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答疑】反复经期血崩,怎么办?

 一葉一如来 2019-12-05

急诊室的故事

“医生,医生,快快快,我肚子痛得厉害,下面流血不止......”

这是一位年纪四五十岁的女士,脸色苍白,捂着小腹,惊惊慌慌地来到急诊室。

一听到血流不止,就有点骇人听闻,迅速追问病情,长期痛经+月经量多,甚至曾大出血行刮宫止血,但未积极重视病情,服药断断续续,很难长久坚持,每到经期来潮,就谈“经”色变。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通过完善检查,初步得出的结论

---原来是“子宫腺肌症”惹的祸。

其实这位女士很早也知道自己有子宫腺肌症,但却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月经量,只希望能早点收经。但是这种情况的人往往绝经时间会延迟,而多数人又不想经受切除自己的子宫,只是每次血崩来了到医院临时止血,领了一些药吃了,后续就不再继续随访就诊,反复恶性循环地折腾着。

首先我们来了解经血是如何来的?

女性子宫最内壁称为“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可以分为三层,分别为致密层、海绵层和基底层3层。基底层为靠近子宫肌层的1/3内膜,不受卵巢性激素影响,不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内膜表面2/3为致密层和海绵层统称功能层,受卵巢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变化而脱落,从阴道排血,称为“月经”。

子宫腺肌症

是指子宫内膜浸润进入子宫的肌层而呈现弥漫性生长的一种良性病症,有研究表明可能由于子宫内膜异常、失去周期变化的规律,宫腔面积增大,肌层内有内膜灶,不能使子宫肌层有效收缩,导致子宫持续出血不止。

其表现有:

1

月经过多

2

进行性痛经

3

子宫内膜增厚

4

子宫增大

怎样配合治疗?

急性出血时期——快速止血是首要

1、 诊刮术

诊刮可以把子宫内膜表面的功能层一次性刮除脱落,能起到快速止血的目的,同时将刮落得内膜组织送病理检查,寻找病因,以及排除恶病情况。

2、 药物治疗

大剂量的孕激素,辅助一些雄性激素、凝血止血药等,快速止血,但需在近期诊刮过后排除内膜恶变,或为在诊刮术前争取减少出血量的用药。

后期长期调控阶段

1、 继续药物治疗

当排除恶变后,快速止血后仍然需要药物来控制下一次月经量,常见有激素调控月经,如雌孕激素法(口服避孕药)、后半周期孕激素法、假绝经法(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米非司酮等。特点:保留子宫,长时间使用不良反应大,很难坚持,出现漏吃、停药等情况,停药后再一次复发。

2、 手术治疗

宫腔镜行子宫内膜电切术或其他破坏内膜的方法,但不能缓解痛经问题,更彻底的是行子宫切除术,但毕竟是手术有风险,并非首选。

3、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俗名“曼月乐环”,此环非彼环,这是一种T 型硅胶支架(长 32mm),圆顿的横臂两端内储存有全部的左炔诺孕酮药物,曼月乐放入子宫腔以后,每天释放约 20μg地 左炔诺孕酮药物,可持续释放 5 年,高效地药物局部作用在子宫内膜上,使内膜萎缩、退化,进而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而且仅有10%释放到血液循环,全身不良反应较同期口服药物少。这不愧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方法,避免长期口服药物的麻烦。在经济方面也是比较划算的,而且此环同其他普通节育环一样有避孕功能。

当然这种此曼月乐环同普通环一样,放置初期可能会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及经期延长等症状,这些都是子宫适应激素作用的正常反应,一般 3 ~ 6 个月这种不规则小出血逐渐消失。部分宫腔过大的患者会下移甚至脱落。

那么上此环的适宜时间?

一般在月经接近结尾、经量少的时候上环(一般月经来潮第5-7天)或排除恶变诊刮术后立即上环。

哪些人不适合上此种环?

排除标准:

1.孕激素药物过敏者;

2.妇科肿瘤患者;

3.肝肾功能不全者;

4.凝血功能异常者;

5.激素分泌功能异常者;

6.急性生殖道炎症者;

7.高血压、糖尿病及肿瘤病史、长期偏头痛等全身器质性病变者。

治疗方法多样,每位子宫腺肌症患者需在专业指导下个体化选择合适的方案,从长远的角度来管理自己的经期,而非来一次血崩捣腾一次。

本文作者:杨春凤医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