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MART原则——目标管理的助推器

 blackhappy 2019-12-05

01

很快又到了19年的年底,相信我们大家,无论是针对公司还是个人,在这个时候,又都会满怀希望,壮志酬筹地定下新一年的目标,并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

可是我们在回顾总结19年的时候,才会发现,当初订定的目标而没能达成和实现。

回顾这一年,也许我们的目标管理出现了问题,缺少了PDCA中的一环或几环,而未能形成闭环所导致。

这期间也许碰到种种问题,究其原因,这其中有一种就是当初我们制定的目标有问题。

新一年马上又来了,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制定一个适合公司或自己的合理目标呢?

一个神奇的目标管理助推器---SMART原则,可以帮助我们。

02

首先,在了解SMART原则之前,你觉得以下目标或任务合理么?

提升客户满意度;

按时打扫卫生,保持地面清洁;

加强员工教育训练;

积极的参加业务交流会,以拓展人脉;

提高自身领导力……

以上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见到或听到的一些目标或任务。了解完SMART原则后,你也许对以上的看法会有所转变。

1.SAMRT原则的来源

SMART(五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原则是由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首先出现于他的著作《管理的实践》一书中,该书于1954年出版。

至此,人们才了解到一个好的目标需要具备的五个要素---明确性、衡量性、实现性、相关性、时限性。

02

2.什么是SMART原则

所谓SMART原则:


①目标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Specific)。


目标要清晰明确,让考核者与被考核者都能够准确的理解目标。要用具体的语言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不要用抽象的词汇当目标。

例如以下这些词汇:提升、努力、加强、检讨、彻底等。

一旦我们使用这些模棱两可的词汇,就等于在还未开始时,就已替我们自己留下一条退路,从而堂而皇之的为以后未能达成目标提前埋下开脱的借口。

EX:如果我们把目标设定为“提升客户满意度”,这就违反了SMART原则中的S,这种对目标的描述就很不明确。

你让部属是从降低客诉抱怨率着手?还是从提升服务效率展开等等。

我想,大家的理解难免会不一样,如此方案的展开就可能违背了当初订定目标的初衷。

为了能使目标明确化,在决定目标时,我们可以具体设定以下三个要素:

-把什么(What)?

-在何时之前(When)?

-怎么做(How)?

比方说问题是【减少客诉品】,我们可以按以下的例子来设定目标。

把什么(What)---发生客诉的产品;

在何时之前(When)---十二月底前;

怎么做(How)---降到1个月2件以下。

如此以来,目标便能清晰、明确的描述,大家的认知也才会统一。


03

②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目标要能量化(数值化),以便考核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标准准确衡量。

制定量化目标时,定性目标(如知识和技能,满意度,品牌形象等)也需尽可能数值化。

针对定性目标,我们可以活用KPI进行定量的掌握。

EX:“提升品牌形象”,这个定性目标就很难用数值来表现,我们可以设定“回流率”或“广告刊登金额”,作为测量品牌形象的指标。

如何将定性目标进行数值化,在此再举几个“如此一来就能数值化“的任务例子供参考。

04

③目标必须是可以实现的(Attainable)。


也就是目标是基于现实的并且富有一定的挑战性,目标是要能够被执行人勉强所接受的。

在设定目标时,人会对自己宽容,所以常设定一个容易达成的目标。

但是,我们也不能设定一个不太可能达成的目标,无法达成的目标其实等于没有目标。

记得一位日本顾问曾经说过:“诀窍在于设定一个稍微勉强才能达成的目标”。

所以说,一个好的目标:“跳一跳,要能够得到;不跳,你绝对够不到”。

丰田在设定目标时,也是用【这种程度我做得到当作基准,再把难度往上提高2~3成】让大家勉强达到。

这种订定稍微勉强的目标,也正是TOYOTA壮大的原因之一。

05

④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

也就是个人目标与公司、部门目标要相关,长、中、短期目标要能相关,目标与岗位职责要相关,目标之间彼此不能冲突。

特别是我们在设定部门目标时,要思考我们工作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我们要做客户要的,而不是我们自己想做的。

部门的KPI要能呼应到公司的目标。

EX:公司采购,你让他去学习电话礼仪、供应链管理等,这和他的工作职责和提升工作质量相关,但你如果让他去学习人力资源意义就不大,这样就跑偏了。没有相关意义的目标就是在浪费资源。

06

⑤目标必须有时限性(Time-based)。

即目标的达成要有时间限制。少了实际的期限,事情常会停留在【想做】的阶段,然后就很容易不了了之。

必须订定一个期限,才能让自己付诸行动,或是影响部属与团队。

有了时间限制,才能让我们的目标更可控。

如果没有这个期限限制,我们的目标就很容易被其他紧急的事情所排挤,等到了最后期限,才发现要补救已为时已晚。

另因为大多数人都会有拖延症存在,所以不光我们的目标要有期限,甚至连我们的阶段性展开方案也要有时间节点,哪个时间点要达成哪个阶段,

运用PDCA去管控,及时去调整纠正,如此最后我们的目标才能按我们当初的计划去运行达成。

了解了以上原则后,回过头来,再检视我们自己的目标,是否又符合SMART原则呢?

 

资料来源:标杆精益·益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