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道园里的徽派建筑群

 江山携手 2019-12-05
闻道园里的徽派建筑群

在上海宝山区罗店镇东北有一个千余亩的古宅园林。园内,树木葱茏、环境清幽,十几幢异地复建的徽派古民居、明清牌坊、古桥、奇石坐落在湖光水色之中。园子的主人给他起了一个雅致的名字——闻道园。

闻道园里的徽派建筑群

徽派建筑错落着围湖而建,湖面上倒映着灰砖白墙,静谧而安详。

闻道园里的徽派建筑群

2010318常州日报的一篇《溧阳夫妇在沪圈地1200亩建文化生态休闲园林》的文章,披露了闻道园的徽派古建筑群的来历:

“八年前,余建平与丈夫王卫,怀揣多年打拼积累的一笔资本,选择上海宝山区罗店镇,圈下1200亩土地,决定建“文化生态休闲园林”。

2003年,余建平来到浙江淳安考察,当地人无意间透露,山顶有幢半塌的大宅最近被台湾商人相中,准备买下拆到台湾重建。好奇的余建平攀到山顶一看,450平方米的老宅子,木椽精雕细琢,墙线错落。查阅当地史料后,余建平萌生了“收藏老建筑”的想法。

回到上海,她与王卫探讨,很快达成共识:以“复古”建立园林文化主题。他俩当即请来建筑学专家赶赴淳安实地考察,专家大吃一惊:“想不到深山中竟然还藏着这样的宝贝,我免费为老宅设计重建”。敲定购买协议后,他俩在当地招募了一批劳力,用1个月时间才将宅子全部测绘标注好,拆下运往上海。

    大件600件,小件2000件,每一件都是工艺品。”从此之后,夫妇俩对老宅子着了迷。”
闻道园里的徽派建筑群

就这样,王卫夫妇走上了异地保护古建筑的道路。从那时至今,王卫已经先后买回来50多座宅子,3个牌坊,6座亭子,2座古桥,这些宅子大多是将要倒塌或已经部分倒塌的建筑。目前,闻道园里竖立起来的古宅大致有20座,还有两个牌坊和一座古桥。

闻道园里的徽派建筑群

王卫着谜一样爱上了老宅子。他开始有意识地到安徽、浙江、江西一带看老宅。一路寻访,越看越心痛:眼睁睁瞧见好多古宅已经被用作猪圈、养蚕场、茅草棚了,真让人急!这些年,王卫花在收购旧宅、拆建、运输上,林林总总花费不菲。

闻道园里的徽派建筑群

这些老房子是王卫从安徽买来的,确切地说是一个村、一个村寻访来的。

王卫讲述了一个故事,一次有人告知,在安徽、浙江交界处的一座小山村里发现一处难得的清末民初建筑,“楠木厅堂,中西合璧”。放下电话,我们迅即召集建筑师、艺术家前往山村实地踏访。一路盘山蜿蜒,土路曲折,终于在一座隐蔽的村落中发现真容:外观老宅,墙色灰黯,与传统徽派建筑封闭式墙面不同,正门两侧的墙上开了3扇大窗,窗顶外部另建半圆形拱雕。一看就是西洋建法,但拱雕中却又刻着八仙过海的人物石雕,中西合璧,亦古亦今。宅子上下两层,建构完好,屋后部分墙面已经坍塌。我们都对这幢老宅一见钟情。最后承诺,老宅子在上海会得到修复性重建,和原来绝对一模一样,而房子主人也可以随时来上海看老宅如此,老宅才得以易手。

当初在皖南山里的拆迁现场,确有村民流着泪放鞭炮“请祖宗”的,他们高声喊道,“老祖宗啊,你的房子眼看要折在我手里啦,现在我给它找了个好人家,房子去了他们那里,至少不会倒了。”

闻道园里的徽派建筑群

古牌坊是徽派建筑“三绝”之一。在中国古代,牌坊主要是为表彰宦积政声,旌表孝子义士,旌表节妇烈女,等而建造的。闻道园现在已复建了三座牌坊。

闻道园里的徽派建筑群
闻道园里的徽派建筑群    园内随处可见正在复建中的古建筑。
闻道园里的徽派建筑群
闻道园里的徽派建筑群     园区内堆放了许多徽派建筑的石构建,拴马桩、柱础、石狮、石窗、石鼓、石马槽件件都是精美的石雕。
闻道园里的徽派建筑群
闻道园里的徽派建筑群    复建的古桥。
闻道园里的徽派建筑群    传统中的徽式民居很讲究山水灵气,无山无水不成居,向有“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之说。闻道园把这些古居、旧居迁移过来异地重建,除了地势不具备没有山,其余河、水、桥都置备了,真是一座古宅园林。
闻道园里的徽派建筑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