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辨证法:18种内经辩证全法展示!(附:临床快速辨证施治的方法)

 良身订造 2019-12-05

以有形调无形

以无形治有形

无法胜有法

法无定法

辨证论治不是《内经》的思想,是当代人对《内经》思想的发挥和发展。

我们引申辨证论治的外延,将中医的思辨方法统归之于辨证。

《内经》之辨涵盖了天、地、人、时、病、脉、症等各个方面内容。

1.辨阴阳

阴阳既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又是中医学的论理方法,阴阳辨证是《内经》辨证理论的基础,在说明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各个方面都以阴阳辨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察色按脉, 先别阴阳。”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灵枢·终始》云:“病在上者阳也, 病在下者阴也。”

《灵枢·寿夭刚柔》云:“病有形而不痛者, 阳之类也, 无形而痛者, 阴之类也。”

《素问·厥论》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调气之方, 必别阴阳, 定其中外,各守其乡。”

2.辨表里、寒热、虚实

中医学表里、寒热、虚实的概念和辨证最早见于《内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盛则阳病, 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 阴盛则寒。”《素问·调经论》云:“ 阳虚则外寒, 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 阴盛则内寒。”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 精气夺则虚。”

《灵枢· 本神》云:“ 必审五脏之病形, 以知其气之虚实, 谨而调之也。”

《素问·示从容论》云:“ 诊合微之事, 追阴阳之变, 章五中之情…… 取虚实之要, 定五度之事。”

《素问·调经论篇》云:“百病之生,皆有虚实。”

3.辨五行

以五行类万物,与人体脏腑生理病理相联属,是中医学辨证特色。

《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灵枢·阴阳系日月》:“五行以东方为甲乙木王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阴也。”

4.辨人

《内经》最早论述了人的体形、体质与疾病辨证。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云:“木形之人, 比于上角, 似于苍帝。其为人苍色, 小头, 长面, 大肩背, 直身, 小手足, 好有才, 劳心, 少力, 多优劳于事。能春夏不能秋冬, 感而病生, 足厥阴佗佗然……火形之人, 比于上徵, 似于赤帝。其为人赤色, 广引, 锐面小头, 好肩背髀腹, 小手足, 行安地, 疾心,行摇, 肩背肉满, 有气轻财, 少信,多虑, 见事明, 好颜, 急心, 不寿暴死。能春夏不能秋冬, 秋冬感而病生, 手少阴核核然……土形之人, 比于上宫, 似于上古黄帝。其为人黄色, 圆面, 大头,美肩背, 大腹, 美股胫, 小手足,多肉, 上下相称, 行安地, 举足浮, 安心, 好利人, 不喜权势, 善附人也。能秋冬不能春夏, 春夏感而病生,足太阴敦敦然…”

《灵枢·通天》云:“ 凡五人者, 其态不同, 其筋骨气血各不等。”

《灵枢·经水》: “血之清浊, 气之多少, 十二经之多血少气, 与其少血多气, 与其皆多血气, 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

《灵枢·寿夭刚柔》云: “人之生也, 有刚有柔, 有弱有强, 有短有长, 有阴有阳。”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云:“二十五人之形血气之所生, 别而以候, 从外知内。”

《灵枢·五变》云:“柔弱者, 必有刚强, 刚强多怒, 柔者易伤。”

5.辨情志

情志包括七情和五志,七情即喜怒哀乐悲惊恐,五志为神魂魄意志。

《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6.辨饮食、气味

《素问·五脏生成篇》云:“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化。”又云:“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脾、甘,黑当肾、咸。”

7.辨脏腑

脏腑辨证是《内经》辨证理论体系的核心。

《素问·调经论篇》说: “帝曰: 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岐伯曰: 皆生于五藏也。”

《素问·咳论篇》说: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又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8.辨经络

经络辨证理论在《内经》已臻完善。

《灵枢·阴阳系日月》云:“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为阳。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已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放曰厥阴。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

9.辨六经

六经之辨最早见于《内经》,六经发病与天时季节相应,六经与脏腑相通,与十二经相连。

《素问·脉解》云:“太阳所谓肿腰脽痛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脽痛也……少阳所谓心胁痛者,言少阳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九月阳气尽而阴气盛,故心胁痛也……阳明所谓洒洒振寒者,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也。所谓胫肿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阳之阴也,阳者衰于五月,而一阴气上,与阳始争,故胫肿而股不收也……太阴所谓病胀者,太阴子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故曰病胀……少阴所谓腰痛者,少阴者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伤,故腰痛也……厥阴所谓颓疝,妇人少腹肿者,厥阴者辰也,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故曰颓疝少腹肿也。”

《素问·热论》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

10.辨气血

气血辨证是《内经》辨证理论的重要内涵,卫气营血理论最早源于《内经》。

《素问·调经论篇》云: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又云:“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 “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 岐伯曰: 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

《灵枢·营卫生会》云:“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代,故昼不精,夜不瞑。”

《灵枢·五乱》云:“何谓逆而乱?岐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11.辨色

辨色是《内经》望诊理论的重要内容,五色辨证是《内经》的重要内容。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

《素问·五脏生成》云:“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焰者死,赤如坏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

《灵枢·五色》云:“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其色粗以明,沉夭者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五色各有脏部,有外部,有内部也。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走外者,其病从内走外……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

《灵枢·论疾诊尺》云:“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

12.辨六淫

六淫是中医病因学的认识方法,源起于《内经》。

《素问·生气通天沦》:“ 因于寒, 欲如运枢, 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 汗, 烦则喘喝, 静则多言, 体若潘炭, 汗出而散。”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云:“风胜则动, 热胜则肿, 燥胜则干,寒胜则浮, 湿胜则濡

泻。”

13.辨脉

辨脉是中医理论的特色内涵,切脉是四诊主要内容之一,《内经》有系统的中医脉学理论。

《素问·玉版论要》云:“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 道在于一。”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 “夫脉者, 血之府也,长则气治, 短则气病 。”

《灵枢·逆顺篇》有: “ 脉之盛衰,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

《素问·脉要精微论》有: “微妙在脉, 不可不察, 察之有纪, 从阴阳始。始之有经, 从五行生, 生之有度, 四时为宜, 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 得一之情, 以知死生。”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 “脉弱以滑, 是有胃气。”

《灵枢·终始》云: “谷气来也,徐而和。”

《素问·三部九候论》云:“何以知病之所在? 岐伯曰: 察九候独小者病, 独大者病, 独疾者病,独迟者病, 独热者病, 独寒者病, 独陷下者病 。”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寸口之脉中手短者, 曰头痛。寸口之脉中手长者, 日足胫痛。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 曰肩背痛。寸口脉沉而坚者,日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 曰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 日寒热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脉沉而横, 日胁下有积, 腹中有横积痛。寸口脉沉而喘, 曰寒热。”

14.辨病

《内经》对病的认识很多,虽然没有给予明确的疾病概念,但辨病是中医诊断、治疗的前提,《内经》提出了各种病名、诊断和治疗方法。

《素问·刺热论》云:“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痈多卧,身热。”

《灵枢·痈疽》云:“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发于膝,名曰 疵痈。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如坚石,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发于内踝,名曰走缓。其状痈也,色不变,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

15.辨症状

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在《内经》是辨症论治,《内经》根据症状辨证比比皆是。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素问·咳论篇》云:“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灵枢·海论》云:“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 悦息面赤”,“血海有余, 则常想其身大, 佛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 则腹满。”

16.辨病位

《内经》非常注意辨病位。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脉小实而坚者,病在内。”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病入舍于肺,各肺痹,发咳上气。”

《素问·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痈引少腹,令人善怒。”

17.辨病邪传变

病邪传变理论发源于《内经》。

《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各传其所胜。”

《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强腰脊痛……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

《灵枢· 病传》云: “ 病先发于心, 一日而之肺, 三日而之肝, 五日而之痹,三日不已。死, 冬夜半, 夏日中。”

18.辨病势

《内经》论述了大量的疾病发展趋势。《素问·脉要精微论》云:“风成为寒热……久风为飱泄……脉风成为疠,病之变化,不可胜数。”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

伤寒六经辨证有用书籍:

《内经》易读书籍:

附:临床快速辨证施治的方法

一日诊治暇余有学生问曰:老师看病又快又准,我们都跟不上思考,处方已经出来,这里有什么秘诀和窍门?答曰:哪里有什么诀窍。不过是一巧法罢了。

你们在学校学的辨证施治方法是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这些辨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分步骤,走过程,一步步得出结论,故需要时间。如用脏腑辨证诊治一病,要讲究理法方药,面对一大堆症状首先要用理论分析归纳,找出病因病位病势病机,理出治则,选出合适方子,再确定有效之药。这个过程哪一个程序都不能少。这个方法行不行?正确的回答是可以的,这也是一般大夫和流行的方法,我早年用得也是这种方法,无可非议。但这个方法是不是最佳的呢?恐怕不能这样说。打个比喻,我们要上北京,是走路去呢,还是乘火车坐飞机呢?从达到目的角度来说都是正确的,走路去北京也无可非议。但是要讲究速度,显然飞机是最佳选择。看病也一样,有快有慢,这除了与经验多少有关外,还有一个方法问题。

我曾见过一老医,日诊百十人,三五分钟就一个病人处理完了。而我早年看病,因循四诊八纲,脏腑辨证,一个病人至少在十五分钟左右。日诊三四十人下来头昏脑胀,看到最后几个病人简直都有些草率,这是实话。难道说我的智商与老医有天壤之别?非也!对此种现象我曾想过好长一段时间不得其解。

后在读书中,读到一本书,这就是胡希恕老中医的《经方传真》,书中讲到辨方证时说:“方证是辨证的尖端”抓住方证进行施冶又快又准,并详举了大量的病例,至此才恍然大悟。临床上只要见到“呕而发热”现象就可以直接出方小柴胡汤,见到“发热而渴”就可立即想到白虎加人参汤,根本就不需要按部就班的走过程,详分析。这真是一个快捷的方法。也许有人问,你这个方法不可靠不科学,容易以偏概全,误诊误治。对于这一点我早年也曾想到过。但是胡老的了话打消了我的念头,后来的实践也证明了胡老的话是正确的。

辨方证也就是现在我们说的汤方辨证。“方证是辨证的尖端”,是说方证中就包含了六经、八纲脏腑辨证,它是辨证的具体实施。换句话也就是方证中包含了理法方药的内涵。这确实是一个妙法。直接反应,省去过程,一步到位,快速处方。现在再回头看老医日诊百十人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他就是掌握了这个方法,见证发药(严格说起来此证是指汤方的指征或曰症侯群)。“发热汗出、恶风脉缓桂枝汤主之”;“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等等,这个方法确实快,而且收效高。这个方法说起来简单,又好又快,但是要掌握好还是要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什么基础和条件呢?要想掌握快速的辨证施治方法-----汤方辨证,是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条件的。这就是:

第一,熟悉汤方的指征也就是条文。必须是滚瓜溜熟。如小柴胡汤,最起码要记住: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呕而发热……小柴胡汤主之等等。麻黄汤,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等等。记住了这些条文,临床上碰到了这些症状,直接就联系到了汤方。看到往来寒热,小柴胡汤就冒上来了,不加思索,随口而出。所以熟悉条文是关键,在这方面偷懒不得。说到这里我要说明的是汤方辨证不是专指经方,时方一样。如舌红苔薄,眼涩口干,两胁胀痛,我首先想到就是一贯煎;气虚乏力,纳差腹胀,直接对应的就是补中益气汤等等。不一一列举了。

第二,要背熟方子,包括剂量,其基本药味和比例不能差。如小青龙汤,我是这样记忆的:桂麻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要记牢。八味地黄丸:八四三一(地黄八两枣皮山药四两茯苓泽泻丹皮三两肉桂附子一两)既要记住药味,又要记住药量,这也要下死功夫。方法灵活自便,可以用歌诀,也可以用俚语,还可以用分析分类法去记。总之一句话,一定要记住记牢,这样临床上才能快捷。

第三,要学会抓主症。要从病人众多的症状中迅速找到主证,即方子的指征。这个主证,即可以是简单的,如口苦咽干目眩,少阳证小柴胡汤。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小青龙汤主之。也可能是稍复杂的症侯群。这里就不举例了,下面转录一篇文章专讲怎么抓主证,希望大家好好学习。

刘渡舟…临床抓主症问题

一、 理论认识

(一)什么是主症及抓主症的方法 主症就是疾病的主要脉症,是疾病之基本的病理变化的外在表现。每一种病都有它特异性的主症,可以是一个症状,也可能由若干个症状组成。抓主症方法即依据疾病的主要脉症而确定诊断并处以方药的辨证施治方法。如临床常见的寒热错杂性心下痞证,其本质病理是中焦寒热错杂、脾胃升降失常。这样的病变必然引起心下痞、呕而下利等症状,这“心下痞、呕而下利”便是主症;临床上若见到这样的现象,医生便立刻可以确诊上述病变的存在,并处以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泻心汤,这一过程便是“抓主症”。由此可见,主症是诊断标准,也是投方指征。刘老师所谓“主症是辨证的关键,反映了疾病的基本病变,是最可靠的临床依据”,说的正是这层意义:

抓主症方法有两个最主要的特点:其一,抓主症一般不需要作直接的病机(包括病因、病位、病势、病性)辨析,病机辨析潜在于主症辨析;其二,主症多与首选方剂联系在一起,抓主症具有“汤方辨证”的特点。

(二)抓主症的意义 刘老师对抓主症方法非常重视,评价极高。他曾多次撰文从经方应用的角度阐述这个问题。他认为“抓主症”是辨证的“最高水平”,意义很大。归纳起来,抓主症的意义主要在于这样三个方面:

(1)实用性强 历代医家虽然总结提出了不少辨证施治方法,但比较起来,其中要数抓主症方法最为实用,最为常用,使用最为广泛。这是因为它使用起来更加具体、更加简捷、更少教条、更多灵活。

(2)治病求本 抓主症方法能使中医治病求本的原则得到很好的实现。从表面上看,抓主症很有可能被理解为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肤浅的治标方法。其实抓主症不仅不是治标,而正是治本。我们知道,疾病的“本”就是疾病之本质的、基本的病变。中医对疾病之本质病理的认识主要是通过投方施治、依据疗效进行推理而间接获得。如真武汤治之得愈者是阳虚水饮证,四逆散治之得愈者是阳气郁结证,这便是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最主要的、同时也是决定性的方法。历代医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通过这样的方法,逐渐认识到了众多病证的本质病理以及反映其本质病理的脉症,也就是主症。如我们所熟知的小柴胡汤证的“柴胡七症”、麻黄汤证的“麻黄八症”以及热实结胸的“结胸三症”等等,便都是古代医生探索并总结出来的。抓住这样的主症,实施针对性的治疗,这就是治本。

(3)疗效理想。如上所述,抓主症体现了治病求本的原则,而且一般说来,主症又总是与最佳的方药联系在一起,所以抓住了主症就同时选择到了对证的方药,因而也就可以取得理想的疗效。必须说明的是,抓主症方法是辨证施治与专病专方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这当然也是理想疗效的保证。

二、临床运用

(一)基础 熟记各种病证的主症是运用抓主症方法的基础,是基本功。刘老师说,要善于抓主症就要多读书,多记书。书本中记载着临床医家的宝贵经验,记载着他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的各种病证的主症。如果医生的记忆中没有储存足够的主症,那么要抓主症

(二)程序 刘老师的抓主症可以总结为“以主诉为线索,有目的地和选择性地诊察,随时分析、检合”这样一个程序。将这一句话分解开来,也就是说围绕着患者的主诉,通过四诊方法有目的地、选择性地收集有辨证意义的临床资料,并且随时与自己记忆中的主症系统进行对照比较、分析检验,以判断二者是否吻合。在这种诊察和检合过程中,他的思维十分灵活,充分考虑各种病证的可能性,而决不是拘泥、刻板的。

一旦收集到的脉症已经符合某个病症的主症,就当即立断,迅速处治。这里举一个典型案例来说明刘老师的抓主症方法。患者张某,女,40岁,1991年12月18日初诊。患者主诉上腹部痞满不舒。这是一个常见症状在很多病证皆可出现。刘老师首先考虑的是半夏泻心汤证一类的寒热错杂痞,故进一步询问呕恶、肠鸣、下利等症。当这些症状呈阴性时,刘老师,转又询问冲气、胸闷、心悸、头晕诸症,以判断是否属于水气上冲病证。患者回答头目眩晕,胸闷胁胀,但并无心悸、气冲感觉。

从现有的症状看来,少阳胆气不舒之柴胡证的可能性很大,故刘老师又追问口苦这一少阳病的特异性症状,并联想到太阳表气不开的合并病变,进一步询问项背强痛、四肢疼痛或麻木二大症状。诊察结果表明这些症状都是阳性的。于是刘老师抓住心下痞结、口苦头眩、胸闷胁胀而肢麻的主症,确定张某所患为太少两病的柴胡桂枝汤证,处以柴胡桂枝汤,七剂。一周后患者来述,服药一剂而通体轻快,七剂服尽而诸症大减。这一案例清楚地反映出刘老师抓主症的完整程序。

刘老师指出,在运用抓主症方法时,必须注意下面几点:

(1)不必悉具 一般说来,书本上所记述的主症是典型的,而疾病的实际临床表现往往是变化的,在多数情况下都不象书本上记述的那样完备。这就要求医生能够以少知多,以点见面,仅仅依据少数的主要脉症即可作出诊断。刘老师反复强调,《伤寒论》“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也是抓主症方法的一条重要原则。临床抓主症时,不可强求全部症状的出现。否则就会作茧自缚,必致寸步难行。如他治一女性患者,口苦经年,此外并无它症。刘老师认为这是胆火上炎的反映,是少阳小柴胡汤证的主症,于是便抓住这个主症,投以小柴胡汤原方,服药三周而其病告愈。又如他治一患儿,身面浮肿而浮脉。刘老师抓住这两个主要症状,确定其病为水气外溢肌肤,遂用越婢汤加味发汗散水,一剂肿减,再剂肿消。

(2)删繁就简 如果一位患者的症状很多,表里上下、纷繁复杂,这时医生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用“特写镜头”,抓住其中的几个主要症状,依据这几个症状投方施治,刘老师说这叫做“于干军万马中取上将之首”。

(3)辨别疑似 病症的主症大多是具有特异性的,但也有两两相似者,需要细心辨析。若辨之不明,轻易地依照表面上的“吻合”而“抓主症”,必然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如一孙姓老妪,四肢逆冷,心下悸,小便不利,身体振振然动摇。我辨为阳虚水泛的真武汤证,投真武汤,初服疗效尚可,续服不唯不效,反增烦躁。刘老师指出,真武汤证阳气虚衰,水饮泛滥,必见舌苔水滑,神疲乏力;今患者性情急躁,舌红脉弦,当为阳郁之证。遂改投四逆散疏气解郁,诸证大减。刘老师要求我们在抓主症时要细心,要多考虑几种可能性,就是叫我们避免因主症相似误诊。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我们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温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

仅供大家参考学习并交流

此文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请在医师指导下操作使用

本文由灵素馆整理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