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老海“造魔”

 cxag 2019-12-06

袁世海先生(1916—2002)

  2002年12月11日,袁世海同志溘然长逝,广大的京剧界人士和戏迷们都深感悲痛。不过,老海(大家对世海同志的昵称)虽去,其艺术遗产之富有,将永留人间。

蒋健兰(左)、刘乃崇(右)与袁世海

  我们在20 年前,为写《袁世海的艺术道路》这本书,与老海谈过许多次,说到他过去的演戏过程时,他总爱说他会“造魔”。我们理解这“造魔”二字的含意,主要是“不安分”的意思,也就是在舞台艺术上标新立异的创造。正如为我们这本书作序的翁偶虹老人所指出的,老海的成长与他演出的戏形成的过程,“具体到他身上,如囊萤映雪,精进不懈,苦心孤诣,发愤图强,志在千里,未肯后人。其精神,其行止,又完全异于旁人,自有特点,值得付诸楮墨,传之于世的。

《青梅煮酒论英雄》 袁世海 饰 曹操、李盛藻 饰 刘备

  老海从小就“不安分”。12岁进富连成科班,先学老生,科里学戏是学了就演,他学戏不久,在《长坂坡》里他演个随刘备逃难的老头儿,他就开始“造魔”,跑在台中间跌一跤,让跑在前面的旦角、小孩回过头来搀他,好像是一家人一样。在一个过场中加了点戏,不仅观众给他喝彩,散戏回去还得了“加一小枚”的奖赏。改学花脸后,演《四杰村》的廖习冲,因为箭衣不合身,不留心踩上了,摔了个跟斗,眼看着要坏事,可他就势往后一倾身,叫了一声“啊”,一摸脑袋,一个亮相,好像戏就该这么演,回去又“长一小枚”。这些小时候在科里受到嘉奖的小事,说明他学戏、演戏用心。用他的话说:上台就不白给,总要想法儿弄好点儿。

《霸王别姬》 袁世海 饰 项羽

  到了富连成中落之时,他18 岁,为了支撑局面,他提出与李世芳排《霸王别姬》,他在戏里吸收了南派的花虎头靴子;他与毛世来演《破洪州》时,演白天佐,加多了大开打,把戏搞热闹了。些小的改动都赢得了观众的赞许,从而增加了号召力。出科搭班,尚小云预先就把他订下了。

《九曲黄河阵》 袁世海 饰 赵公明

  尚氏班中有一个青年人集成的小智囊团:京派世家老生李宝奎,南派世家武生张云溪和他哥哥张小杰,初出茅庐的张君秋,富连成毕业的阎世善、孙盛武、张世桐、张盛利,还有老海,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尚小云叫他们多出主意,以求艺术上能出新意。其中李宝奎和老海主意最多,尚先生最喜欢。他在这班里两年半,演了很多传统戏,又排演了十好几出新戏,都是他自己创造的角色,在创造中尽量加上自己身上已有的本领,自己身上还没有的,他也想方设法学来用上。一般来说,他“造魔”的花样很多,人物形象得到丰富,舞台效果得以增强,很受观众欢迎,但也有时过于突出了自己,有喧宾夺主之嫌,不过这也使他取得了经验,受到了教训,对他还是大有好处的。

袁世海先生便装照(摄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老海之所以爱“造魔”,也会“造魔”,关键就是他肯学习,肯钻研。他没入科前,就跟着他四大爷看戏,看了回来还老和小朋友们演着玩,这是他最早的积累。入科以后,还没改花脸之前,因为他喜欢花脸,只要有可能他就去看同学们学戏、排戏,轰都轰不走。改学花脸了,学戏、排戏轮不上他,他就用心看,晚上大伙儿睡了,他偷着到月光底下练私功。就是因为看得多,学得多,练得多,他才有了这些积累,成了他敢于“造魔”也能够“造魔”的基础。萧长华老先生就曾经赞他:“这孩子真有心。

《芦花荡》 袁世海 饰 张飞

  老海搭班演戏15年,先后在尚小云、李盛藻、李洪春、叶盛兰、吴素秋、王又宸、毛世来、李少春、章遏云、马连良、李世芳、宋德珠、新艳秋、盖叫天、奚啸伯、高盛麟、周信芳、梅兰芳、程砚秋、李万春等人的班里演出,可是大有收获。好多戏他没有演过,或很少演,这时都演了。和前辈或同辈的名角同台演,他从来不白演,总要借机学点东西,充实自己,日积月累,可就学会了更多的本领。

郝寿臣先生与弟子袁世海合影

  1940年,老海24岁时得遂夙愿,拜在了郝寿臣先生的门下。郝老教他十几出架子花戏,又为他规整戏,又教他铜锤花脸的唱工戏,更使他的基础深厚。郝老的主张是“架子花脸铜锤唱”,就是说架子花脸虽以念白和做工为主,可是在唱上也必须十分讲究,要唱出人物,唱出感情,唱出味儿来,不能等闲视之。郝老自己唱过铜锤,在唱法上有研究;老海在科班时也学演铜锤戏,郝老又教过他,因此在唱上他也与一般架子花不大讲究唱的情况大不相同,在这方面也有很多新的创造。

  老海演传统戏,也要用心琢磨,力求更好地表达剧情,力求与同台演出的演员紧密配合,使戏更合理、更严密、更完整、更丰富。例如在《甘露寺》中,吴国太决定在甘露寺面相刘备,孙权出宫门而去,老海演孙权,在出门之时侧回头,斜眼怒看乔玄一眼,表现出对乔玄这多事老儿的一肚子不满意。马连良演乔玄,就在太后回宫去后一直用眼盯着孙权,不胜藐视之意。孙权回头这一眼,正碰在乔玄眼光上,二人盯看一下,大大有助于乔玄做戏,并把二人的矛盾一直推到庙堂相亲一场。虽只是一个眼神,但马连良却赞为:“我要的就是这一眼。我和多少人演过,他们都不给我这一眼。

《将相和》 李少春 饰 蔺相如、袁世海 饰 廉颇

  老海“造魔”,是基于他在戏里的任何一个小地方,总要想方设法唱出不同,出新意。这新意来自对戏的全盘研究,对人物的深入理解,对艺术一丝不苟的态度;也基于他深厚的基本功。他在科班时,举凡老生及铜锤、架子花、武二花的各类基本功都认真练,同时学演了至少一百多出大小的传统戏,底子甚是深厚。以后傍名角,排新戏,无论文武各方面的要求,他都能游刃有余,这样造起魔来就得心应手。解放前后,他与李少春一起新排生净合演的新戏,如《野猪林》、《夜奔梁山》、《血泪城》、《云罗山》、《百战兴中唐》、《文天祥》、《将相和》等,他的艺术修养得到进一步提高,艺术经验也更加丰富。其后在中国京剧院,老海先后排了《黑旋风李逵》、《李逵探母》、《九江口》、《西门豹》,都是以架子花为主的大戏,在这以前就没有架子花为主演一个晚会的戏。又排了《桃花村》、《响马传》、《灞陵桥》、《赤壁之战》等戏,其中虽有的是老生、小生或老旦、花旦的重头戏,可是在这许多戏中,架子花脸的戏都是极重的,都是超过过去架子花在戏里的分量的。再加上他参加了现代戏《白毛女》、《林海雪原》、《柯山红日》、《红灯记》、《平原作战》等现代戏的演出,在创造现代人物方面也做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九江口》 袁世海 饰 张定边(供图:富乃甦)

  老海在十几年中创造了许多剧目中的不同人物形象,在这些创造中他尽可能地运用了传统戏中所有的表演艺术手段,根据创造人物的需要有着发展、丰富,并有适当的新的程式的创造,力求在老戏和新戏中创出新意。如在《黑旋风李逵》中增添了李逵作“调查研究”而自鸣得意的情节;在《李逵探母》中增添了李逵为了使眼睛瞎了看不见他是铁牛儿的母亲唱起儿歌唤回对他儿时的回忆那一段,以及他在抚母尸骨而大恸时增添的[反二黄]唱腔;特别是在《九江口》中为了创出张定边这一位崭新的孤忠沉毅、老谋深算的艺术形象,而除了运用架子花的表演特点,又吸收了武二花、文武老生、武生,甚至旦角的表演方法,其中着重参酌了麒派老生的表演特点。所有这些,都是他过去“造魔”的发展。他把造得成功的加以肯定,有些渲染过分的地方,他又取为自己的经验教训,在其后的创作中加以纠正过来,使之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因此,他那些年中的成就很大,把京剧舞台上架子花脸的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把架子花脸在戏中的地位空前地提高了。这是他所创立的“袁派”艺术独有的亮点之所在。

  用我们献于老海灵前的挽联来结束我们这一篇对他悼念的小文吧!

  忝为莫逆交,舞台爱看英姿飒爽;

  悲自永诀苦,人世难闻叱咤风云!

  (摘自 《中国京剧》 2003年第3期)


咚咚锵微信公众号由“咚咚锵—中华戏曲网”为更加广泛地宣传梨园行的新鲜资讯而搭建的平台,我们会将网站中的热帖以及本站 原创 精华不定期更新至本公众号。以优质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传播戏曲界的大事小情,期待朋友们的关注和支持!(长按下方二维码可关注本公众号、也可搜索账号:ddq9999)想了解更多梨园动态请登陆:www.

联系我们

微信:ddq9999
地址:北京
官网:http://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