很多次。有一次,晚上6点我从单位出发,到达换乘公交的站台时,志愿者已经下班了。我就拜托一个女孩子,能不能983路车来的时候告诉我,我眼睛不方便。

女孩说可以啊,但是过了一会,她等的公交车快进站了,她要上车走了。她一边和我说抱歉,一边问她旁边的男生能不能帮我看车。过了一会,这个男生等的公交车也快进站了,他也跟我说不好意思,然后问另一个人能不能帮我看车。

被人当成接力棒一样对待,我心里很不舒服,感觉尊严有点受损。有的人虽然口头答应了,但是不会真的帮我看车。而且那天,车来车往到最后,等车的人全走光了,我身边空荡荡的……那时候,我心里真的很沮丧,特别沮丧。

那是一个特别冷的冬天,当我听到报站声说983路就要进站的时候,我赶紧跑过去,但当我过去的时候车已经开走了。就这样,我错过了好几趟车。后来,我只好打电话给我老公,让他来接我。

看到他的那一瞬间我特别心酸,突然觉得我每天上班“上得太不值了,就挣那么一点钱,还那么辛苦”。那天,我9点多钟才到家。

后来,我换了一个从单位回家的路线。同样也是乘505路,但是坐三站路到海淀五路居下车。那附近不是有地铁吗?如果实在上不了公交,我老公可以坐地铁过来接我。

上班路线不变,还是从家坐公交到换乘站后坐一站505路。因为我考虑到,如果实在上不了公交,毕竟站台离单位只有一站地,总有同事会来帮忙接我——我们出门都会像这样考虑很多东西。

三、四个月之后,单位知道了我的情况,为了让我能赶在志愿者上班的时候坐上车,特批我每天提前半小时下班。

同事在这个时间点都很忙,只有负责内勤的女孩稍轻松一点,可以送我过马路。但每天都这样的话,我就很不舒服,觉得没有自由。

这个自由指没有自主权,比如这个女孩可能某天生理期来了不太舒服,她就不想动弹,我也不能勉强她,那我就要找别的同事送我。我自己的出行却不能由我自己控制,这种感觉你能明白吗?

突然不害怕了

我觉得我和呆萌之间有一种冥冥之中命运般的连结。

2016年1月,我的一个大学同学来北京开会。她以前是学校里的出行困难户,从宿舍到教学楼都走不了的一个人。

但自从她有了导盲犬,自己一个人上下班、倒地铁,都没问题了。这件事对我产生了很大触动,再想想平时出行的种种困难,我终于下定决心要申请使用导盲犬。

2016年1月份我向基地申请使用导盲犬后就开始了等待。中途也想过放弃,因为有三次已经通知我接受考核,快到约定时间时,负责考核的工作人员又有事来不了了。直到2017年1月8日,基地突然打电话给我,说本来轮到了一个女孩子,但是她放弃了,这只导盲犬的体重、性格各方面跟你都挺合适,你要不要过来看看?

这只导盲犬就是呆萌。

呆萌第一次见到我,就把它的爪子搭在我的膝盖上。旁边的工作人员都说你看呆萌喜欢你,还会跟你撒娇。我当时双手插在背后,心里很紧张,身子一直往后躲。

训导员让我们用手盛狗粮喂给狗狗吃,以此培养感情。你知道吗,我当时浑身发麻,全靠意志在忍。

视障者和导盲犬进行共同训练时,被要求在基地外的旅馆房间内同吃同住。第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没敢关灯,生怕呆萌突然冲上床来。

那个房间面积在10平方米左右,床的一侧靠墙,呆萌趴在床旁边的茶几附近。躺在床上的我恨不得整个人镶进墙里,离床沿远远的。

就这样熬了一个星期,特别神奇的,有一天我突然就不害怕了。

那天练习走路的时候下了雪,呆萌身上全湿了。训导老师说狗狗皮肤长时间湿着容易得皮肤病。经过了一星期的共同训练,我觉得它走得很好,很心疼它,连忙给它擦水、揉耳朵。

我发现呆萌一动不动,然后我突发奇想地捂住了它的鼻子,手心变得湿湿麻麻的,觉得还挺好玩,从此再也不害怕它了。当然,对于其他长毛的生物,我还是害怕的。

到现在,我和呆萌共处了2年多。它像一滴水,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我每天要用钉耙样式的梳子给它梳毛。梳毛要先从左向右把短毛梳趴,再从右向左梳。梳完了背面梳肚子,然后才依次轮到侧面、四条腿、尾巴、耳朵和头。一次完整的梳毛至少需要10分钟。

有时候早上我刚起床,往床边一坐,呆萌的脑袋立刻蹭过来,抵在我腿上,然后开始享受我提供的揉耳朵和头部按摩服务。

洗澡一般两周一次,夏天特别热或者去了特别脏的地方就10天洗一次。呆萌洗澡的时候一般都很老实地站在那儿,我拿喷头把它全身打湿之后,把狗狗专用浴液往手上一倒,稀释后在手上一搓,然后往呆萌身上抹,最后用水一冲,“就像小绵羊一样变白了”。

有了呆萌之后,减少了我和家人的时间捆绑,也增加了我的出行尊严。以前我独自去不了的地方现在都可以去了,接孩子放学,去菜市场买菜,去超市、银行,坐火车、飞机,都成为了可能。

从2017年1月申请到呆萌到现在,我们俩去了很多城市。最热去过8月份的深圳,最冷去过春节时的哈尔滨。

我不喜欢拿盲杖,因为盲杖的使用原理是用它试探前方是否有障碍物,从而躲避,有一种需要你去主动触碰障碍物的感觉,但是我始终克服不了心里的恐惧。

导盲犬就不同了,它会带着你绕开障碍物,也就是主动躲避障碍物,在心理上更能让我接受。而且,跟着导盲犬走路比自己用盲杖更节省时间、更准确。有一条狗狗陪着,和我一个人拿盲杖出门相比,也更放松一点吧。

呆萌可以带着我过马路,但是它也没法辨认公交。所以现在日常出行,坐地铁是我的首选,地铁里的工作人员会把我们送上驶向正确的那趟地铁。

因为呆萌,我家附近我常坐的那几辆公交车的乘务员几乎都认识我了,看到我的时候会招呼一声。其他时候,如果非要坐公交不可,只能拜托路人帮忙看下车。

更在意别人拒绝我的态度

让我没想到的是,2017年上班第一天,我带着呆萌打车就被出租车拒载了。我和司机讲道理,说导盲犬是工作犬不是宠物,国家规定它可以上车,你放心不会伤人之类的。但司机还是拒绝了。

拦的第二辆出租车的司机家里养了狗,他不排斥,我们才得以顺利上车。所以你发现没有,你会不会被拒载其实取决于司机喜不喜欢狗,而跟法律法规无关。

我带着呆萌坐出租100%被拒载,打10次滴滴大概会被拒绝6次。对方拒绝的理由都差不多——狗有细菌、会掉毛、会伤人,我这车是拉人的不是拉狗的等等。最可气的是有司机竟然说:“残疾人我就不拉,万一你们在车上出了什么事怎么办?”

有的司机压根不听解释,拒绝你后直接把车开走。有的车门紧锁,只把车窗摇下来和我对话。我遇到的最可恶的一个司机,车停在我身前,车门紧锁,车窗密闭,他坐在车里给我打电话,说他不拉狗,说完就把车开走了。

如果按照被拒绝的频率打分,第一是打车,第二就是公交、餐厅、电影院、公园这种公共场所,服务态度最好的是高铁和地铁。我还被国家图书馆、国家大剧院这样的高端场所拒绝过,并且对方态度很恶劣。

公共场所拒绝导盲犬的理由非常统一——“万一它伤人了呢?”“别人会害怕”。但是,导盲犬根本不会伤人,在人群中也不会发出叫声。而且实际上,来自服务人员或管理者的引导很重要。

比如我亲身经历的,同样是公交车司机,当司机说“大家别怕,这是导盲犬,国家允许乘车的”时候,乘客也不会说什么;当司机说“我得为这么多乘客负责,他们让你上(车)我就让你上(车),他们不让你上(车)你就上不了”,那些大妈就会说“你快下去吧”。

不是每一次被拒绝我都会投诉。有些司机会很客气,“对不起,我怕狗”。像这种我都不会投诉,毕竟我工作也很忙。我投诉的都是态度恶劣的。

对,比起被拒绝,我更在意别人拒绝我的态度。有一次特别讽刺,我向滴滴客服投诉的时候,那个客服说,请问女士您为什么要带导盲犬上车呢?我问她了解导盲犬吗,她说不知道,她认为导盲犬是像金毛、拉布拉多一样的品种。

被拒绝的次数多了,慢慢会变得免疫,但是会觉得很无力,因为缺乏社会支持。我觉得每次导盲犬被不假思索拒绝的背后,除了无知和观念普及不到位,更重要的是存在于人潜意识里的歧视。

“他们觉得你是残疾人,所以没所谓,假如你换了一个身份,他们就会掂量掂量对你说话的语气。”这样说吧,比如我作为视障者带着导盲犬,和一个很美丽但是衣着不合适的女士去同一个地方,结果同样是拒绝,但我们被对待的态度会是不同的。

可能这些被拒绝,就是我们享受导盲犬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必然遭受的东西吧。对待这些,我的态度还是比较理性——我会及时投诉、努力地去解决,而不是让负面情绪淹没了我的生活。

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多出门,去尝试和争取被接受。我不会因为,觉得哪些地方可能会拒绝我和呆萌就不去了。我会先去,等被拒绝了再说。

被拒绝之后,如果找负责人投诉、打市长热线不管用,我会想还能去哪投诉。或者说这件事就先放一放,等待一个时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